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 相信我,一次就好

袁崇焕   相信我,一次就好

袁崇焕   相信我,一次就好

袁崇焕是明代未期杰出的军事将领,国家的顶梁柱。袁是旷世将才,光芒四射。晚清梁启超写的《袁督师传》中,给了袁崇焕非常高的评价,甚至认为明代亡国的原因就是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

袁崇焕是怎么死的呢?三个字——惨,惨,惨!

47岁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封建社会的残忍行型法,将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片片割下,直到气绝而亡),在菜市场行刑时,刽子手一刀一刀地把袁崇焕身上的肉割下来,旁边有民众用一两白银子换一块肉,边骂边就着酒生吃掉,只见得狰狞面目,血流齿颊!真是骇人听闻,令人胆颤!袁崇焕一共被活活割了3000多刀,没气绝之前,看着自己被人分而食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再没说话。

袁崇焕的肉被围观的民众分而食之。民众对他是有多大的仇恨?

受凌迟惩罚,袁崇焕是犯了什么罪?

袁崇焕原本深得崇祯皇帝的器重,率军驻守在北方抗击后金。

1629年,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和蒙古骑兵,绕过袁崇焕的防区,绕开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借道蒙古,突破长城,攻陷遵化,直逼北京。袁崇焕得到皇太极进攻北京的军报。心焚胆裂,日夜兼驰,带着几万(又说9000人)兵马赶到了北京郊外救援。京城要是被攻破,那就要亡国了。

以下内容仅是笔者猜想,各位看官请勿较真,在当时的情况下,袁崇焕制定的作战计划是把皇太极放近来打。把敌人引诱到北京城脚下,并依托北京坚固的城墙为屏障,用大炮轰炸这些侵略者。先守后攻,这是他的作战特点,是他的看家本领,也有最大的胜算。(先守后战,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必须故意示弱,引诱敌人前往北京,然后以京城墙为依托,发动反击。)于是,民众就看到了很戏剧性的一幕,皇太极带着十多万人围着北京城转悠,跑在前面抢家劫舍,袁崇焕率领自己的部队在后面紧追不舍,整整五天,就是不打一下。(由此产生了第一个流言,袁崇焕光追不打,是什么用意?)

你前我后绕圈跑了5日后,在同一天,袁崇焕与皇太极的大军都到达了北京城的广渠门外。

在广渠门外,双方的军队干了两仗后,袁崇焕向崇祯皇帝申请,要求率兵进城修整。(这里产生了第二个流言,袁崇焕又没有战败,敌军还没赶跑,为什么要求进城休整?)

崇祯皇帝联想到袁崇焕前面发生的另外几件事,一吹牛皮,说自已只需要五年便可收复失地,结果形势越发糟糕。二擅自和后金议和。三无缘无故、自张主张杀了朝廷在辽东的另一将领毛文龙。这些因素叠加一起,导致崇祯皇帝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

然后,袁崇焕就被当成了汉奸、带路党、卖国贼。

民众不明真相,无法理解袁将军高深莫测的军事战略,崇祯皇帝也不理解。

这都兵临城下了,你跟着敌人绕圈圈,还把敌人引到家门口来了,不是带路是什么?没打两下就说要进城内来躲,不是卖国是什么?

崇祯皇帝以开会的名义召来袁崇焕,让他解释一下。事发突然,毫无思想准备的袁崇焕一时蒙了头,没有反应过来,回答的吞吞吐吐,见袁崇焕回答的迟缓。崇祯皇帝相信了自己的判断,随即将他下狱,九个月后在菜市场公开凌迟处死。

临刑当日,袁崇焕押往刑场,沿途民众如潮,骂声不绝。

一生奋斗,倾尽心力,呕心沥血,只换来了这个结果。

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汉奸?几百年来争论不休。

我相信,他不是。

但是,我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袁崇焕的结局,令人唏嘘。

袁崇焕的死因,有一点极其重要:自作主张,不尊重领导!

崇祯皇帝是当时的统治者,是袁崇焕的老板,但袁崇焕不经过老板的同意,私下和敌人议和以及擅自杀人。这些,都是袁崇焕说不清的洗不白的污点及祸因。

都你说了算,那还要我这个老板做什么。

袁崇焕在牢里呆了9个月后才行刑,这9个月里,崇祯皇帝真认定他是汉奸?没有再推敲一下?

崇祯很可能明白是自己误会了袁崇焕,制造了冤案,但还是决定让袁崇焕死。

毕竟皇帝是不能认错的,皇权的尊严是不容否认的。

袁崇焕的历史告诉我们:不要擅自行事,尊重老板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