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聯名寫舉報信,卻沒說舉報誰

·2020年春節前夕,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紀工委收到了一封來自轄區內燕子弄居民的舉報信,在信件末尾,燕子弄6幢16戶居民用不同的筆跡簽署了實名,留下了電話號碼:


“燕子弄6幢外沿街配套用房本應屬於全體住戶,卻被小營街道人員長期佔用,轉租謀利,該問題之前派出所協調過,市、區信訪部門也參與過調查協調,一直沒能給6幢居民一個系統完整的答覆,希望街道紀工委主持公道!”


·街道紀工委副書記王卓俊隨即撥通了反映人的電話,詳細詢問反映人所掌握的背景情況,在電話裡說道:


“我們紀檢監察機關已經受理了您的信訪舉報,儘管這個問題時間跨度很長,但我們一定會在職責範圍內仔細調查清楚,給你們一個說法。”


01

調查細節

電話那頭,舉報人的意見十分強烈。


王卓俊耐心地問他,知道具體是誰在利用房屋謀利嗎?能不能提供幾個社區黨員幹部的名字?


舉報人卻說不上來。


掛上電話,王卓俊覺得這個舉報有點棘手。紀檢監察機關平時受理的信訪舉報,大多指向具體的黨員幹部、監察對象,也就是說有明確的“被舉報人”,紀檢監察機關主要從這個人入手調查,看是否存在違紀違法問題。可這次的舉報,反映了具體事,卻沒有指向具體的被舉報人,如果查,去查誰呢?


王卓俊先去摸了摸情況,跟反映人、其他部門知情人聊得多了,他才感覺到,問題可能是出在房屋產權歸屬解釋沒做好。小區大門口那6幢沿街配套用房,“長得像”傳達室,老居民也覺得應該用作傳達室,卻看到房子被某些人拿來租用謀利。


長此以往,就給居民形成了這樣的印象:大家的共有房屋,被街道社區某些工作人員佔用了,這裡面肯定存在損害我們居民利益的問題!


居民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這麼多年,這些房屋真正的所屬關係沒人搞得清楚,沒人做過房屋產權說明,給居民解釋這個問題。而這個誤會你越不去解釋,越讓人覺得這裡面有貓膩,居民對社區裡的工作人員誤解也越深,惡性循環。


這件特殊的信訪舉報,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王卓俊不敢大意。但要先查清房屋權屬關係,搞清楚這房子到底是不是公共財產,才能進一步調查這其中有沒有黨員幹部、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問題。


可是查辦難度也超出預料: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房屋權屬關係幾經變更,登記規則屢有變化,在這裡住了快一輩子的老居民都說不清這幾間房的來源,舉報對象又過於泛化……


“辦好了能夠取信於民、化解矛盾,辦不好勢必導致問題上移,造成重複訪、越級訪。”街道紀工委書記、監察辦主任黃文明鼓勵王卓俊。我們說自己是“家門口的監委”,可履職能力到底怎麼樣?就把這次辦信當成一次實戰檢驗,讓群眾看看我們到底行不行。


於是,王卓俊帶著人,克服疫情防控期間的種種困難,著手核實情況。


“作為紀檢監察機關,查這種事,是有優勢的。搞清老房屋的產權歸屬,需要查詢、調取不少陳年資料,社區沒有這個調查能力,想查也查不到。”王卓俊說,而他們接了這個問題線索,核查過程中可以適當運用監察機關的調查權限。


他們談話取證、調取資料,查閱了2001年以來的街道財務、房產、人事檔案等原始材料,特別是房屋宗地圖、租賃協議和入賬記錄,向街道、社區幹部、承租戶等廣泛瞭解情況,終於還原了多年來該處房屋的產權和使用的脈絡——該處房產確實不屬於小區的配套用房,而是擁有獨立完整產權的經營用房,租賃過程連貫且不存在中間人轉租,也未發現有街道、社區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參與涉及該處房屋的經營性活動。


也就是說,居民的舉報信,其實是“誤會”一場。既然真相已經查明,怎麼讓“憤怒”的舉報人信服呢?


社區黨委副書記提醒王卓俊:“這些舉報人都是你叔伯輩的老人了,他們不會輕易相信你的。”社區以前也向這些老年居民解釋過這個問題,但因為不夠權威又缺乏真憑實據,結果適得其反,失去了對方的信任。


王卓俊這次從信訪角度仔細想了一下這個問題。通常來說,對於不實的信訪反映,紀檢監察機關在核實之後,可以給被“冤枉”的黨員幹部開一個“澄清大會”,幫他們正名。對人,可以澄清,對事,是不是也可以澄清一下呢?王卓俊他們就和區裡溝通。


上城區紀委監委幹部田晶後來回憶說:“當時我們說這個算不算‘澄清’,一個連舉報對象都沒有的事情,怎麼能說是‘澄清’呢?後來我們又想到,社區裡矛盾長期積累,居民很迫切地想了解社區房屋產權,如果不公開回應,人家只會認為我們‘官官相護’,可能就不會再信任街道監察辦了。所以我們商量好以‘說明會’的形式回應群眾。”


街道紀工委決定召開一個信訪說明會。他們邀請了16位聯名舉報人、居民代表和一些在居民中有威望的老社工,大家一起坐下來聊一聊。


16人聯名寫舉報信,卻沒說舉報誰


“請安靜一下,現在就你們所關心問題的調查結果向大家說明。”3月26日下午,王卓俊坐在葵巷社區居民中間,開誠佈公,公開反饋房屋產權和出租的來龍去脈和信訪調查的過程結果。


反饋完了,舉報人非常滿意。


一位舉報人瞭解真實情況後向社區黨委副書記戚麗娜表達歉意:“戚書記,我們並不是非要針對誰,只是想把問題弄清爽,以前是我態度不好,你別誤會啊。”


居民小組長也很高興:“小王書記真有你的,我們幾個在燕子弄住了快一輩子,都說不清這幾間房的來源,你們居然搞清楚了,現在20年來的材料都在這裡,大家還有什麼話說?”


大家說說笑笑,氣氛逐漸熱烈。王卓俊感覺到,長久以來凝結在街道、社區和燕子弄居民間的寒冰,正在消解。


02

紀法小課

這次“棘手”的信訪問題搞定後,王卓俊把整個過程寫成了一篇手記。記者問他,為啥專門把這件事記下來,他說:“這是給我們的監督工作拓展了一個新思路。”


什麼思路呢?王卓俊是這麼回答的:


“我們街道紀工委,經常會收到老百姓一些業務外的信訪,反映的不是具體人,而是具體事。我們會按照規定轉辦,或者引導老百姓去負責這事的業務科室反映。但是有一個現實情況,很多老百姓找到我們之前,都跟具體業務科室有過溝通了,他們之所以回到我們這裡,可能對之前的溝通已經不太滿意了,我們要是再轉回去,就讓人覺得我們又把球踢回去了,這樣給老百姓感覺很不好。


在基層,居民大部分的來訪,是基層治理方面的問題,涉及個人的具體利益訴求,但不一定涉及具體的黨員幹部、監察對象,我們不能簡單往外推。


平常社區裡的事務,比如停車收費管理等,屬於我們街道紀工委業務範圍之外,我們也願意瞭解一下,比如旁聽居民大會,跟居民監督委員會交流等等,聽聽居民到底有啥訴求,也看看我們的業務科室有沒有依規依紀依法回應了老百姓這些問題,有沒有履職不到位、敷衍應付等情況。


這次處理聯名信訪,就給我們打開了一個新思路。對於業務外的信訪,不是全都簡單地轉出去,就算沒有具體的被舉報對象,只要舉報的事具體,可能涉及黨員幹部、公職人員依法履職的問題,而且群眾反映強烈,我們就可以在職責範圍內作一些瞭解,如果發現了違紀違法問題,就依規處理;沒有發現,也可以把核查結果拿出來做個說明澄清,能大大提升群眾對我們紀檢監察機關、社區街道的信任,以後的工作會更好做。”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