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認識自己,再去認識世界,這句話有什麼重大哲理性?

職場導師客


這是一個哲學中的認識論問題。具體來說,是對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認識問題,這裡面有著重大的哲理性。這句話解答了人如何正確地先去認識自己,再去認識世界的問題。

認識自己

一、認識自己。

自知之明。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句話怎麼理解?知人不過表明了人有力量,或人有戰勝他人的力量,自知才使人成為戰勝自己的強者。只有這樣的自我意識,才能出人頭地,改造世界,成為強者“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雖然自我智慧超眾,能“知人”,但是私心雜念在支撐,那也難免流於算計與狡黠。因此,“自知者明”,才是神志清醒,通透明澈,自我才不被受騙上當。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缺點和不足,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都忘了自己姓什麼了,怎麼去認識世界?怎麼可能去正確地認識世界?這往往是人類難以超越的人性弱點。

自知之明,就是自己瞭解自己,自己認識自己。也許,有的人說:“我就是我,怎麼可能不認識自己呢?” 其實不然。有的人還就是隻知道認識他人,瞭解環境,認識社會,瞭解世界,就是不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人,要做到自知之明,很難很難。能夠真正認清自己的人有多少呢?不能認識自己的人卻很多很多。不然,古今中外怎麼會出現“人貴有自知之明”之類的警句呢!

認識世界

二、認識世界。

認識世界。莊子說:“從心所欲,順理而行。”顧名思義就是按照自己想法去做,順應事物的規律去做,去認識世界。

世界包羅萬象。它包括自然與人,世間所有的主客觀事物。對世界萬物的認識正確與否,對於人類和自己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改造世界。只有正確地認識世界,才能去改造世界。

世界是個萬花筒,能釋放出自然與人的千姿百態。基本分為三大類,美的;醜的和不美不醜的。而不美不醜的佔大多數。

如何去認識世界?用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認識論。用這一理論去認識世界,自然會客觀真實地理清世界主客觀事物之間緊密相聯的關係,為改造世界打下理論基礎,從思想與精神上做好準備。

認識了世界,自己才有施展才華的天地。世界才能給自己機會,把自己的體能與智慧發揮出來,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做出真正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認識世界就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

三、先認識自己,再去認識世界。

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這兩者是個什麼關係呢?嚴格地說,應該是先認識自己,再去認識世界的先後關係。也許有的人會說可以同時認識。錯矣!不可能同時,只有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之上,才能去認識世界,否則,肯定有誤。

美國著名的推銷員喬·吉拉德說過:“銷售世界上第一號的產品——不是汽車,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銷給別人之前,你必須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銷給自己。”他用實際行動告訴了現在的人,“先認識自己,再去認識世界”這個硬道理。

先認識自己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才能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否能影響世界。如果,自己不認識自己,更不瞭解自己,那麼,自己怎麼可能去認識世界,瞭解其他事物呢?!相反,只認識世界,不認識自己,那更是虛無的毫無意義的。

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雖然有先後,但是,這兩者同樣很重要。人們既不能只顧認識自己,又不能只顧認識世界,必須要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之上,再去認識世界。

唯物論和認識論知識體系圖

總之,“先認識自己,再去認識世界”這句話,已被實踐所證明是正確的。它是對人生觀和世界觀及價值觀正確認識與理解問題,是哲學的認識論,重大的哲理理論性問題。


言者青青


我的哲理不苟同,人之初,必先接觸世界,認識世界,才能改造自己的。真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如,對青少年的教育,必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他們的思想才可能更好的轉變和世界觀的改造;而不是把幼小的小孩選到帝國主義國家,他們的思想會是社會主義的,他們只能是學帝國霸權那一套,因此說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國粹和民族道德並且習慣。人不認識世界,拿什麼改造思想,那隻能滑到唯心主義的萬丈深淵的!只有現實的物質條件的好差,才能有思之變革的精神力量,因此,人的思想不能是一個空洞的軀殼!一個空洞的軀殼,談何改造?


直又直


透視事物顯性的方面,

就要深察其深層隱性的方面。

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

認識了你的心,就認識了全世界。

就認識了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