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均效益”修煉內在氣質!雁峰區走出“小康先行者”特色路徑

紅網時刻 通訊員 劉思遠 衡陽報道

4月30日,在衡陽舜達精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生產線全速運轉。“復工復產以來,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與去年同期相比企業複合產能提升50%,去年公司實現產值6000萬元,今年產值預計可達9000萬。”企業負責人唐迎春面露喜色。

面對疫情影響,產值不減反增,企業底氣從哪來?

前不久,在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舜達精工在全國新材料行業組2400家企業角逐中脫穎而出,憑藉“發動機關鍵零部件低摩擦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喜獲新材料行業總決賽“優秀企業獎”,成為衡陽市首個入圍國賽並獲優的企業。

“畝均效益”修煉內在氣質!雁峰區走出“小康先行者”特色路徑

圖為舜達精工獲獎照片。

國字號的 “金字招牌”,就是企業逆勢增長的底氣!

榮譽背後是“真金白銀”的付出。自2016年落戶雁峰以來,舜達精工在該區的支持下堅持產學研一體,不僅與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等頂尖科研機構聯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每年還投入巨資打造自主科研團隊,僅去年投入的科研經費就佔企業利潤的60%以上。

“畝均效益”修煉內在氣質!雁峰區走出“小康先行者”特色路徑

圖為舜達精工生產車間。

舜達精工只是雁峰區依託科技創新提高“畝均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奔小康,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全力以赴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雁峰區委書記周玉軍的眼裡,雁峰實體經濟要登新高峰,不能躑躅於“拼資源、拼投入”的瓶頸,須轉而修煉“靠創新、靠技術”的內在氣質。

2018年,雁峰區率先設“畝均效益獎”,一次性發放190萬元獎勵26家優秀企業和6名優秀企業家,開全省先河。

“畝均效益”修煉內在氣質!雁峰區走出“小康先行者”特色路徑

圖為恆飛電纜生產車間。

通過以畝產論英雄,引導和推動實體經濟主體調結構、抓創新、降成本、增效益,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特變電工、金盃電工、恆飛電纜三家核心企業產值從2016年的70餘億元增加到100餘億元。如今,雁峰區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GDP達2.77億元,“畝均效益”居衡陽四城區之首。

“畝均效益”修煉內在氣質!雁峰區走出“小康先行者”特色路徑

圖為金盃電纜生產車間。

同時,該區不斷把創新要素嵌入發展,目前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7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3.8%,居全市第一;去年投入科研經費6.2億元,投入總量和強度位居全市第一,成功通過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驗收;前不久,湖南省首批、衡陽市唯一一個獲批建設省級創新型區也“花落”雁峰。

“畝均效益”修煉內在氣質!雁峰區走出“小康先行者”特色路徑

圖為特變電工生產車間。曹正平 攝

今年4月9日,《雁峰區培育建設省級創新型區工作方案》《雁峰區關於推進省級創新型區建設的激勵措施》正式出爐。該區提出將以建設創新型區為總抓手,抓實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創新載體與平臺建設、科技創新惠民工程四大工程,推進全域創新、全面創新、全民創新。

雁峰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王燕表示,通過各類創新型資源的有效融合,雁峰將把輸變電、大金融商貿、大數據、大健康文旅四大產業持續做大做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緊盯新技術浪潮大勢,去年該區還遠赴河北、重慶、上海等地招商引資,搶灘新興戰略產業,簽約項目11個、合同金額760.5億元。截至目前,科大訊飛智慧教育雲服務數據已完成營收1200餘萬元,博嶽通信華南運營中心建設已全面啟動;中核全生命週期健康城、上海金茂文旅醫藥城、樂寧醫療養老養生產業園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已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新鷗鵬“南湖文教區”項目運營後預計每年貢獻約3億元稅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