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Hello大家好,我是孙小弟老师。

一直流传这一个说法,好像我们中国人的心算、口算能力普遍要比外国人强。

除去此条说法,在不少新闻资讯、综艺节目、以及现实所见中,也能感受得到些许不同。

这究竟是是真是假??

倘若是真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算术,乃至更进一步的数学呢? ​​​

别急,且听刘博士娓娓道来。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其实啊,仅就中小学初等数学来讲,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这里面首先包括语言上的:汉藏语系的语言普遍是分析语,这种语言一个单词就表达一个语素,而很少合成词,比如同样要表达“17”这个概念,汉语会连用两个单词“十”和“七”每个语素,亦即;而英语作为综合语,会使用一个合成词“seventeen”同时表达两个语素。

同时,分析语的语素没有词形变化,比如“十”这个语素在“十个”、“十七”和“第十”这三种组合当中形式都一样,与语序和语境区分具体含义;而英语就会表现为“ten”、“-teen”和“tenth”,用词形变化区分具体含义。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在大多数情况下,分析语和综合语不分高下,单在心口算上就有了巨大的差异:

汉语可以将“十七加十五”看作“两个十、一个七、一个五”,然后迅速得出“三十二”,但英语里的“seventeen plus fifteen”不仅无法分解,就连思考一遍也占用更多时间。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在语言之外的传统因素也很多,比如说,东亚文明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这需要大量的土地、产量、报酬和借&贷计算,极大促进了算术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在近代以前远远超过西方,包括九九表、珠心算在内的各种遗产都让我们如虎添翼。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公园前305的《清华算表》就有扩充到20多的乘法表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元代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可以用算筹解特定的四元高次方程组

时至现代,我们又从苏&联继承了用考试和竞赛不断刺激儿童快速计算的教学体系,结合繁重的升学压力,这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人初等数学的平均水平。

同时也选拔出了众多佼佼者,以至于在今天的国际数学竞赛中,中国的中小学生总是力拔头筹,另西方各国侧目。

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现在针对数学教育这块,最可谓“小时了了”,尽管中小学初等数学成绩斐然,但在高等数学上可谓是“一败涂地“。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不仅在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学等需要大量复杂数学工具的领域中无人可用,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就连那些曾在国际大赛中获得优胜奖的小冠军们也不像欧美各国曾经的小对手那样,成年后在菲尔兹奖、克雷数学奖中崭露头角,反而时不时有“昔日数学天才剃度出家”这样的花边新闻——

不无自省地说,我们中国&人&的数学也就是能买个菜,正经地方基本没表现出本事。

这样的“大衰退”当然是多方面的,相关因素很多。

首先比如中小学教育只重视考试成绩,不注重培养思维方式,使得中国学生离开练习册就不知道怎么学数学,大学数学教材又机械刻板,使得年轻人进入大学后无法跟上高等数学的思维模式,很快放弃了数学;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做这个再好,你也成不了数学家,倒是很可能从此恨上数学

进一步的,现代高等数学考验的并不是竞赛里那种快速答题的小技巧,而是持续高强度思考毅力和阅读文献的检索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抽象提炼、建模分析、寻找反例,这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创新能力,也是目前我们教育实际上很不鼓励的能力。

在教育之外,现实问题也很尖锐。

家长注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刘博士毒舌揭露,真不是因为懒笨

对于从事各项基础研究、基础科学的人才,无论学校还是研究所,大部分研究者的劳动收入偏低,甚至难以为生,使得年轻人不敢把科研当做终生事业,只想尽快找工作挣钱,基础研究流于形式,高等数学没了用武之地,自然抽薪止沸。

雪上加霜的是,21世纪的数学研究早已不能闭门造车,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是,只有最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才能提供这样丰富的交流机会,但这些城市又早已被高企的房价统治,我们中国父母还用“买房结婚生孩子”的紧箍咒一天到晚地念,“成为大数学家”这样浪漫主义的理想就越来越是个笑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