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董倩:从央视名嘴到"滚出主持界", 嫁大5岁央视同行儿子可爱

作为主持人,尤其是作为央视主持人,无论是言辞还是仪表,都要是认真严谨的,它不仅代表个人形象,还代表了整个央视的形象,乃至整个国家的形象。

从康辉,到董卿,再到白岩松,凡是出境必定衣冠楚楚,淡妆出境,言辞温润如春,容不得半点纰漏和争议,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在众多人中,董倩成了一个那个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提问者,不一样的倾听者,喜欢素颜出境,喜欢直击要害的问问题,以至于 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和一直以来超高人气,高高在上的央视主播不一样,董倩大概是第一个被观众骂“滚出主持界”的央视主持人。

01

可能对有才华的人来说,跨界是指换了一个自己可以慢慢熟悉的工作而已,北大法学系的撒贝宁如此,北大历史系的董倩也是如此。2人都从自己的专业横跨到主持界,且成了主持界的佼佼者。

1995年北大历史系毕业的董倩,在机缘巧合下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可能是与生自来的自信,也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董倩顺利进入央视《焦点访谈》。

4年的北大生活,不仅培养了它的学识,谈吐和眼界,更多的还有不可一世的傲慢的性格,还有清高,但要从之前的高高在上,到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一些世俗到几乎低到尘埃里的事件,做一些笑脸相迎的采访工作,者对董倩来说是个很难转变的过程。

直到:当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这时候,董倩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新闻人。

“稻子熟了才弯腰”伴随着父亲的这句教诲,董倩慢慢的从之前的清高,转变为主动出击,不懂就问,懂得低头,也就有了成长。

1年后,董倩从“门外汉”开始向“精英”步步上升,慢慢的董倩从《焦点访谈》到《东方之子》做出镜记者。1999年还参加了澳门回归大型直播,2000年加入了《新闻调查》。

从小白到金话筒奖,董倩用了7年,2001年第五届金话筒奖,董倩榜上有名,这是对她跨行的肯定,也是对她专业的肯定。

对此董倩说:“从现场记者到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可能快了些,但是既然送命于此就要尽力干好。”

之后,只要有重要场合,就有董倩,从香港回归,打破五十年国庆,再到奥运会等等,皆在董倩的口吐莲花中叫好不断。从马云,到董明珠,任正非,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董倩。

“别人说事儿,她面对人;别人报道,她提问”这是白岩松对董倩的评价;想要做一个行业中的领导者,必然要观点鲜明,白岩松对董倩的评价属实是高。


而就是拥有自己独树一帜特点的董倩,却因为自己观点过于鲜明,语言过于犀利,“毒舌”到被不少人骂“滚出主持界”。

甚至,一位制片人曾对他说:

“我挑主持人一向一看一个准看,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领导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不能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02

四川凉山火灾,31名消防战士牺牲,为了祭奠这些英雄,央视《面对面》董倩为他们做了专访。

面对幸存下来的战士,董倩的提问“毒舌“到近乎冷血,直抵人心到被问的人哑口无言。

你想救他吗?""战友死了你自责吗?"

"你跟那个战友关系好吗?""你觉得他们胆子大吗?"

"你以后还会继续做这个工作吗?""火那么大你害怕吧?"

"那个时候你找不到你的战友,你担心你的战友吗?"

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你要是出点事,你爹娘怎么办?”消防官兵都快哭了:“我没办法回答你所说的答案。”

就是这样一连串的“咄咄逼人”式的提问,董倩被送上热搜,她被网友说"没人性,不懂尊重"

然而董倩的提问并没有因为身份,利益的关系而改变她的提问,面对曾经是美国教练的郎平她依旧“毒舌”。

你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去打中国队,当时那种心情是不是也很纠结?”

还有前段时间,被董倩一句话戳中泪点的张院士。

您是1月27日过来的?您是接到什么任务?"仅仅这一句话,张院士突然泪如泉涌。

"张老师,为什么说到这个时间的时候,您反应会这么大?"

"你太厉害了,这么一下触到泪点上了。

03

这样的董倩,确实很犀利,也确实“没人性”,但董倩就不想做一个如沐春风的人么

“我步步紧逼,其实我于心不忍

”这是董倩的书《懂得》的封面,有几分无可奈何,又有几分坚定。

记者的职业,就是把人在经受非常时的本能心理,尽最大努力记录保存下来。我要把我的采访对象,带回到事发的心境中去,把当时那种左右为难、举步维艰掰开揉碎地讲;我要把他们的个性和人性中最闪亮的地方展现出来。”

在很多人的采访都处于”引导式“访问,让被问的人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时候,董倩做到了揭露“人性本来的样子”。

一个新闻人,一个好的新闻人,大概就是i做一个“十足的倾听者”的姿态,不预设立场,不进行“诱导式”采访,不要让事情原本的样子变成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样子”

相反这样“没人性”的提问,不仅不是在“毁灭人性”,而是在揭露人性最本来的面目。

用她自己的话说:好多人往后的时候,你得往前!这个世界从不缺乏真实,而是缺乏敢于发现真实的人。

董倩的做法不是在“毁灭人性”,而是在“揭露人性”,而这也是董倩即便被不少人质疑,也能够一直留任央视的主要原因。

05

除了在事业上拥有很多人达不到的高度,在生活上董倩也是个十足的人生赢家。

董倩的丈夫是同为央视主持的王世林,和董倩一样,他也是和十分真实的主持人。可能是出身农村,军人世家的原因,低调朴素成了他一直以来的风格,进入央视26年,素颜出境成了他的特色。

王世林自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进入央视工作,从一开始的记者到播音员,制片人,王世林的实力人人目睹。

《中国报道》这个有深度的栏目就是由他负责制片人和播音主持的,且由原来的周播变成了日播,足以见人们的欢迎程度。

真实,自然,都喜欢素颜出镜,同在央视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董倩和王世林相识,日久生情后,2人结婚,生下儿子。

王世林、董倩夫妻二人在平日里都很低调。工作之余,他们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

生活中的董倩完全是换了一副模样,和儿子在一起的她,浑身充满了母性的光辉,儿子在眉眼之间和董倩十分相似,以后必定是个帅气十足的小伙子。

夫妻二人工作之余看海、爬山,跑步生活恩爱且平淡。他们的儿子也读小学了,也许“倍”承了父母异禀,聪颖过人。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