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是止痛的良药!张云雷:不辜负舞台,要对得起观众的票钱

对于站在舞台上的人来说,站上舞台就意味着工作的开始,意味着从那一刻起,他们不仅要不辜负脚下的这一方舞台,还要不辜负台下的观众。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不辜负的背后又有着各自不寻常的意义。

舞台是止痛的良药!张云雷:不辜负舞台,要对得起观众的票钱


王金璐:京剧大武生的不辜负,源于讲原则

武生泰斗王金璐先生,在舞台上技艺出神入化,艺术炉火纯青。他的一生,无论在台上还是台下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真,半点都不含糊。

1998年,年届80的王先生出演《八蜡庙》。他之前曾因此戏伤过肩膀。家人朋友和徒弟们都劝他:年纪大了,“偷一手”大家也是认可的。

台下他答应了,可是上了台,却把“抢背”照摔不误,半点也不掺假。他说:他演的褚彪是位英雄,“偷一手”,有损英雄形象,也对不起观众。

还有一次,2008年南方冰灾,89岁高龄的王先生毅然参加赈灾义演。

有人建议已经8年没有登台演出的王先生:带着学生来几句念白就可以了。

可王先生却坚决要求粉墨登场。这次他的回答是:既然上台就要对得起观众,不能含糊。

那天他彩唱的是《八蜡庙》中的“走边”,谢幕时还搬了个朝天蹬接摔叉。现场观众看得热泪盈眶,感动于这位耄耋老人的“真”。

王先生的坚持原则还体现在教育徒弟上。给学生上课都是真教、真摔、真示范,摔叉、飞脚等高难度动作都是亲自示范,而且从来不偷工减料。

他曾说:“先生不做出样子,让学生学什么?你自己做出来比你说十遍都清楚。”

曾有学生跟老先生学习《战宛城》。学生只会唱武生,穿上官衣就不会走台步。王先生便让徒弟穿上官衣,跟在自己身后学习走台步,走得师徒二人满头大汗,一直走到他认为有点意思才“下课”。

这便是一位京剧大家对于舞台的尊重,对于艺术的执着。

爱因斯坦曾说:“对一个人来说,所希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站上舞台,就要对得起演员的身份,就要对得起观众的票钱,这是每一位演员心中的原则。

何为对得起?在王先生看来,就是坚持一个“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这种原则不因自己身体抱恙而忽视,不因自己年事已高而迁就,在任何时候,只要站上舞台就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就像恰普曼所说:“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舞台是止痛的良药!张云雷:不辜负舞台,要对得起观众的票钱

王金璐舞台照,图源网络,侵删


董卿:央视女主持的不辜负,源于有责任

谈到董卿,她给人的印象永远都是那么知性优雅、淡定从容。她就是“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实写照。然而她的满腹诗书,令人佩服,她在舞台上带伤坚持工作的样子,令人折服。

2017年7月,央视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时,董卿在舞台上不小心踩空摔伤,她的髌骨遭遇严重损伤,舞台上她甚至一度因为疼痛难忍而说不出话来。

导演组想要立即送她去医院,而她却坚持将最后一段话录制完成,才肯去医院。

而在去医院的路上,董卿还让节目组为她准备第二天另两场节目的台本和题库。她要将资料带到医院研读,她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体情况耽误第二天的节目录制。

她说:“我就是觉得不能辜负这个舞台。因为主持人是整个节目呈现的一个关键环节,主创团队把这么长时间精心设计的心血交到你手上,就是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呈现,所以主持人的肩上是有很重的责任的。我不想在现场留下一点遗憾,站在台上应该争取做到自己的最好。”

这已经不是董卿第一次坚持带伤录制节目。时间回到2008年《欢乐中国行》的录制现场。初冬的舞台,因为雨雪而变得湿滑。

尽管节目组已经做好了措施,但是作为主持人的董卿刚迈上舞台,就重重地滑倒在地。她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得以站起来继续主持,串联节目。

每一次上台,台下观众只看到她淡定从容、精神百倍,却不知道台下的她痛得不能坐不能靠,裙子袜子全都湿透,浑身都在发抖。

她的敬业,不仅源于对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更是对台下观众负责。就像她一直说的那样:作为主持人,要永远把最好的姿态留给观众。

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

“负责任的人,全世界都会为她让路”,责任心有多强,舞台就有多大。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才得以看到她主持的一个个精彩节目。

高尔基说:负责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如果我们放弃了责任,也就等于放弃了整个世界。

舞台是止痛的良药!张云雷:不辜负舞台,要对得起观众的票钱

董卿舞台照,图源网络,侵删


张云雷:相声男演员的不辜负,源于知感恩

舞台对于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来说,不单单是工作场所,更是一剂止痛的良药。无论身体承受多大的痛苦,从站上舞台的那一刻起,他便忘记了痛苦,尽情享受在舞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种种原因,张云雷几次差点失去舞台。能重回舞台,他一直心存感激,倍加珍惜。无论何时,只要站上舞台,他始终铭记:自己是一位相声演员,要对得起舞台,对得起观众的票钱。

2017年4月,张云雷在小园子演出传统节目《九艺闹公堂》。节目开演不到20分钟,钢钉穿破脚踝,他疼得直冒冷汗,却仍然坚持卖力演出,而台下大部分观众都没有看出异样。

如果不是一年多之后,一个师弟在节目中把当天的事情说出来,他在台上经历的一切,很多观众永远都不会知道。

钢钉穿破脚踝,去往南京做手术。术后医生告诉他:拆药线需要15天,拆线后需要休息一个月。而他连拆药线带出院一共用了14天。

因为马上有演出在等他,他不能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取消演出,不能让喜欢他的观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2017年5月,沈阳三宝演出。演出当天他是坐在轮椅上被助理推上台的。上台前,特意请主持人说明一下情况,因为他怕不熟悉他的人误会他不尊重舞台,不尊重相声,不尊重观众。

心疼他的观众想让他坐着说,坐着表演节目。

他说:“既然您买票了,我就对得起您的票钱,我得尊敬你们,这也是一个演员的职业道德,哪有坐着说相声的?我要坐着说相声,我不如不说”。

整场演出,他完整地表演了两个节目,外加一个多小时的返场。

忍受着身体上的剧痛坚持完成演出,除了对舞台的感激与珍惜,对观众的尊重与热爱,似乎也找不出来更合理的解释了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无论是在几百人的小园子,还是在几千人的体育馆,站上舞台的那一刻起,他都卖力演出,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这是他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的舞台,让他如何不珍惜,如何不感激?

美国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舞台是止痛的良药!张云雷:不辜负舞台,要对得起观众的票钱

张云雷照片,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一方“舞台”,我们也要在自己的“舞台”上讲原则、有责任,知感恩,不辜负我们自己的“舞台”。

就如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所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注:

1、抢背: 戏曲毯子功,多用于武戏,是戏曲中常见的跌扑技术,习称“摔抢背”或“走抢背”,是生活中遭受踢打而扑地的动作的舞蹈化。

2、“走边”在京剧、梆子、昆剧等戏曲中,表现武士侠客、绿林好汉轻装夜行或潜行疾走的表演程式。通过演员的云手、踢腿、跨腿、飞脚、旋子、翻身、铁门坎、踢鸾带、飞天十响等一系列动作组成。给人以头脑机敏,动作灵活,武术高强,身手不凡,并能避人耳目的感觉。

后记:谨以此文献给我喜欢的相声演员@张云雷。感谢2011年4月8日,你能重回舞台,感谢2018年10月可以遇到你;感谢你每一个精彩节目。惟愿时光清浅,将你温柔以待;只此一生,绿海为家。

作者简介:菲比寻常,85后文艺女青年。喜欢阅读,旅行,听相声。愿能通过文字温暖人心,通过文字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