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过程中还会做梦啊!

做梦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生理现象之一,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但至今关于梦的本质还没有统一的解释。麻醉中梦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也很常见,特别是无痛胃肠镜的患者,那么麻醉后做梦与日常生活中的梦有何区别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在聊做梦这件事之前,我们绕不开的话题是睡眠,众所周知,睡眠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毕竟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我们会做各种千奇百怪的梦。

一、睡眠的生理特点

睡眠分为两个时相:慢波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慢波睡眠又可分为四个期:I期入睡期,II期浅睡期,III期中度睡眠期,IV期深度睡眠期。慢波睡眠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体力恢复,快动眼睡眠的作用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精力恢复。两种睡眠时相夜间交替出现4-5次,直至觉醒。而梦境容易在快动眼睡眠期产生

全麻过程中还会做梦啊!

二、梦产生的机制还没有盖棺定论 中国古人认为:“梦,卧而以为然也”,即梦是人们在睡眠过程中,认为自己看到和听到了一些事情。现代科学家认为梦是睡眠时身体或大脑里受到的刺激引起想像的画面、声音、感觉等情况;梦是在人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仍在工作而引起在脑中的一种表象活动。心理健康状态同样会影响梦的发生,长时间对某件事、某个人的担忧、焦虑等生理活动会促进相关梦境的出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科学界一直认为快动眼睡眠时期容易做梦,睡眠时绝大部分大脑不再接收外界的信息输入,但是小部分脑区会持续工作,把生活中敏感信息随意组合而激发出不合逻辑的梦境。虽然我们知道做梦是睡眠过程中心脑共同生理活动的结果,但是具体产生的机制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三、麻醉对做梦的影响 麻醉和睡眠都会暂时性使人失去意识,麻醉是通过麻醉药物作用于大脑,影响大脑的觉醒功能而引起睡眠现象。而自然睡眠是人正常的生理功能,主动产生的无意识睡眠状态。麻醉既然会诱导患者睡觉,那引起做梦也似乎合乎逻辑。不同的麻醉药物不仅影响做梦的频率,而且还会影响梦境的内容。丙泊酚又称为牛奶,是全身麻醉中最长使用的药物,也是引起麻醉期间做梦最常见的原因。而且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多,做梦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临床上很多做完无痛胃肠镜的患者会主动告知麻醉医生,其睡了一觉,还做了个梦。除了会增加做梦频率,麻醉药物还会影响梦境的内容,丙泊酚会引起性相关内容的梦境,造成不必要的医患误会。氯胺酮可能会引起恐惧、离奇的恶梦,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

全麻过程中还会做梦啊!

全麻过程中做梦是会发生,麻醉医生会尽量减少梦境给患者带来的干扰,让患者舒适化的完成手术。我是一名热衷于科普的麻醉大夫,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一点点帮助。如果您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私信交流,同时欢迎您关注、点赞、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