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該被華人忘記的國家,在東南亞存在110年,卻不被清朝認可

提到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國,大家想到的多是美國。但實際情況好像並不是這樣。如今的中國人,都很少知道早在220多年前,東南亞有一個由華人建立的共和國,前前後後存在了共110年,比美國還早11年。

一個不該被華人忘記的國家,在東南亞存在110年,卻不被清朝認可

在1772年5月,廣東梅縣客家子弟羅芳伯和一群熱學的客家青年,移居到了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當時的婆羅洲上面,治安非常差,土匪和海盜隨處可見,人民生活不安定。羅芳伯來到後聯合了當地的皇族和有勢力的家族,一起四處征戰,平定了混亂,開啟法治,將在清朝學到的高級知識傳授給當地人民,聲望一天天提高。

在軍事上獲得了很大的勝利,羅芳伯並沒有驕傲自滿,故步自封,而是繼續著手經濟方面。因為發現了島上豐富的礦產資源,於是組建“採金公司”,充分開採和利用島上的資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個不該被華人忘記的國家,在東南亞存在110年,卻不被清朝認可

經濟上有成就後,羅芳伯繼續在政治上耕耘,以他獨有的政治天才,推行民主政權建設,在1776年創立了共和體制,定國名為“蘭芳大總統共和國”,這個共和國可謂是世界第一,比美國還早了整整11年。

但是這個共和國也很奇怪,羅芳伯在當地的華人圈子中間,只自稱是大唐總長或者大總制,但是對於當地的土著居民則稱王。這個國家建立的可謂是十分謹慎。

一個不該被華人忘記的國家,在東南亞存在110年,卻不被清朝認可

細細想來應該也與清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管羅芳伯等人跑到哪兒,始終是華人。在清朝外部建立一個國家,多少有與清朝對立之嫌,況且這些人已經被清朝當局成為“天朝棄民”,鑑於這種情況,羅芳伯曾經派出使者向清朝皇帝提出成為藩王的想法,意在向清朝表達友好,想讓蘭芳共和國也成為清朝的屬地,自己就可以安心地稱王了。

但之後並沒有收到來自清朝的回信,可能使者並沒有見到皇帝,也可能清朝皇帝根本不想理會這群“清朝棄民”。於是羅芳伯就放心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

一個不該被華人忘記的國家,在東南亞存在110年,卻不被清朝認可

這個國家的傳承不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等家族世襲制,而是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在這個國家裡不設置軍隊,全民皆兵。

這個走在世界前列的共和國在1886年被荷蘭殖民者的軍隊消滅,當時島上的人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最終不及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

“天地歷史”致力從不同角度為你分享歷史,點個關注不迷路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