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最新標準出爐!哪類人群更受高血壓“偏愛”?

2020年5月6日,國際高血壓學會(ISH)發佈《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

(以下簡稱“ISH指南”),這是迄今全球最新的高血壓病指南。

既往高血壓被分為3級,但在此次更新中,指南將原先的2、3級合併成2級高血壓,新版分級歸類為1級、2級兩級。這一變化使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更加簡化,只要是高於140/90這個標準的血壓,風險都比較高,需要引起重視。

高血壓最新標準出爐!哪類人群更受高血壓“偏愛”?

圖源《ISH指南》,下同


根據血壓水平、心血管危險因素等數據,新指南將高血壓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3個級別,簡化了評估方法。

高血壓最新標準出爐!哪類人群更受高血壓“偏愛”?


此次ISH指南還給出了明確的降壓治療指導目標。

根據指南提出的最佳標準:<65歲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但不宜低於120/70mmHg),>65歲的患者,血壓根據情況,平均水平控制在<140/90mmHg。在降壓藥物選擇上,對於經濟落後地區強調降壓優先的原則,優先選擇價格便宜、安全、長效、性價比高的一線降壓藥物。

哪類人群屬於高血壓風險人群,更受高血壓“偏愛”?

1、父親母親都患有高血壓的人

高血壓和其他的一些慢性病一樣,發病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壓,那麼子女的發病率會高達50%左右。如果父母有高血壓,自己還有不良生活習慣,將會大大增加高血壓的患病幾率,必須要及早進行篩查,及時發現血壓異常,並進行相關治療。

2、高鈉、低鉀膳食的人

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高血壓人群重要的發病風險因素。此前有調查發現2012年,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調鹽的攝入量為10.5克,再加上我國人群普遍對鈉敏感,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3、超重和肥胖的人

超重和肥胖也是高血壓患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近年來,我國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顯增加。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發病關係的隨訪研究結果發現,隨著體重指數(BMI)的增加,超重組和肥胖組的高血壓發病風險是體重正常組的1.16~1.28倍。肥胖者體內常常堆積大量脂肪,增加了血液的循環量,並使得外周阻力增加。心臟要想正常運動,就必須要保證外周組織的血液循環,長時間就容易導致血壓增高和心室肥厚。

4、嗜好抽菸及過量飲酒的人

吸菸的危害不言而喻,這一不良習慣無疑對身體的危害非常之大。吸菸者比較容易患有高血壓。長時間吸菸會影響機體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隨之升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也會升高。可以說,戒菸最早獲益的也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病疾病發病風險的下降。

過量飲酒包括危險飲酒(男性41~60克,女性21~40克)和有害飲酒(男性60克以上,女性40g以上)。限制飲酒與血壓下降顯著相關,酒精攝入量平均減少67%,收縮壓下降3.31 mmHg,舒張壓下降2.04 mmHg。長期飲酒之後,酒精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增加,血壓升高。另外長期飲酒會損害機體的動脈血管,使動脈血管硬化誘發高血壓。

5、長期精神緊張的人

長期精神緊張是高血壓患病的危險因素,精神緊張可激活交感神經從而使血壓升高。 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有精神緊張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1.18倍和1.55倍。

有相關風險因素的人,一定要及時規避這些風險,減少患高血壓的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