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指什么?

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要表达什么?这首《花非花》全文如下: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指什么?

白居易,唐朝人,号香山居士。人道白居易是诗魔,他的诗歌确实有魔力,三界无所不能、无所不及。这首诗取诗的前三个字为名。它似花,那么美丽,但又非花,它似雾,那么迷离朦胧,但又非雾;它半夜里来临,天明后离去。它来的时候像春梦一样美好但却短暂,它离去的时候就像早上的夺目七彩云霞一样,转瞬烟消云散无处寻觅。这就像一个哑谜,它到底是什么呢?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指什么?

有人说是女子,漂亮的女子;又有人说是神女、仙女,如果这样认为未尝不可。总之是自己最珍视的事物和人物。在人世间自己真真切切在意的,又永失我爱的都可以,譬如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等等。只要你把他放在“蓝波湾”就是。每个人的眼界和境界是不同的。有人能看到浩翰的宇宙真相,有人能看到细微的微粒内核。你我皆凡人,姑且看看美丽的鲜花,迷离的晨雾,又或者美丽的姑娘、帅气的小伙,又或者生命、健康、财富、权力等等,总之是人世间的美好事物。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指什么?

我更倾向于白居易人生眼界或者境界的体现,这是他人生修行的感悟和体会。因为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这是写实,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就相对是写虚了。一个似花非花,似雾非雾,半夜来,清晨去的事物,这是写实,但这个实物却如此虚无缥缈,以致让人觉得是虚幻的,这是实中写虚;而下两句写虚的却反而用真实的梦和朝云来比拟,这是虚中写实。我们知道白居易诗情比天高,多情且多病,感情细腻丰富,他有一颗慈悲的心肠,又有智慧的大脑。从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唐王朝典型知识分子的经历,只有又智慧又慈悲的人才更容易有机缘领略这样的境界。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指什么?

他独特的佛教背景我想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他是此中高手:一个大修行者,估计每天夜晚都要修行的。他是先禅后净,(我们现代人喜欢说:南禅北净。)白居易从禅宗入手,晚年归于净土宗。如果把这个因素来考察,唐朝时期《金刚经》非常流行,因此再联想一下《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若以声色相见我,皆非如来。用它来对应花非花,雾非雾,你是否看到笑语嫣然了?或者拈花微笑了?它其实指的就是一种真如之境,它是一种介乎人清醒和睡眠的状态,既不同于梦境也不同于现实。你可以理解为是禅定里的一种境界吧,而这个境界恰恰是存在的,真实不虚的。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指什么?

若读此诗看到愁肠百结,那么是一个境界;如果看到真如境界,笑意盈盈,那么是一个境界。半夜来,天明去,那不是梦是什么呢?如果觉得是梦,那梦里可以应有尽有,可以一无所有。可是不论是应有尽有,还是一无所有,都不过是梦幻泡影罢了。哪里是春梦的旖旎和朝霞的灿烂?所以非梦非醒,而在那半梦半醒之间,你究竟感悟到了什么? 那就是它,它需要每个人自己去验证,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哭着来,笑着去,正如此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指什么?

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愿有缘人能会心一笑,那么就是晨曦小荷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