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落地一週後,發現這些問題

沒有多少人辦5G套餐。“三大運營商的北京客服人員如此對CV智識表示道。

比想象中更快,5G商用的第一週,用戶與廠商之間的矛盾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一方面,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則進入了興奮期: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歡聚一堂”共同宣佈5G商用正式啟動,5G套餐出臺,個人用戶最快11月1日便可以使用5G網絡服務。同時,華為、三星、vivo等品牌的5G手機也進入開售期。

各大廠商的這種種動作,似乎都在向外界傳遞著一種信號——我們準備好了,大家都來用5G吧。

另一方面,與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的翹首以盼有所不同,數以千萬計的5G套餐預約用戶中的大多數,則是選擇了“原地不動”,轉化率寥寥無幾。顯然,消費者並沒能接住5G高速發展帶來的驚喜。

大眾對5G的冷漠和廠商對5G的熱情,形成了刺眼的對比。

這一熱一冷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市場真實現狀?為此,CV智識走訪了多家營業廳,採訪了多位5G用戶或者潛在用戶。

套餐性價比“勸退”消費者

眾所周知,2019年11月1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國內正式邁入5G時代。不過,現狀是,只有少部分人踏入了這個時代的門檻,所謂的5G商用當下更多是一場萬千大眾的短暫狂歡。

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分別開通50個城市的5G服務,但城市略有不同。從官方信息來看,三大運營商公佈的5G套餐最低月租128元起,最高可達599元。

當然,三家5G套餐資費標準差異並不大: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5G個人套餐起步價為129元,最高為599元;中國移動起步價為128元,最高為598元。這其中,5G個人套餐最低價格為128元,該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鐘通話。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對此表示,中國5G套餐資費標準其實低於國際主流水平。

相關業內人士也提及,與海外運營商的5G套餐資費相比,韓國入門級5G套餐流量單價是34元人民幣/GB,而中國是4元/GB;美國Verizon用戶每月至少需要花費90美元(約合635元人民幣),才能用上5G。

運營商方面則表示,這主要是出於“上網速度也當產品賣,低價低速、高價高速”的理念,十分類似於現在固網寬帶按速率賣的經營模式。也就是說,花越多的錢選擇越貴的套餐,就能享受到越優質的網絡服務,越快的網速!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真正打動消費者換5G套餐的因素中,性價比是不容忽視的關鍵一環,5G套餐與現有主流4G套餐相比,價格確實高而流量少。

在後4G時代,消費者已經養成了流量不限量的習慣,如果升級5G套餐後,則要回到4G初期那種整天擔心流量超出帶來高額消費的狀態,顯然消費者是不樂意的。

而5G套餐中,最低價格為128元,該套餐雖然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鐘通話,但不具備任何應用免流的服務。

因此一時間,類似如果不關4G流量,“一夜之間房子就沒了”的論斷再次席捲而來。

以中國聯通的大王卡套餐為例,單從流量來比較,月租19元,騰訊系應用免流,同時,每天1元1個G,整體下來一個月49元,套餐除了30個G的流量還多出了騰訊應用免流。

需要補充的是,在現有5G套餐中,超出套餐的流量部分需要按3元1個G來計費。相對於4G,5G的三大特點分別是:增強的移動寬帶、低時延高可靠通信、大規模機器通信。簡而言之,有一點是流量用得多且快。

當然,與4G套餐相比,三家運營商為套餐配備了不同的會員權益,以中國移動為例,5G套餐的尊享會員權益,包括6大權益禮包和5G PLUS會員權益包:6大權益禮包涵蓋了視頻、音樂、閱讀、出行、生活服務等各方面優惠;5G PLUS會員則涵蓋5G終端購機優惠券、國漫(國際漫遊)大包多天5折購、主流視頻APP會員4選1等內容。

而在CV智識與三大運營商客服人員接觸的過程中發現,每家的具體打法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聯通和移動會率先推薦辦理入門版的5G套餐,而電信不同,則是主推199元的中檔套餐。

中國電信客服人員告訴CV智識,“現在的5G套餐除了一些流量和通話時間等基本元素外,還配備了不同的會員權益,中國電信199元的套餐優惠活動和權益是最划算的。”

當被問及具體的會員權益時,客服稱,“生態權益有六款,包括愛奇藝、優酷視頻、騰訊視頻、QQ音樂、酷狗音樂、全民K歌以上生態特權會員用戶可6選1。”不過該客服也強調,“辦理5G套餐後,這些會員權益只有一個月的試用期,到12月底就會失效。”

綜合來看,一方面運營商揹負著建設5G網絡的資金成本和壓力,在自有能力範圍內推出了合理化套餐,另一方面,消費者在流量上的消費觀還處在4G階段,暫時無法適應5G套餐定價的模式。雙方各有自己的道理和考慮,而基於這樣的矛盾點,普通消費者仍然選擇觀望。

不過,也有專家對此表示認同,稱“普通用戶現在嚐鮮5G毫無意義”。

用戶數還有待持續上漲

“現在三家都沒有公佈具體情況,在5G用戶數上大家應該都不太好看。”一位運營商工作人員談到。

在5G正式商用的第一週,CV智識曾向三大運營商的相關負責人詢問了當下5G用戶的數量以及增長趨勢,但是三家都不約而同地回覆稱,沒有官方的數據統計。

CV智識也觀察到,不同於運營商啟動5G套餐預約時,不斷”攀比“預約用戶數的熱情,運營商在11月1日的宣傳重點都是在XX地的第一個5G用戶上。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第一個5G用戶可能比用戶數增長更拿得出手。

此外,當下5G用戶數不高還有一個客觀因素:辦理套餐升級和更換都是需要在上一個月完成申請,下一個月完成正式變更。

巧合的是,三大運營商宣佈5G商用的時間點在10月31日,也就是說,如果沒在31日當天下定決心更換5G套餐,而是在11月申請的,那麼這一批人最早只能在12月才能用上5G網絡。

CV智識周圍就有幾個這樣因為沒有第一時間申請而錯失機會的5G潛在用戶。“再等一個月太打擊用戶的積極性了。”一個在3日申請5G套餐的人如此說道。

所以,真正要看5G商用的個人用戶規模,可能等到12月初才能拿到比較客觀的數據。

5G商用落地一週後,發現這些問題

當然,5G套餐是一方面,畢竟沒有5G手機,5G網絡也用不上。與之相對的,目前5G手機的種類略少、售價偏高,消費者的選擇空間很有限。

據IDC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Q3中國5G手機市場5G手機整體出貨量約48.5萬部,其中vivo獲得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54.3%,三星則次之,擁有29%的市場份額;華為、小米分別位居第三、第四。

同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也顯示,2019年8月,5G手機上市已有9款,銷量僅有21.9萬部。

整體來看,5G手機並沒有在整個手機市場上掀起太大的水花,可供選擇的機型有所增加,但是用戶的接受度還需要時間培養。

從IDC統計的另一組數據——5G手機價格與市場份額的關係,也可以看出市場對於5G手機價格的還是相當看中的。

vivo的iQOO Pro 5G版作為國內首個定價低於4000元的5G手機,一經上市便佔領了銷量榜的前三,其市場份額與手機定價還是密不可分的。

運營商終端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價格親民化是5G普及率提升的重要催化劑,預計明年下半年5G終端將降到2,000元的水平,將推動5G滲透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5G手機作為個人使用網絡的必備條件,其出貨量才僅為48.5萬部,從這之中,也可以看出中國的5G用戶數離預約的千萬人還有很大距離。

那麼當一個人解決了5G套餐和5G手機問題後,是否就可以輕鬆地享受到5G網絡了呢?顯然不能。

在5G初期,連續的網絡覆蓋還是一道必須要邁過的門檻。此前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5G商用進程加快,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城區已實現連片覆蓋,預計年底,全國將開通5G基站超過13萬座。

近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局長林樂虎則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共計建設5G基站13499個,開通5G基站11356個,已提前超額完成年初計劃全年建設10000個5G基站的目標。

運營商在公佈套餐時,也明確表態將為全國首批50個城市提供5G網絡商用服務。同時,中國移動也表示明年將在全國所有340個地級市開通5G網絡,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將繼續推動共建共享,實現與移動匹配的覆蓋規模。

正如之前所預料,由於建設資金,城市人員構成等因素,5G商用還是有先後順序的。

一位5G手機的使用者告訴CV智識,“即使是在北京這種首批佈局的重點城市,5G信號還是會有很多的盲區,比較樂觀的是,盲區在逐漸減少。”

可見,雖然三大運營商已經宣佈 5G 開始正式商用,但無論從資費,手機溢價或是覆蓋範圍來說,目前的 5G 都不能說成熟。

“5G實際上到明後年才會真正成熟。”一位運營商內部員工也對此表示了認同。

5G手機只能比測速?

“只知道5G比4G速度快。”CV智識隨機採訪了幾個非專業人士,問及對5G的認識時,他們90%都是這樣的回答。

的確,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如果不是為了追求極快的下載速度,為了更流暢地觀看在線視頻等,在目前階段,還無需糾結到底是買4G還是5G手機,目前4G網速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日常所需。

例如,目前在4G網絡下,用手機可以輕鬆在線觀看1080P分辨率的視頻,而5G帶來的4K、8K視頻在手機的小屏幕上並沒有任何意義。換言之,如果僅是為了網速,

目前的4G網絡無論從速度上還是從網絡覆蓋上來講,都是最優選擇。

近日,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在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也笑稱目前由於手機缺乏特別的應用,所以凡是使用5G手機的人,都是為了測5G速度的。

“大家都在比,你看我在哪兒測的速度。”

對此,多位專家也對5G尚缺“殺手級”應用表示出了認同,尤其是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現在還沒有一種能夠讓其的體驗有較大提升的里程碑式應用。

”市場對個人用戶殺手級應用十分期待,但誰也說不準這種應用將以什麼形式出現。“一位設備商員工對CV智識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無線電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峰認為,“很多項目通過提供整體的網絡解決方案為各行各業提供通用型方案,VR/AR、無人機、高清視頻等應用數量突出,也是5G未來重點通用型應用。”

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也在公開場合表示:“什麼是最好的5G?對消費者而言,最好的5G意味著人人用的起,比4G更好的體驗;對政府和行業而言,最好的5G是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使能千行百業的高速引擎;對運營商而言,是能夠促進5G產業繁榮發展的商業成功。”

“最好的5G,還必須以商業成功作為目標,”丁耘指出,“2C的商業成功是5G整體商業成功的基礎”。

其實,早在5G開始探索應用的初期,CV智識在與多位行業人士交流時,大家就對“5G初期的服務創新還將以個人用戶為主”達成了共識。

愛立信東北亞首席市場官張至偉就曾談到,“在4G時代,運營商的主要用戶是個人,在5G時代,率先使用5G網絡的也是個人用戶,原因在於用戶的教育成本低,比較容易形成規模,不過從初期來看,技術上做好準備,才能帶來新的應用。”

現在,對個人用戶而言,超高清視頻和VR(虛擬現實)被看做是兩大熱門領域。用戶通過連接了5G網絡的電視、手機、VR等終端,就可以觀看5G超高清視頻、真4K直播和VR互動直播,同時雲VR,5G快遊戲也成為了流行體驗。

可以看到,運營商在推出個人5G套餐的同時,同步推出了5G家庭套餐,強調了與寬帶服務融合的高清視頻應用,5G的高速率將支持4K/8K超高清視頻、VR/AR直播、視頻彩鈴等豐富的移動端體驗。

結語

業內有一個有意思的看法,即中國5G商用看北京。

毋庸置疑,北京5G建設具有示範和先行意義,基站數量佔全國總量的八分之一,同時,北京地區既不缺乏高端用戶,也不缺乏用戶需求。只是目前來看,效果還不太明顯。

但5G普及也是急不得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公開表示,5G真正的大規模普及還需要六七年的時間。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也在採訪中稱,5G從正式商用到真正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當然,更多業內人士還是持樂觀態度的,這正如中國信通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所說,“根據目前5G商用套餐的預約用戶數和轉化率來說,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50個商用城市5G用戶總體規模將於年底達到600萬~800萬,甚至有可能衝擊10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