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好好說話”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不會好好說話”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我們常說,說話是門藝術,話要好好說。但家庭往往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地方。

我們總是把最好的態度留給陌生人,把最壞的態度留給身邊親近的人。

正面情緒告訴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態已經很幸福。

負面情緒告訴我們,此時此刻的狀態正在遠離幸福的軌道,一如疼痛對身體的作用:提醒。

而在負面情緒中,我們會更好地靜下來,思考改變。

所以,情緒本身並無好壞,也無對錯,關鍵是如何應對。

“不會好好說話”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婚姻中的雙方都應該明白,家是講感情的地方,不是論是非之地,更不是用語言磨成利刃去戳對方心窩的戰場。

婚姻沒有“勝負”,感情沒有“是非”,對身邊陪伴最久、相愛最久、一起生活得最久的另一半發脾氣,是最愚蠢的行為。許多夫妻在一起時間久了,耐心被消磨,對另一半即使是出於好意,說話時也不顧忌對方的感受。話到嘴邊就變成了指責和抱怨,久而久之,家庭生活便出現危機和裂縫。

“不會好好說話”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那些無心或有意的傷人話語,實際上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語言暴力。

要轉變這種溝通方式,就應該學會用愛和寬容去聆聽彼此的需要,而不是被一時的情緒所操控。

其實,我們之所以常常不能好好對身邊的親人說話,大概就是因為大家在一起很久了,早已習慣了互相擁有的生活,從未設想過會失去,火氣上來了就出口傷人。

而實際上,時間走一天,父母在這世上活著的時間就少一天。如果我們能意識到這一點,或許能對父母多一些耐心和寬容,少一些抱怨和冷漠。

在生活中,你對自己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你對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這才決定我們真正幸福的最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