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宁近来被球迷讲:开局虽彪悍凶猛但接下来总是被人替的,加强哪些才避免让人替呢?

hanchengli


球员在场上被替换是很正常的事。就像美国队的希尔、巴奇一样也会根据对手或场上情况进行替换,那张常宁为什么就不可以替换了呢?之所以,题主有这样的提问还是对张常宁的进攻能力有些置疑。


张常宁进攻受阻,李盈莹才得到替换机会,大部分时间首发仍张常宁占据。

张常宁有1米95的身高,但她的进攻却没有体现出身高的优势。原因有两个:一是张常宁的上步节奏偏慢,每次扣球都了停顿一下,这个节奏正好对上对方的拦网最高点。另一个是张常宁的扣球手法太单一,一味猛打猛往下勒。在扣球高度下降的同时,这种扣球手法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脆拦!李盈莹、朱婷都是慢上快打,下手那一下小臂抽打的速率非常快,而张常宁是慢上慢打,而且她又没有当年王一梅那样足以炸开对方拦网手的绝对力量,因此被直接拦死的球还是不少。

如果说有哪些需要加强环节的话,那张常宁还是要在扣球的手法上多变,像李盈莹进国家队时都不会吊球,经常是吊在自己球队这边。而现在李盈莹几乎是可以看着对方的拦网手型、防守阵形下手,打得思路、落点很清晰。张常宁在进攻上还是有点给人“有勇无谋”的感觉。但作为朱婷的对角,张常宁虽然有时候进攻不利,但她的全面性还是优于李盈莹。在中国队大部分的比赛中,张常宁仍然占据着首发主攻的位置。

2019年张常宁进攻有所提升,大家不要总拿2018年世锦赛1分说事。

2018年张常宁受伤病的影响,她的弹跳高度受到严重影响,在与意大利的比赛中进攻端也仅得到1分。在同样伤病的情况下,李盈莹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作为真正热爱中国女排的球迷,不要总看到球员状态低落的时候。2019年世界杯,张常宁伤愈归来,攻防两端都发挥极为出色,这样的状态也没有给李盈莹多少上场替补的机会。

特别是在面对三人拦网时,张常宁的后攻打得十分果断、坚决,一些难度较大的调整攻她也得分了,这点郎平也得到了郎平的认可。张常宁因伤错过了国家队2次集训,在缺席2次集训的情况下,她还能保持这样的水平,也足见她出身排球世家的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

张常宁的进攻能力,我们不能以朱婷的标准来要求她。作为保障型小主攻,张常宁打朱婷对角已经是发挥相当不错了。大家觉得呢?欢迎各位留言、评论,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骑马寺的少年


球迷谈论张常宁总被人替,这还是18世锦赛的后遗症。当时的张常宁,连着两次手术,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体能储备也不够,世锦赛又是最难打的比赛,时间长,消耗大,前半程还没累着,表现还算正常,后半程体能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所以需要李盈莹不断的替换。



钢铁机器还有需要停下来检修的时候,人更是有出问题的时间。运动员也是凡人,也需要休息调整,张常宁刚刚经历过手术,能跟随国家队出征已经是奇迹了,而郎导派她作为首发出场,连她自己都感到惊讶。既然上场,肯定要拼命的,但有想法而身体跟不上,无奈只能换下来休息。



作为职业运动员,还有郎导这样的高水平教练在旁指导,相信张常宁肯定知道该怎么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知道该去加强哪些方面。2019年,张常宁就已经加强了自己,在重要的比赛中,为中国女排做出贡献。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运动员再强也会有被替换的时间段,这避免不了。


水文2018


这话不绝对!

很多人对张常宁的印象都停留在18年世锦赛,那次世锦赛张常宁的表现并不如意,在赛程前期张常宁表现还很出色,但是到了后半程,特别是进入六强赛后,由于身体有伤的原因,所以在比赛中慢慢表现得力不从心,而被李盈莹替换,因此很多人球迷都认为张常宁开局猛,随后就焉了。

但是对于19年世界杯,许多球迷却选择视而不见!伤愈归来的张常宁状态爆棚,在整个世界杯几乎从头打到尾,面对美国,俄罗斯,日本,荷兰等强队,张常宁的表现并没有出现题目中所说的那样,不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都没有拖球队后腿。

但是张常宁确实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比如进攻手段,在以前总是能看到张常宁的进攻被脆拦,但是对于高个子的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的原因是她在进攻的时候手喜欢往下勒,对着对方的拦网手扣,所以不是被拦就是被有效撑起,在去年世界杯很明显看到张常宁的进攻有变化了,不再一味的发力,而是采取巧打,会选择借手或者避手来进攻,赛后可以明显看到她的进攻数据比之前上升,而且体力也不会消耗殆尽,在以往的比赛可以看到张常宁打了两局就累的面红耳赤。

不管替不替换,张常宁目前仍然是国家队的主力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