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为什么不采取防守策略步步为营而是和韩信决战呢?

滴血微笑


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后火烧咸阳,彻底终结了秦朝。随后,项羽更是以霸王之名,行天子之事,开始册封诸侯。

刚册封完诸侯的项羽,可谓是风头无二。

一方面,他将那个十分有野心的刘邦发配到了巴蜀之地,这个地方虽然富饶,但是进去的道路十分曲折。在刘邦军进入巴蜀之地的路途中,很有可能发生军队溃逃之事。事实也的确如此,刘邦入蜀地之时,很多人都逃怕了,包括韩信,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事情。另一方面,项羽又将原来的六国后裔领土打散,使得他们无法凝聚起太大的力量。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项羽距离成为皇帝,只剩下时间问题。

韩信拜将,项羽计划遭到破坏

可这一切,都被一个韩信给搅了。没错,就是那个他看不上的韩信。

韩信被萧何追回以后,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从此开始了刘邦的绝地反击。本来,在项羽的计划之中,六国后裔因不满分封,应该会起兵谋反,这样项羽就能趁机吞并诸侯,统一天下。

结果齐、赵故地那边确实是造反了,可是刘邦也同样造反了,还迅速地消灭了三秦,占领了秦国故地。秦国故地,王霸之地也。也许项羽做梦都没想到,三秦降将会如此快的败亡,刘邦能够如此的势如破竹。

此时,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扭转,刘邦和项羽已经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然而,此时的刘邦却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趁项羽平叛之时,攻打了项羽的老家。结果项羽一个回马枪,将刘邦杀的片甲不留。

就这么一个失误,刘邦前期建立的优势再次消失,项羽再次恢复了刚刚分封之时的霸王之势。

这时候,又是韩信出现,替刘邦提出开辟敌后战场的主意。

所谓的开辟敌后战场,就是指刘邦在前线抵抗住项羽的军队,不需要硬打,能拖住就好,而韩信就负责将那些墙头草诸侯消灭,为刘邦建立优势。

韩信的这个主意,其实就是项羽一开始的想法。随着韩信在敌后战场的节节胜利,项羽开始慌了,哪怕他再看不起刘邦,再看不起那些墙头草,他也得派出大将去支援。

龙且就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当时项羽听说齐国快要沦陷,派出的便是这个人前去支援。而和他对决的就是韩信,史称“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龙且被轻松击败,说来还得怪项羽

潍水之战,龙且奉命支援齐国,来阻击韩信,结果却因为轻敌大意,还没碰到韩信军队的衣角,就被打得落荒而逃了,这十分的不符合常理。

因为此时的韩信并不是无能之辈,而是连续破了魏、赵,几乎灭了齐的名将,且都是以少胜多。按理来说,龙且就算再怎么轻敌,也不会如此大意,被韩信用水淹的方式轻易击败。

可是史书上却记载,龙且到达齐地以后,有人曾经劝说龙且以守代攻,利用本土作战的优点,诱导齐地居民投奔,反叛韩信,然后再出击。

可是,这么一条合情合理的建议,龙且不仅没有听,还认为韩信不过如此,这才仓促出击。

龙且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还真和项羽有关:

一、项羽战无不胜,自号霸王,而一个统帅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其率领的将兵

垓下之战中,曾经有一个片段令我影响深刻,项羽被刘邦军队围困,早已没有脱险的理由。可是项羽却认为,自己的这次失败,不是因为刘邦厉害,而是因为上天针对他。随后,他更是亲自杀敌,向自己的士兵证明自己说的话是正确的。

结果项羽手下的兵也回应道,的确如此。

项羽这样的性格特点,不说传染到其麾下士兵,龙且身为他手下的得力干将,还是能影响到的吧。

因此,哪怕当时的韩信已经名震天下,龙且也没觉得他多厉害,而是认为不过如此。

二、项羽待人刻薄,龙且急于立功

韩信在被刘邦拜将后,刘邦曾经让韩信评价项羽,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妇人之仁。也就是说,项羽虽然待人很好,却十分刻薄,对于奖励十分不舍得。而龙且虽然是其麾下大将,想必奖励也不会丰厚。

举个例子,英布本来也是项羽帐下的将领,而且还封王了,待遇比龙且可高多了。可是楚汉战争之中,英布却毫无疑问的投靠了刘邦。而且在史书上也完全看不见项羽对英布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可英布就是毫无征兆的背弃了项羽。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只能将其归结为英布对项羽的分封十分不满。英布尚且如此,更何况龙且。

事实上, 《史记》中也确实记载了龙且的想法:“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龙且知道以守代攻能够轻易获胜,但是他不想这么做。他要通过战斗的方式获取战功,从而间接的获得齐国的大部分土地。

也正是因为龙且急功近利的行为,才给了韩信机会,将其大败。

结束语

龙且如此急功近利,归根结底还是项羽给的福利不好,还让龙且染上了轻敌的恶习。所以说,龙且战败,这个锅项羽得背一下。


哈士不是奇


龙且不采取防守策略步步为营而是和韩信决战的原因:

在龙且统率二十万楚军到达齐国后,有人建议龙且,趁韩信远道而来,应该深壁高垒,避而不战,然后让齐国联络失地,断其粮道,使韩信不战而降。

这个计策与当年韩信背水一战时,李左车给陈余的建议很相似,就是要避敌锋锐,攻敌惰处。如果龙且采用此计,将给韩信灭齐带来极大阻力,两军胜负成为未知。但是,可惜的是半世名将龙且对此轻蔑一笑,说出了自己不采纳正确意见的理由。

「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

几句话中透漏出龙且失败得原因:

龙且不了解韩信

龙且自认为了解韩信,他说“我平生知韩信为人”,说明他与韩信是认识,甚至是熟识的,毕竟龙且是项羽最信任大将,韩信又曾当过项羽身边执戟郎中,他的好友钟离昧也是项羽大将,两人还是有很多交集,对韩信,龙且不会陌生。但是,龙且认识韩信,却说“易与耳”,说明他认识的韩信只不过是当年的执戟郎中,是言不听、计不用的韩信,是胯下之辱的韩信,是懦弱的韩信。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对手是定三秦,灭魏、定赵、降燕、败齐得兵仙韩信。

(秦时明月 龙且)

龙且急功近利

龙且是韩信身边少有得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跟随项羽参加了灭秦、破汉一系列战役,打了一场场硬仗,立下赫赫功勋,特别是一年多前,项羽头号大将,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龙且受项羽之命,领兵击破英布的。这一次,龙且再一次临危受命,他自信满满,毫不怀疑自己能够如同击破英布一样打败韩信,他更希望通过战胜韩信的功绩,建立能够封王的伟业。只有战场上取得战绩,才能实现封王功绩。

龙且意图吞齐

当年,项羽分封诸侯,最早跳出来反对的就是齐国,项羽不得不带兵平叛,给刘邦以可乘之机。刘邦是对手,齐国也不是盟友。只不过是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项羽派遣大军救援齐国。对于项羽最好的就是借这次机会,占领齐地,控制齐国。如果避而不战,防守齐国发动失地扰乱韩信,又怎么能实现控制齐国。

但是,其根本原因还是龙且本身对韩信的轻视,最终中了韩信诱敌之计,被韩信借潍水击败,龙且在乱军中被杀,副将周兰被俘,项羽半数楚军精锐消耗于此,从此项羽在与刘邦对峙中,兵力处于了绝对劣势 。


一壶清茗品春秋


龙苴这个人高傲自负,内心就看不起韩信,再加上项羽给他拨了十万楚国精锐,他更没拿韩信当回事。再加上项羽那边对抗着刘邦,他也急需打败韩信,再增援项羽,所以就中了韩信的圈套,所带兵马被韩信全部消灭,龙苴也被汉军用弓箭射成了刺猬。从此项羽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