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平安的“海鷗”警花:“運氣”更偏愛“有準備”的人

國慶前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名單公佈,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北新涇派出所社區民警錢海鷗成為上海市公安系統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女警。

“這對我來說是激勵,也會帶來壓力,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在服務人民這件事上努力成為標杆。”驚喜之餘,錢海鷗既懷感恩又覺忐忑,她說收穫這份榮譽是因為自己運氣好。但誰都知道,“好運”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

“泡”進社區,幹好警察分內事

2009年,錢海鷗成為元豐天山花園小區的社區民警,從此她上班的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社區。

除了居民住宅,元豐天山花園還有不少沿街商鋪,它們也在錢海鷗的職責範圍內。近半年前,隨著國內防疫形勢逐步緩和,沿街商鋪也陸續恢復營業了。錢海鷗知道,加快推進復工復產是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的重要標誌,而復工復產中的防控工作也同樣關係千家萬戶。她逐一檢查防控預案的落實情況,見到物業工作人員總要反覆提醒:“你們一定要做好健康碼查驗與個人信息登記工作,如果有情況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

守護平安的“海鷗”警花:“運氣”更偏愛“有準備”的人

錢海鷗在轄區店鋪開展治安檢查

一天,兩個人在一家親子活動館前面帶焦慮地拉住正在開展巡查工作的錢海鷗:“警官啊,我們是這家店的會員,儲值卡里還有很多錢沒用完,可是店已經關了很久,老闆我們也聯繫不到,您看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原來,讓消費者憂心忡忡的,是會員制商戶的“跑路”問題。錢海鷗耐心聽完兩人的顧慮,又瞭解了他們辦卡、用卡的具體情況,向對方要來了聯繫方式。她承諾兩人,一定會盡快了解店鋪和老闆的實際情況,並及時給予反饋。

錢海鷗通過房東輾轉找到了商戶負責人。負責人無奈地表示,受疫情影響,自己不但經營遇到了困難,房租支出也難以為繼,確實有關店打算,而客戶的預付費也想先拖著。錢海鷗並沒有義正辭嚴地訓斥對方,“你聽我說,我理解你有難處,但做生意誠信為本,客戶利益不能不顧。疫情已經在好轉,接下來國家對受損企業也有政策傾斜,你看困難是一時的,生意還會做下去,如果現在你悄無聲息的躲在後面,既解決不了問題,心裡也不會踏實。你看是不是這樣?”這一番話讓對方沉默了。

之後,錢海鷗和負責人多次溝通,共同商量解決方案。終於,商戶通過微信官方號發佈公告,該店客戶的會員卡由“單店卡”轉為全市通用卡,可在其他門店繼續享受服務。當初兩位求助者也第一時間從錢警官處瞭解到解決方案,終於安下心來。

有辦轉卡手續的客戶偶遇錢警官,“我們好多人都辦了轉卡,大家知道這件事是您的功勞,都很感激您呢。”錢海鷗笑笑說:“這是我們警察的分內事。”

擁抱科技,解決百姓“燃眉急”

在成為社區民警之前,錢海鷗在派出所戶籍窗口工作過十多年,每天與前來辦理戶籍事務的群眾打交道,深諳相關工作中與群眾順利有效溝通的“門道”。今年4月,長寧區成為“隨申辦市民雲”“線上居住登記、居住證辦理即審即批”試點區,具有豐富戶籍工作經驗的她主動提出在自己負責的小區率先試點,積極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進小區。

守護平安的“海鷗”警花:“運氣”更偏愛“有準備”的人

錢海鷗與小區物業溝通,加強節假日安全管理

幼兒園入園報名在即,非本市戶籍幼兒需提供在滬居住登記憑證作為報名材料。然而受疫情影響,居民王先生的孩子無法及時返滬辦理。如果錯過報名時間,孩子就只能在老家上幼兒園,心急如焚的王先生來到社區警務室求助。

錢海鷗立即向王先生告知了居住登記的網上申請方式和操作流程,並幫助他完成操作。

可不知為什麼,操作全部完成後蓋有公章的居住登記憑證卻沒有出現。錢海鷗知道王先生很著急,她趕緊與市公安局人口辦聯繫,反覆確認操作步驟、核對操作細節。在排除了各種操作失誤可能後,技術人員發現是手機系統兼容性方面出了問題。人口辦及時完善了相關設置,王先生順利拿到了全市首個電子版居住登記憑證,完成了孩子的入園報名。而錢海鷗,為自己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由衷感到高興。

當被問及當初為何第一時間主動承擔線上試點工作,錢海鷗說,同傳統窗口辦理相比,線上居住登記、居住證辦理即審即批這樣的便民措施能讓科技紅利真正惠及居民。網上辦、掌上辦、馬上辦,可以盡最大可能減少材料提供、縮短辦理週期,真正方便群眾。疫情期間這樣的便民措施比以往更被群眾所需要,讓他們能夠順利使用這些措施,既是為他們排憂解難,也剛好利於“一網通辦”工作在全社會的有效推進。

“海鷗”展翅,推進社區“微治理”

居民需求林林總總、隨時隨地,科技帶來的除了便利,還有對社區安全的保駕護航。“智慧社區”建設也是錢海鷗的擅長領域,她喜歡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科技力量推進社區治理。居民們說,在社區“微治理”這塊,錢警官可算得上是行家裡手。

守護平安的“海鷗”警花:“運氣”更偏愛“有準備”的人

錢海鷗查看智能安防系統

前幾年,元豐天山花園小區由於探頭嚴重老化、樹木生長茂盛、居民防盜意識不足等原因受到小偷“青睞”。錢海鷗回憶說,“盜竊案的高發期,一個月光入室盜竊就有3-4起,另外還有多起偷盜電動車的案件。”

小區安全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但已有的技防設施年久失修,除非新建智能安防系統。可自籌資金總是有難度的,居民意見也往往不統一。錢海鷗卻始終堅信,依靠群眾是關鍵。她挨家挨戶走訪,瞭解居民想法,解答群眾疑惑,消除一部分人的顧慮。她把各種想法彙總起來,再讓大夥兒一同參與新建安防系統方案的討論和制定,提高居民的信賴感和參與度。業委會經測算,提出了用公共維修基金的三年利息更新建設智能安防系統可保小區十年平安的結論,多數居民對這個方案表示認可。錢海鷗知道有部分居民對資金使用的規範性等問題仍有疑慮,她和業委會商量決定,凡涉及居民利益的決策,均要經過居民代表集體論證並在街道房管部門的監督下依法公開。

在錢海鷗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元豐天山花園小區建成318個泛感知設備,其中包括地磁感應、井蓋檢測和防高空拋物等居民呼聲較高的智能設備,走出了一條商品房小區自籌自建智能安防系統的“元豐路徑”。

2019年,元豐天山花園小區入室盜竊和盜“三車”刑事類案件“零”發案,實現了“社區無賊”。

“這是我們從頭摸索出來的模式,這條路沒有人走過。雖然中間有不少坎坷,但看到大家能安居樂業,這個擁有花園一般名字的小區再次芬芳,所有付出都值了。”說起小區的變化,錢海鷗的自豪和快樂像是要溢出來。

守護平安的“海鷗”警花:“運氣”更偏愛“有準備”的人

錢海鷗巡邏後與志願者談心

熟悉錢海鷗的居民總會親切地叫她一聲“海鷗姐”。在上海,精細化管理的背後有無數“海鷗”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平安,也撐起公安隊伍的“半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