中國使用率最高的東西,雖然在中國崛起,卻源自日本?

以前買東西都會問:“多少錢,找我29”,“沒零錢了,給你倆打火機吧”,現在買東西,“你掃我還是我掃你?”從這些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科技真的一點點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以說,現在無論是坐車還是購物,無論是出行還是交易,真的是實現了萬物皆可掃。那麼,究竟是什麼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方式呢?這就要歸功於一個叫二維碼的東西。其實很多人覺得二維碼只是掃碼進行交易的一種方式。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二維碼用處可大了去了。


中國使用率最高的東西,雖然在中國崛起,卻源自日本?


說到二維碼,大家一定想到了微信支付寶的“掃一掃”功能。其實世界上第一個使用二維碼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二維碼的來歷,其實二維碼這個東西正是日本的Denso Wave 公司在1994年發明出來的產品。沒錯,二維碼的來歷正是1994年。其實日本的Denso Wave以前並不是製作二維碼的公司,而是一家電裝公司的子公司,追隨到近代,其實就是汽車零件供應商。

中國使用率最高的東西,雖然在中國崛起,卻源自日本?

二維碼以前也不叫二維碼,而是叫QR碼,所謂的QR碼就是英文Quick Response的意思,意為“快速反應”。通俗點來講就是快速的讀取信息方式。其實此項技術從被開發就是為了減輕勞動力而來。大家可以看到,超市的條形碼經過掃碼槍就可以顯示出商品的各項信息,但是由於條形碼的“碼率”容量太小,導致一些數據比較大的內容無法存入,所以Denso Wave就又開發出了這樣一款“條形碼”。

中國使用率最高的東西,雖然在中國崛起,卻源自日本?

經過時間的演變,科技的進步,就理所當然的發展成了二維存儲信息。但是由於發展成了二維的數據,相比較以前的碼率複雜了很多,當時的工程師原昌宏就在“碼”中加入了一串固定編碼,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二維碼。大家可以隨便找一個二維碼,發現二維碼裡面有三個“回”字,這就是原昌宏的傑作。只要二維碼有了這三個“回”字,機器就懂了,“這是一個二維碼,可以掃描”。

中國使用率最高的東西,雖然在中國崛起,卻源自日本?

並且這三個“回”字也不是隨便定的,原昌宏是根據了各種圖案進行比較,發現只有比例在1:1:3:1:1是適合的,用這種比例畫出的圖形是最容易識別的,也是最不容易混淆的。並且經過慢慢的演變,現在的二維碼即使殘缺了一小部分,也是可以掃描出來的。這就要說到二維碼的糾錯機制了,這都要歸功於二維碼中的大容量設計。據瞭解,二維碼可以支持7000個數字,就這樣,原昌宏也順勢成為了“二維碼之父”。

中國使用率最高的東西,雖然在中國崛起,卻源自日本?


其實二維碼真正的被帶入中國是因為這樣一個人。也就是中國的“二維碼之父”王越。王越是2001年在日本打工,無意間在一家藥店發現了二維碼的潛力,於是毅然回國開始了創業。在2002年王越的二維碼公司正式在中關村成立,以後的幾年時間裡面,一發不可收拾,直到06年,王越正式的將二維碼應用到了手機上,並且推出了一系列的二維碼識別技術。但是由於當時的手機時代根本就沒有能力識別二維碼,所以說王越的創業也宣佈失敗。

中國使用率最高的東西,雖然在中國崛起,卻源自日本?

其實真正的把二維碼推廣至全國的還是微信與支付寶這兩個互聯網大佬。在微信3.5版本,微信加入了掃碼功能,支付寶則是在2012年的春節期間,藉著“發壓歲錢”的名頭,推出了二維碼支付。是這兩個APP把二維碼的使用率無線的放大,從掃碼加好友到掃碼識別產品再到掃一掃付款,可以說二維碼的推廣,微信支付寶是最大的功臣。就拿微信來說,僅僅在2018年以前,微信掃碼支付的交易金額就已經超過了1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