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範圍以家為中心2公里,留守老人是這麼生活的

曾經,農村是一個相當親切的字眼,如夢中甜蜜的呢喃、胸口火熱的溫度。

農村是與城市相區別的一個地域單元,它不僅是戶口薄上相區別的文字,更是人們原始觀念的認知。

曾經村民守著自留地討生活,糧食滿倉或是顆粒無收都由老天說了算,典型的靠天吃飯。

如今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進,農村春耕秋收以播種機、收割機取代了人力,但是許多偏遠閉塞的鄉村地區仍以人力為主。

活動範圍以家為中心2公里,留守老人是這麼生活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村裡的年輕人打破了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禁錮,比起靠天吃飯的祖輩人,村裡的年輕人更樂意去外面的世界闖闖。

他們與祖輩人相比,學識更加深厚,思想更加前衛,在生活面前,存滿了無畏的勇氣與敢為人先的創新。

年輕人在外面闖蕩的風生水起了,也會將家裡的老人接到城裡頤養天年。

村裡的老人內心對生他養他的故土還是深深依戀的,並且大多數老人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早已習慣了村裡的生活狀態。

活動範圍以家為中心2公里,留守老人是這麼生活的

奈何擺在村裡老人面前的抉擇是鄉情和親情兩個選項,想到去往城裡不僅可以解決對子女的離愁別緒,而且還能幫著照顧小孩。

因此很多村裡老人懷著複雜的心情踏上了去往城市的路,在年過半百的年紀選擇了背井離鄉。

有的老人割捨不下對故土的眷戀,任由子女怎麼說、如何勸,都不會動搖紮根農村的決心,即使村裡的住戶就剩下零星幾戶,曾經熟悉的左鄰右舍也舉家遷往他處,這些老人依舊固執地守著日漸破敗的村落和村頭翻耕了幾百年的田地。

守望鄉村與牽掛外出子女的老人被社會賦予了一個通俗易懂又略顯尷尬的稱為“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在逐漸冷清的鄉村是一個倔強存在的群體,他們孤獨但不缺乏堅韌,如門前的老槐樹一般,雖經歲月流金的洗禮,但內心依舊不屈。

活動範圍以家為中心2公里,留守老人是這麼生活的

“留守老人”如果有個伴兒,在漫長的歲月裡還會有個生活上的伴侶,精神上的依靠。

而那些獨自一人生活在鄉村的“留守老人”,他們唯一的精神寄託就是逢年過節,住在城裡的子女可以帶上孩子回村裡看看,給他們單調的生活帶來些顏色。

每次回村,一位相熟的老人都會拉著我的手,和我親熱地拉會兒家常。

這位老人曾經住我家隔壁,在我兒時地記憶中,老人做為村裡的長輩,對我們一家很是照顧,很多次父母忙於田地裡的營生,把年幼的我託付給她照看,她都是欣然答應。

在夜幕來臨的時候,約摸田地裡的人們收犁趕牛回了家,老人就會從隔壁將我送回家。

後來父母像很多村裡年輕人一樣,加入了進城討生活的浪潮,將村裡的房子封起來,舉家搬到了城裡。

自那以後,在城裡求學的我因忙於學業就沒有回過村裡了,也就斷了關於老人一家的音訊。

活動範圍以家為中心2公里,留守老人是這麼生活的

只是後來聽父母說,老人的老伴兒因積勞成疾撇下老人去世了,老人因不忍拋下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屋子,所以對於兒女們要將她接到城裡安享晚年的提議多次拒絕,將近十幾年的時間一直獨自一人居住在老屋子裡,守著過往回憶過活。

活動範圍以家為中心2公里,留守老人是這麼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