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常寧近來被球迷講:開局雖彪悍凶猛但接下來總是被人替的,加強哪些才避免讓人替呢?

hanchengli


球員在場上被替換是很正常的事。就像美國隊的希爾、巴奇一樣也會根據對手或場上情況進行替換,那張常寧為什麼就不可以替換了呢?之所以,題主有這樣的提問還是對張常寧的進攻能力有些置疑。


張常寧進攻受阻,李盈瑩才得到替換機會,大部分時間首發仍張常寧佔據。

張常寧有1米95的身高,但她的進攻卻沒有體現出身高的優勢。原因有兩個:一是張常寧的上步節奏偏慢,每次扣球都了停頓一下,這個節奏正好對上對方的攔網最高點。另一個是張常寧的扣球手法太單一,一味猛打猛往下勒。在扣球高度下降的同時,這種扣球手法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脆攔!李盈瑩、朱婷都是慢上快打,下手那一下小臂抽打的速率非常快,而張常寧是慢上慢打,而且她又沒有當年王一梅那樣足以炸開對方攔網手的絕對力量,因此被直接攔死的球還是不少。

如果說有哪些需要加強環節的話,那張常寧還是要在扣球的手法上多變,像李盈瑩進國家隊時都不會弔球,經常是吊在自己球隊這邊。而現在李盈瑩幾乎是可以看著對方的攔網手型、防守陣形下手,打得思路、落點很清晰。張常寧在進攻上還是有點給人“有勇無謀”的感覺。但作為朱婷的對角,張常寧雖然有時候進攻不利,但她的全面性還是優於李盈瑩。在中國隊大部分的比賽中,張常寧仍然佔據著首發主攻的位置。

2019年張常寧進攻有所提升,大家不要總拿2018年世錦賽1分說事。

2018年張常寧受傷病的影響,她的彈跳高度受到嚴重影響,在與意大利的比賽中進攻端也僅得到1分。在同樣傷病的情況下,李盈瑩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作為真正熱愛中國女排的球迷,不要總看到球員狀態低落的時候。2019年世界盃,張常寧傷愈歸來,攻防兩端都發揮極為出色,這樣的狀態也沒有給李盈瑩多少上場替補的機會。

特別是在面對三人攔網時,張常寧的後攻打得十分果斷、堅決,一些難度較大的調整攻她也得分了,這點郎平也得到了郎平的認可。張常寧因傷錯過了國家隊2次集訓,在缺席2次集訓的情況下,她還能保持這樣的水平,也足見她出身排球世家的功底還是比較深厚的。

張常寧的進攻能力,我們不能以朱婷的標準來要求她。作為保障型小主攻,張常寧打朱婷對角已經是發揮相當不錯了。大家覺得呢?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騎馬寺的少年


球迷談論張常寧總被人替,這還是18世錦賽的後遺症。當時的張常寧,連著兩次手術,身體還未完全康復,體能儲備也不夠,世錦賽又是最難打的比賽,時間長,消耗大,前半程還沒累著,表現還算正常,後半程體能不足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所以需要李盈瑩不斷的替換。



鋼鐵機器還有需要停下來檢修的時候,人更是有出問題的時間。運動員也是凡人,也需要休息調整,張常寧剛剛經歷過手術,能跟隨國家隊出征已經是奇蹟了,而郎導派她作為首發出場,連她自己都感到驚訝。既然上場,肯定要拼命的,但有想法而身體跟不上,無奈只能換下來休息。



作為職業運動員,還有郎導這樣的高水平教練在旁指導,相信張常寧肯定知道該怎麼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戰術水平,知道該去加強哪些方面。2019年,張常寧就已經加強了自己,在重要的比賽中,為中國女排做出貢獻。



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運動員再強也會有被替換的時間段,這避免不了。


水文2018


這話不絕對!

很多人對張常寧的印象都停留在18年世錦賽,那次世錦賽張常寧的表現並不如意,在賽程前期張常寧表現還很出色,但是到了後半程,特別是進入六強賽後,由於身體有傷的原因,所以在比賽中慢慢表現得力不從心,而被李盈瑩替換,因此很多人球迷都認為張常寧開局猛,隨後就焉了。

但是對於19年世界盃,許多球迷卻選擇視而不見!傷愈歸來的張常寧狀態爆棚,在整個世界盃幾乎從頭打到尾,面對美國,俄羅斯,日本,荷蘭等強隊,張常寧的表現並沒有出現題目中所說的那樣,不論是前排還是後排都沒有拖球隊後腿。

但是張常寧確實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比如進攻手段,在以前總是能看到張常寧的進攻被脆攔,但是對於高個子的她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的原因是她在進攻的時候手喜歡往下勒,對著對方的攔網手扣,所以不是被攔就是被有效撐起,在去年世界盃很明顯看到張常寧的進攻有變化了,不再一味的發力,而是採取巧打,會選擇藉手或者避手來進攻,賽後可以明顯看到她的進攻數據比之前上升,而且體力也不會消耗殆盡,在以往的比賽可以看到張常寧打了兩局就累的面紅耳赤。

不管替不替換,張常寧目前仍然是國家隊的主力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