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开店前,先把“创业”和“做生意”的区别搞清楚了!

受这些年“大众创业”的号召,很多人都在尝试离开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岗位,准备投身于或已经投身于由自己主导的事业,有的开店,有的开公司,并且都将自己定义为“创业一族”的一员。我们把所有“由自己主导的事业”都定义为“创业”,这在社会宣传方面没问题,广义上确实都可以叫创业。

但在实际操作和执行层面,特别是我们开店者自己,如果也一概不假思索地泛称创业的话,是有很大问题的,这会模糊了“生意”和“创业”之间的本质差别,容易导致人们目标定位错误,进而导致失败,最后因为失败而使得原本还不错的经济状况倒退,即钱更少了。

小白兔!开店前,先把“创业”和“做生意”的区别搞清楚了!


生意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低价购入原材料或成品,经过加工后或直接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价;如果是服务的话,则是在服务成本上加上利润,向被服务者收取费用。生意的本质是赚取当下的差价,主要关心交换过程,次要关心商品或服务的增值。

创业是指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其本质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价值或创造新的价值,然后将新增部分的价值进行变现,从而获得收益。创业主要关心商品或服务的增值,次要关心交换过程。创业是在“温饱稳定”之上,谋求“小康发展”。

本文面向的群体是为谋生(保障基本生活)而开店的人和为增加收入(增加收入渠道)而开店的人,主要的劣势就是资金短缺,“温饱”都没解决,何谈“小康”。

所以我们应当首先把开店当做一门生意,要旗帜鲜明地追求利润,也就是赚钱。要优先关心商品的交换过程或服务过程,即成本和利润。这既是理性,也是作为商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做生意的人就是商人,商人的职责就是赚钱,别拿开店不当经商。

在保证赚钱的基础上,次要地关心商品或服务的增值,即兼顾商品或服务的创新和创造,因为增值的部分是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只追求当下利润在客观上无法保证生意的持续性,所以要兼顾。但是如果兼顾创新创造的成本等于甚至大于利润的话,要果断“弃车保帅”。

很多没有开店经验的入门者,因为没有尝过关店倒闭的滋味,很难有意识地去区分二者的不同并保持主次,一般都会过于乐观地强调开店的创业属性,盲目追求创新、创造以及情怀,甚至自嗨于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一定比别人的好,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一定要杜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