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鸡同鸭讲”的现状,不同学科的人如何实现有效交流?


改变“鸡同鸭讲”的现状,不同学科的人如何实现有效交流?

不同学科之间“鸡同鸭讲”的原由

造成缺乏沟通的原由主要在于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下,越来越细分化的学科设置。这种学科细分化使得每一个学术领域都有其严格的学术术语、学科规范,其他学术领域很难越雷池一步,这样就造成了过分狭隘的学术小圈子,每次开会总是这些人,总是说着同样的内容,这种学术氛围就会越来越固化,思想产生的机制也会被局限住。

同时,学科细分的逻辑会潜意识地传递到大学人才培养上,这种细分化的学科制度的目标是把每一个个体都塑造成专才,老师的思维、写作、学术活动空间的学科化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涉猎的知识领域,时间长了,很多学生也会被老师带着、被规训在某一个狭窄的专业跑道上而不知,渐渐地学生以老师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学生所接触的世界主要就是学术的世界,而这样的学生离真实的物质世界、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反而越来越远。

这种学术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得现在读研究生、读博士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使得很多学校培养的人才并不适应社会实践的需求,因为社会运转是极其复杂和系统性的,在社会中生存往往需要随机应变和试错能力,而学术训练往往是严谨和规范,这两者是有一定的冲突的。我们所看到的学者、大学教授等以学术为业的人,往往并不需要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分工中真正的需要学术能力和学术思考的岗位并不多,在社会运转过程中,真正的专才需求是少数的,而通才需求反而是大多数的。

艺术、科学与人文之间不是完全没有沟通,但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鸡同鸭讲”,因为我们长期沉浸在学科化思维中,逐渐形成了学科化的话语方式和表达方式,当突然遇到其他学科的话语体系时,在一开始时是极其陌生的,也很难进入对方的思考和语言的基本语境中,这样的沟通其实是无效的沟通。

“大问题”会主动涌现来找你

营造有效沟通的前提,第一,先让大家熟悉起来,当熟悉起来以后,我们学科化的外壳也慢慢消退,而作为人的属性,比如情感、意识、理性、感性、人性,这些共通性的东西就会显现出来,这样就为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

第二,先尝试去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跨到对方的学科内部时,知识是无法穷尽的,如果我们仅仅关注对方深入研究的公式、模型、专业术语,我们会被吓倒,但是如果我们试着去了解对方的研究背后的思维逻辑和核心关注的问题时,我们才会发现其实我们之间有某种共通性,比如说都是对生命问题的探索,只是科学从基因、宇宙、量子等宏微观发现的角度,艺术从个体探索的角度,哲学从意义的角度来思考等。这样会带来认知的改变,一是我们了解了其他学科的思维理路,减少了陌生感。二是我们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意识,从而为我们认知世界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原来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来理解世界,理解生命,这样我们的认知世界就会越来越丰富。三是随着我们对其他学科的了解的深入,有一些学科共性的问题,或者说学科之上的问题就会慢慢显现出来,这就为我们找准问题,进行有效的问题设定和创造有效的沟通带来了可能。

改变“鸡同鸭讲”的现状,不同学科的人如何实现有效交流?

第三,有效沟通的前提是能设定可以一起沟通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一定不是学科内部的问题,而是学科与学科的缝隙中,被学科化思维所遮蔽的问题,或者是存在于学科之上的“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设定我们不能凭空想象,首先是建立在对艺术、科学和人文领域的基本问题的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发现这些真问题。其次,需要不断地创造跨学科沟通的环境,让这些问题慢慢涌现出来。当沟通达到一定的量级,这种问题你是挡都挡不住的,它会自动来找你,而不是你非要去找它。

沟通的维度、有效的沟通

因此,艺术、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为了形式上的沟通而去沟通,这是没有意义的。创造有效沟通的可能,或者建立在沟通对象之间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为前提;或者沟通者已经涉猎到其他学科领域,相互之间已经存在某种交集,并有跨学科沟通的愿望;或者沟通的问题设定本身,已经可以让沟通者有话可说。而这种基于共通问题的沟通与讨论,既丰富了沟通者之间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维度的拓展,以及对世界理解的丰富,对于聆听者也会起到丰富理解问题维度和理解世界维度的效果,这个时候教育就已经发生了。

我这里还要强调一点,艺术、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不仅仅是学术意义上的跨学科的知识沟通,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是艺术实践、科学技术实践和文化实践的介入,我们会发现,学术思考是基于知识认知作为前提,而实践认知往往并不是基于知识,而是行动本身带来的认知提升,智慧的来源对于不同人也是有差异的,学者主要是通过知识摄取,而舞蹈家往往是通过身体实践。因此学术与实践之间的沟通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获取知识和认知方式的全然不同,这两者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很强烈的化学反应,同样对于沟通者之间的相互启发,对于聆听者都有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效应。

即使实现以上的前提,有效的沟通不一定能达成,最后,至关重要的是沟通者的心态。我们发现,现在为什么沟通越来愈难?我觉得除了认知上的局限,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沟通者,可能有几点比较重要:一是敞开。敞开是我们对自己生命的诚实,是对他者和世界的敞开,只有敞开,我们才能与真实的他者相遇,沟通才能真正发生。一旦你戒备和封闭,对方同样会把门关闭。二是倾听。倾听是一种吸纳和接纳,是一种不急于表达,是一种接通对方的思想与自己认知通道的过程。倾听不是礼貌和谦让,是真正意义上对他者的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意识的觉醒。三是平等。在沟通中,没有身份,年龄,权威,财富,这些因素的压制,只是人与人的沟通,只是两个诚实的生命相遇。四是位移。位移是将沟通中自己的重心从自我位移到对方,当沟通双方都有意识的主动位移,这样的沟通就是心流的交互,是一种全然的信任。五是捕捉。沟通不是完全顺着对方,不是仰视,膜拜,而是时刻在对方的语言中捕捉节点,从而引向深入,这种牵引将会让沟通双方进入可能的激发状态,从而实现意想不到的全然愉悦。

我这里说的沟通者心态,并不是沟通技巧。

——肖怀德 (当代文化学者、见地沙龙召集人)

本文由文化随笔公众号授权发布,编 / 刘珊珊,审 / 任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