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後再無中華?南宋滅亡後,此國以中華自居,如今大氣不敢出

在南宋滅亡之後,日本人痛哭流涕,很多人跑到海邊跪拜,認為中華文明就此消失在蒙古騎兵的鐵騎下,因此他們便以中華自居。因為他們認為“凡是聖人所在的地方,禮儀天道所在之處,皆可以稱之為中國”。也就是他們認為,元朝是匈奴,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不能繼承中華文明。而日本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理應成為中華文明的繼承者。

崖山之後再無中華?南宋滅亡後,此國以中華自居,如今大氣不敢出

在南宋遺民鄭思肖的《元韃攻日本敗北歌亞序》中有關這方面的記載“日本即古倭也,地在海東,先朝嘗入貢,許通商旅。彼近知大宋失國,舉國茹素。”可以看出日本對於北宋滅國確實很悲痛,但是應該不至於舉國上下都吃素。在明朝滅國之後,日本人更加捶胸頓足。明朝遺民錢謙益在《後秋興之十三》一詩中寫道“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於是日本人從這首詩中化出了“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的觀點,並流傳至今。

崖山之後再無中華?南宋滅亡後,此國以中華自居,如今大氣不敢出

同樣,日本人也不能接受清政府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因為在他們眼中,清政府與元一樣,都是入侵者。他們不允許清政府以中國自稱,在簽訂《中日修好條規》的時候,他們堅持自己才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而清政府只能以“大清國”自稱。日本人在自己的書《華夷變態》中將清政府稱為“韃虜”,以表示他們對清政府的不屑。其中寫到的“朱氏失鹿,正當我保年中”更是堂而皇之的認為在明朝覆滅之後,因當由他們來繼承中華文化。

崖山之後再無中華?南宋滅亡後,此國以中華自居,如今大氣不敢出

從歷史上可以看到,日本一直處於一中貧窮的狀態,地少物資貧乏。而中國則是地大物博,尤其是唐朝時期,國力達到巔峰,要說日本不羨慕是不可能的。在唐朝的時候,他們與中國通商,瘋狂的學習中國,潛意識裡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變得強大。所以這樣久了之後,他們在心裡將“中華文明”神話了,他們不允許其他人來踐踏,掌控他們心中的聖人之地。這種心理愈發嚴重,最後產生異變,他們想要自己代替心中的神聖,好像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玷汙。

崖山之後再無中華?南宋滅亡後,此國以中華自居,如今大氣不敢出

元朝滅掉南宋之後,慢慢在漢化,清朝入關後也吸納了先進的漢文化。雖然他們是韃虜,但是他們確實是繼承了優秀的漢文化。而日本這一說法只不過是想給自己心理安慰,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們也就只能說說,不能對元,清怎麼樣。但是到了清末,這就變成了他們侵略中國的藉口了。因為這樣在他們心裡他們不僅繼承了中華文明,還擁有了孕育這個文明的土地,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但是從始至終他們都在自欺欺人,不管是元明還是清末,是他們齷齪心理的遮羞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