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危言聳聽,農藥草甘膦對人體危害嚴重!

【歐洲時報記者來米編譯報道】一項史無前例的國際聯合研究證實,頻繁接觸農藥的種植業工人較其他人,罹患淋巴瘤類癌症的概率增加41%。與轉基因作物配套使用的草甘膦除草劑對人類健康危害尤為嚴重。

史上最大規模“非回溯性”調查研究

據法國《世界報》,包括聯合國框架內國際癌症研究所CIRC在內的十幾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十幾位業界權威,3月18日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劍指兩種殺蟲劑--特丁硫磷(terbufos)和溴氰菊酯,以及一種除草劑--孟山都公司發明的、商品名為宏達(Roundup)。後者化學成分為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除草劑。

不是危言聳聽,農藥草甘膦對人體危害嚴重!

農戶觀看無人機在玉米地上空噴灑農藥

(圖片來源:中新社)

研究人員收集法國、挪威和美國超過315000名農民的數據,追蹤十餘年,進行了這項前所未有的、規模宏大的研究分析。他們使用二元分類法,記錄、評估了農民暴露於33種不同農藥下的健康狀況。具體說來,就是統計使用某類農藥的農民與不使用該農藥者相比較,罹患腎上腺淋巴瘤的可能性。不考慮暴露強度與使用時間。

數據是驚人的:特丁硫磷(terbufos)可導致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增加18%,溴氰菊酯可導致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風險增加48%,臭名昭著的草甘膦則導致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LNH中最常見的一種)罹患可能性增加36%。研究人員同時證實,暴露於老一代農藥(苯氧基除草劑和有機氯殺蟲劑等,在大部分國家已經禁用)的情況下,罹患LNH的風險較新一代農藥相對較低。

除了觀測對象人數龐大,由CIRC的Maria Leon和Joachim Schüz 兩位科學家主持的該研究的另一項優勢是其預期性--“先是對農民暴露於農藥的情況進行持續統計,然後診斷疾病”,該研究的合作者之一、法國卡昂大學Fran.ois-Baclesse癌症研究中心的Pierre Lebailly教授介紹道。此前大部分同類研究的主要弱點是“回溯性”,即確診疾病後,再分析患者之前的生活習慣或敏感物質接觸情況。因此,最新報告的研究方法抵擋了斥責回溯性研究不可靠的悠悠眾口。

據《世界報》,該報告在發表之前,每一行都被仔細審查過。現在正是利益集團對草甘膦相關話題風聲鶴唳的時候。收購了美國農化-轉基因產品巨頭的德國拜耳公司正在被美國11200名患者聯合起訴,後者都是LNH癌症的受害者,並將其歸咎於與轉基因種子配套使用的草甘膦除草劑。

2015年3月,CIRC將草甘膦歸類為“可能致癌物”。該機構採用三元分析法,結合流行病學及其他輔助數據,證實了淋巴癌與草甘膦具有相關聯繫。

實際危險很可能更嚴重

當然,該報告也存在侷限性。瑞典Orebro大學流行病和腫瘤學家Lennart Hardell認為,該報告是“不精確的”,因為其採用簡單的調查問卷形式,並且作物種植時農藥往往交叉使用。Hardell教授沒有參與CIRC主持的這項研究。但Lebailly教授解釋說:“每個人的統計以完美的方式進行,是絕對準確的。”雖然統計對象數量龐大,這對準確考慮每個人對特定產品的暴露情況帶來困難,但“這種困難和限制更可能導致的是低估農藥致癌的風險,而非誇大。”

不是危言聳聽,農藥草甘膦對人體危害嚴重!

花農在花卉大棚裡噴灑農藥

(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外,研究團隊指出了該報告可能低估農藥致癌風險的其他原因。比如,對每種物質致癌風險的觀測都是通過使用它的農民與不使用的比較。但參照組很有可能通過其他途徑接觸到該物質--飲食吸收,或者空氣、土壤、水流動傳播。參照組也可能暴露在有未知致癌性的其他殺蟲劑。因此,上述兩組相減的差距比起實際只少不多,“該研究很可能低估了接觸農藥對罹患LNH帶來的風險”。

草甘膦危害更大

2019年2月發佈的一項研究報告稱,頻繁接觸草甘膦除草劑的農民,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LNH)的風險增加了41%。報告作者之一、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l’Icahn School of Medicine)流行病學教授Emanuela Taioli對該研究結果非常自信。該報告整合了流行病學研究所有相關數據,證實單純使用草甘膦農藥,以及使用含草甘膦混合農藥的人群患淋巴瘤風險增加。

毫無疑問,該報告將對司法機構產生影響。美國1萬餘患者或死者家人正在與孟山都對簿公堂,聲稱後者應為淋巴癌病負責。這些投訴系基於CIRC於2015年3月公佈的研究結果。CIRC四年前的這項研究結論與全球大多數監管機構截然相反,包括歐洲食品安全局和美國環境保護局。

Emanuela Taioli女士與其他幾位女科學家做出的研究實際上是綜合分析,也就是總和幾項研究結果,做出更大範圍內的統計。具體來說,她們進行了五項病例對照研究(病人對該產品的接觸史,對比未患病者對該產品的接觸史),以及一項對美國、加拿大、瑞典和法國使用該產品的農場工人的健康跟蹤記錄,共計六項研究。

能夠證明草甘膦與LNH直接關係的流行病學研究的數量有限。因此,科學家們發現必須納入農業健康研究 (AHS)的最新數據。該研究系美國自1993年發起,追蹤了5萬名農場工人,已經發表數十篇相關報告。最新一項與草甘膦相關的報告發表於2017年11月,但稱其與淋巴瘤無關。已被德國拜耳收購的孟山都從此引用AHS研究,企圖證明草甘膦與癌症無關。

但是,“所有研究的綜合分析結果展示的是同樣的結論,從統計學上說,接觸草甘膦、包括含草甘膦製品,與罹患LNH存在關聯”,Taioli女士說。

為了更具說服力,科學家在論文中增加了一個不合常規的部分。他們將人類數據與針對小鼠的研究作比較--即CIRC在2015年就草甘膦研究的實驗。齧齒類動物也可能罹患相當於LNH的惡性淋巴瘤。雖然淋巴瘤的生物學機制尚不明確,但草甘膦的與淋巴瘤的正相關性毋庸置疑。Taioli說:“結果再一次走向一致”。這項研究並非公共衛生機構或行政部門要求,但顯然,為了人類的健康需要更多同類研究,包括對農民和農場工人的健康監測。

令人“沮喪”的權威報告

在發送給《世界報》的聲明中,拜耳公司稱Taioli的研究報告“未提供最新流行病學數據”,並“混雜了不兼容的數據”,做出了“蘋果與橙子,而非蘋果與蘋果的比較”。孟山都目前的母公司拜耳認為:“該研究與大量科學報告、全球40年的實際經驗,以及監管機構的結論相悖。使用草甘膦是安全的,草甘膦類產品不致癌。”

不是危言聳聽,農藥草甘膦對人體危害嚴重!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農民在噴灑農藥

(圖片來源:新華社)

然而來自同一方向的聲音破壞了拜耳的言之鑿鑿。研究報告的五位作者中有3位在2016年是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草甘膦專家小組成員。在當年的研究調查中,EPA最終認定草甘膦不致癌。但Taioli稱,當年並未進行大多數專家參與的決議辯論,專家們對該結論“不滿意”。畢竟在當年已經有科學數據,特別是動物研究證實,草甘膦是致癌物質。

EPA該項研究要求科學家簽署保密協議,科學家們對堂而皇之宣佈的所謂研究結論感到“沮喪”。終於,她們等到保密協議的截止日期,可以使用相關證據進行獨立分析研究並發表。她們在這份報告中總結說:“對草甘膦大量地、越來越多地使用會引發(人類)嚴重的健康問題。”

商/科/官勾結謀財害命?草甘膦致癌真相被埋40年

法國《世界報》記者Stéphane Foucart曝光,為了讓孟山都產品順利進入歐盟市場,拿到好處的歐洲科學家大量抄襲由孟山都主持的、目的在於給自己洗白的《草甘膦工作組文件》。

2017年9月,奧地利生物化學家Helmut Burtscher為非政府組織Global 2000所做的報告被歐洲各大媒體陸續披露,報告顯示歐盟聘請的專家為草甘膦做的更新版評估報告--其關鍵段落只是簡單的複製粘貼。這些被“抄襲”的文件來自孟山都公司2012年發佈的《草甘膦工作組文件》(Glyphosate Task Force),這也是歐洲二十餘家公司用於銷售孟山都產品的文件。歐盟報告與其雷同部分多達幾十乃至數百頁。據報道,美國官方和科研機構在1980年代就知道草甘膦的致癌性,但後來逐漸倒戈致力於為其“洗白”。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和公務員後來都在孟山都相關產業中擔任高管、繼續牟利。

這一醜聞同時揭示了歐洲研究機構和國際癌症研究中心(CIRC)兩年多以來的爭議。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負責研究癌症原因的機構,CIRC在2015年3月將草甘膦列入“可能致癌物”。但是當年秋天,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BfR研究結果的支持下,發表了與CIRC相反的結論--稱草甘膦“不可能”有致癌性。幾個月以後,歐盟化工產品研究所也加入了EFSA的陣營。

來源:歐洲時報 鋤禾網 編譯

https://mp.weixin.qq.com/s/6MMr4uiBaNqkiWNG79nnZ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