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七位名将出自今四川省一带,除了王平还有谁?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在地理位置上,四川省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在历史上,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定都成都,建立了蜀汉。在此基础上,今四川省一带也诞生了不少三国名将,尤其是蜀汉名将。其中,就以下七位来说,显然在汉末三国时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国时期,七位名将出自今四川省一带,除了王平还有谁?


一、王平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中之战前,王平是曹操的部将,曹操与刘备争汉中,王平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累封安汉侯。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蜀汉中后期,王平可以说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三国时期,七位名将出自今四川省一带,除了王平还有谁?


二、张任

张任(?-213年),益州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属下,官至益州从事。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在刘备进攻刘璋的战争中,张任率军迎战刘备,战败被杀。在东汉末年的益州之战中,刘备和刘璋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而就张任来说,并不愿意背叛刘璋,也即宁愿战死沙场,也不归降刘备。

三、黄权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刘璋败,黄权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及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谏而不纳。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所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后领益州刺史,进驻河南。景初三年(239年),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三国时期,七位名将出自今四川省一带,除了王平还有谁?


四、马忠

在汉末三国时期,存在两个名为马忠的武将,分别来自东吴和蜀汉。就蜀汉的马忠来说,马忠(?-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由此,对于蜀汉马忠来说,和黄权是同乡关系。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平定刘胄叛乱。马忠在蜀汉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历封博阳亭侯、彭乡侯。


三国时期,七位名将出自今四川省一带,除了王平还有谁?


五、张翼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由此,对于张翼来说,其最终的结局是令人惋惜的。

六、张嶷

张嶷(?-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今四川南部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准备北伐时,张嶷平定广汉叛乱,授牙门将。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授越巂太守。治理十五年,平定叛乱,修建城郭,打通了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甚得民心。召回成都,授荡寇将军,册封关内侯。


三国时期,七位名将出自今四川省一带,除了王平还有谁?


七、句扶

句扶(?-249年),字孝兴,益州巴西郡汉昌县(今四川省巴中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从征南方、北伐多次立下战功,官至左将军。《华阳国志》中有此人相关记载。时人语曰:“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也即在汉末三国时期,句扶和王平、张翼、廖化等名将齐名。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