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吞噬了星系,饱和后是不是会爆炸产生一个新的宇宙?

牛不仙


黑洞吞噬了星系,饱和后是不是会爆炸产生一个新的宇宙?

先说结论:黑洞会不会爆炸目前还没有任何理论和观测能够证明,黑洞奇点也不是宇宙奇点,质量是有限的,因此即便爆炸也不可能炸出一个宇宙。

黑洞会不会饱和?这个也没有任何根据。现在人类发现最大的黑洞,是距离我们104亿光年的TON618类星体中心黑洞,其质量达到太阳的660亿倍,直径为3960亿公里,还在不断的吞噬着天体,丝毫也没有被喂饱的样子。

宇宙是有生有死的,我们这个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但怎么死去,迄今科学界也没有一个定论。

有一种终结说是宇宙最终会被黑洞统治,所有的天体都被黑洞所吞噬,最终宇宙就是一个大黑洞。

从这种终结说来看,黑洞是永远不会饱和的。既然不会饱和,谈什么饱和后爆炸呢?

现在的量子力学认为,宇宙奇点并非起源于黑洞,而是起源于量子真空。

所谓量子真空就是假真空,也就是说在时空都还没有出现之前,这个世界虽然是真空的,但是属于量子的世界,在真空中充满了随机量子涨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这些能量都是成对出现,也就是以正反能量对虚粒子状态随机出现,这些能量对一出现就很快相撞湮灭了。

如果都是这样一直玩着双人转,我们这个宇宙就不会出现了。

但宇宙正反物质并不精准的完全对称,存在着破缺,这样就出现了极微量的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就是多出来那么一点点正物质,这就是奇点爆炸出宇宙的由来。

这种爆炸是不是与黑洞有关,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当然民科们尽可以信口开河说得天花乱坠,但一个有严谨科学态度的人还是以科学的证据或者数理逻辑来说话。

黑洞本身是物质浓缩到极点的产物。

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早就给出了结论,他基于爱因斯坦引力场论得出了一个真空解,这个真空解就是当一个物体缩小到其质量临界半径值时,所有的物质就会无限向中心质点坠落,一去不复返。

这就是黑洞,质点就是黑洞的奇点。

这个理论认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有自己的临界半径,这个半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其表达式为:R=2GM/C²。

这里,R表示史瓦西半径值,单位m(米);G为引力常量,取值6.67x10^-11N·m²/kg²;M为物体质量,单位kg(公斤),C为光速,约300000000m/s(秒)。

史瓦西半径是人们为了纪念卡尔·史瓦西,以他名字命名了这个质量临界半径。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黑洞的史瓦西半径是有大小的,但黑洞中心奇点是没有大小的,只能表示为无限小。

正由于奇点无限小,所以其密度就无限大。

无限小就是怎么小都不过分,也可以视为“无”,一个没有体积却有质量的东西,其密度当然只有无限大了。

前面有位教授认为黑洞奇点不是宇宙奇点,因此认为黑洞密度不是无限大,这个观点是不严谨的,值得商榷。

黑洞密度是什么?是不是指整个黑洞的史瓦西半径球体?这个密度当然不可能无限大,而且是质量越大的黑洞密度越小,甚至小到连空气密度都没有。

但既然说到是大爆炸奇点,就应该与黑洞奇点相比。这两个奇点除了质量不一样,其他性质是基本相同的。

正因如此,科学家们研究黑洞才会对认识宇宙起源有一定帮助。

密度是物质的量与体积之比,一个无限小体积的东西密度只能是无限大的。同理温度也是物质密度和能量的反应,既然密度无限,温度当然也无限了。

但黑洞的无限曲率是有范围的,不能盲目无限。

根据黑洞质量大小,其史瓦西半径大小不同。这个半径之内才是黑洞奇点的无限曲率(也就是无限引力)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一切物质,包括光都被吞噬,任何物质无法逃逸。

但这并不是说,黑洞引力就局限于这个范围了,而是它无限的引力只能管到这个范围。

在史瓦西半径以外,也就是事件视界以外,引力还是很大的,只不过不是无限而已。

因为一个黑洞史瓦西半径远远小于一个任何其他天体半径,这样距离引力质点的距离就非常小。

比如一个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史瓦西半径只有15公里,而一颗这么大的恒星,半径一般都有百万公里左右。

因此一颗恒星表面引力和一颗黑洞视界边缘的引力当然完全不一样了。

但如果距离黑洞到一个正常天体半径以外后,黑洞的引力大小就等同于其他同质量的天体了。

比如一个中子星半径10公里,一个中子星同等质量的黑洞,在距离奇点10公里的地方,与中子星表面引力是一样大的。

一个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与1个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在距离它们质点同样距离的地方,比如距离1000万公里,恒星和黑洞的引力是一样的。

这就是任何物体都必须遵从的万有引力定律决定的。

这个定律表达式为:F=GMm/r²。

这里,F为引力大小值,G为引力常数,M和m是相互引力作用的两个物体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质点的距离。

在艾萨克·牛顿300多年前确定的万有引力定律面前,不管是黑洞还是中子星、恒星、行星等一切物体,都一视同仁必须遵从。

这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规律,在规律面前只有遵从和利用,而无法改变。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为了说明黑洞既是一个极端天体,也同样遵从宇宙规律,因此要一个黑洞爆发出一个宇宙来的想法是荒谬的,违背规律的。


时空通讯


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性,不过饱和这个说法我觉得不馁,也许说黑洞的质量足够大,大到超过了其爆炸的临界点以后会炸出个新的宇宙来更确切。或许我们的宇宙在大爆炸之前本身就是一个超级黑洞。


液压钳门市游步顺


引述:黑洞是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天体,它能吞噬周围的所有物质,包括光也无法逃脱,当一个黑洞吞噬物体达到凝聚点时,会发生大爆炸。

这段描述黑洞的话比较有代表性,基本反映了目前对黑洞的理解,这个理解需要如下修正:

1. 黑洞不是大爆炸奇点,这个描述基本按奇点去理解黑洞了。

2. 既然黑洞不是奇点,那么,黑洞的密度就不会是无穷大。

3. 黑洞分为先天一代黑洞和后天次代黑洞,一般认为宇宙中先出现黑洞,然后才有物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塌陷黑洞是后天黑洞。

4. 先天一代黑洞是中微子在宇宙冷极-273.15℃环境中冷凝的中微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超流体)又叫中微子冰经过一个聚集过程当质量超过霍金质量后形成的,所以黑洞的温度不是极高,而是永远为0K或绝对零度。

1920年玻色-爱因斯坦预言当玻色子在0K或绝对零度附近时,所有粒子的量子态就会趋同形成一个粒子,这就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个预言现在已经被成功验证。

5. 黑洞是宇宙中唯一只生不死的天体,可以长大,可以被更大的黑洞吞噬,不管黑洞的质量有多大,黑洞永远不会爆炸。

以上是关于黑洞这种特殊天体的正确描述。

回到本题:黑洞吞噬外周星体后会不会爆炸,答案是黑洞不会爆炸,但当吸收外周星体角动量后,黑洞自转线速度可能被加速,且当自转线速度达到光速时,黑洞就变成为白洞,创生正反物质:

光子→正中子+反中子

这是《易》中太极生两仪过程,将能量转换为物质的质量,然后,黑洞自转线速度迅速下降到光速以下。这个过程黑洞还会长大不会消失。

这时白洞的温度(黑洞撕裂空间部分的温度)就是普朗克温度T=1.4×10^32K。与黑洞形成的冷极相对,这时白洞的温度是宇宙中的最高温度,叫热极。

小结:宇宙大爆炸奇点这个概念一定是需要修正的,否则人类陷在其中,思维将被凝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