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白居易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要表達什麼?這首《花非花》全文如下: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白居易,唐朝人,號香山居士。人道白居易是詩魔,他的詩歌確實有魔力,三界無所不能、無所不及。這首詩取詩的前三個字為名。它似花,那麼美麗,但又非花,它似霧,那麼迷離朦朧,但又非霧;它半夜裡來臨,天明後離去。它來的時候像春夢一樣美好但卻短暫,它離去的時候就像早上的奪目七彩雲霞一樣,轉瞬煙消雲散無處尋覓。這就像一個啞謎,它到底是什麼呢?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有人說是女子,漂亮的女子;又有人說是神女、仙女,如果這樣認為未嘗不可。總之是自己最珍視的事物和人物。在人世間自己真真切切在意的,又永失我愛的都可以,譬如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等等。只要你把他放在“藍波灣”就是。每個人的眼界和境界是不同的。有人能看到浩翰的宇宙真相,有人能看到細微的微粒內核。你我皆凡人,姑且看看美麗的鮮花,迷離的晨霧,又或者美麗的姑娘、帥氣的小夥,又或者生命、健康、財富、權力等等,總之是人世間的美好事物。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我更傾向於白居易人生眼界或者境界的體現,這是他人生修行的感悟和體會。因為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這是寫實,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就相對是寫虛了。一個似花非花,似霧非霧,半夜來,清晨去的事物,這是寫實,但這個實物卻如此虛無縹緲,以致讓人覺得是虛幻的,這是實中寫虛;而下兩句寫虛的卻反而用真實的夢和朝雲來比擬,這是虛中寫實。我們知道白居易詩情比天高,多情且多病,感情細膩豐富,他有一顆慈悲的心腸,又有智慧的大腦。從他的人生經歷,就是一個唐王朝典型知識分子的經歷,只有又智慧又慈悲的人才更容易有機緣領略這樣的境界。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他獨特的佛教背景我想很多朋友並不瞭解,他是此中高手:一個大修行者,估計每天夜晚都要修行的。他是先禪後淨,(我們現代人喜歡說:南禪北淨。)白居易從禪宗入手,晚年歸於淨土宗。如果把這個因素來考察,唐朝時期《金剛經》非常流行,因此再聯想一下《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夢亦如電。若以聲色相見我,皆非如來。用它來對應花非花,霧非霧,你是否看到笑語嫣然了?或者拈花微笑了?它其實指的就是一種真如之境,它是一種介乎人清醒和睡眠的狀態,既不同於夢境也不同於現實。你可以理解為是禪定裡的一種境界吧,而這個境界恰恰是存在的,真實不虛的。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若讀此詩看到愁腸百結,那麼是一個境界;如果看到真如境界,笑意盈盈,那麼是一個境界。半夜來,天明去,那不是夢是什麼呢?如果覺得是夢,那夢裡可以應有盡有,可以一無所有。可是不論是應有盡有,還是一無所有,都不過是夢幻泡影罷了。哪裡是春夢的旖旎和朝霞的燦爛?所以非夢非醒,而在那半夢半醒之間,你究竟感悟到了什麼? 那就是它,它需要每個人自己去驗證,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哭著來,笑著去,正如此詩。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一家之言,難免偏頗,願有緣人能會心一笑,那麼就是晨曦小荷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