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馬加鞭未下鞍​—高密市決戰決勝百日攻堅掠影

會戰一百天、決戰四季度。

仲秋時節,記者走馬高密,該市上下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緊緊圍繞重點攻堅任務,凝心聚力,進位爭先,踏出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

提振精氣神,項目建設全面起勢

決勝百日攻堅,高密市始終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不斷解放思想束縛、著力提標提質,奮力實現新突破。

省級仁和化工產業園區1300多戶、2000多座墳搬遷10天清零,3000畝土地調地8天清零,百脈湖大街64戶尾留搬遷48小時清零,刷新了片區拆遷調地紀錄,幹出了令人瞠目的“高密速度”。

高密市持續發揮“重點工作攻堅年”煥發出的擔當精神和工作幹勁,奮力推進仁和化工產業園建設,目前已落戶友道化學、友泉新材料、恆陽化工等9個高端化工項目,簽約意向項目20多個。

“我們把規劃建設臨港經濟區作為今年攻堅高質量發展、打造開放新高地的頭號工程,集中優勢力量,全面對接爭取,聚力攻堅突破,打造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重要節點和支點。”高密市臨港經濟區仁和化工產業園工作推進指揮部項目分管負責人孫旭光如此表示。

化工連續流微通道技術示範園作為臨港經濟區仁和化工園的“園中園”,引領臨港經濟區全面起勢。園區規劃面積4.82平方公里,計劃投資300億元,全部應用業內最先進的新型化學連續流裝備。相較傳統生產方式,連續流生產裝備用工僅佔1/5,換熱效率提高至少200倍,“三廢”減少排放10%,節能30%以上,被國家應急管理部列入重點推廣的本質安全樣板,為精細化工產業動能轉換提供了“高密路徑”。

走進園區內,清新的環境,安靜的車間,幾乎讓人忘記這是身處於化工車間內。通過模塊化設計、成撬化裝備,將佔地幾百平方米的傳統反應裝置濃縮到幾平方米,畝均稅收可實現30萬元以上。“我們的化學連續流裝備,從工藝路線、核心技術到關鍵裝備全部都是自主開發。”該項目負責人張本松介紹說,目前園區主體建設已完成70%,將於明年春節後正式投產。

泰迅智能建造產業園是落戶高密臨港經濟區的又一示範項目,由新加坡青建國際集團投資建設,從洽談到落地僅用了15天時間,真正實現了“拿地即開工”,創造了高密招引快速度。

作為建築產業轉型升級與數字化技術融合發展的樣板,泰迅智能建造產業園將傳統建築行業的設計、生產、施工環節轉移到園區統一完成,包括房間框架結構以及地面、牆面、吊頂等室內裝修、水電暖衛安裝均在工廠內建造,統一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吊裝,安全、環保的同時,實現了建築產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項目一期共有9條生產線,4條已安裝完成,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可年產各類預製裝配式構件、市政構件、PBU構件、PPVC構件2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40萬立方米,實現年產值50億元以上。”在緊張施工的車間內,工業園項目經理劉魁書介紹說。

“我們採取了邊建設邊推介的模式,目前已經獲得國內訂單1.2億元,新加坡等國際訂單8000萬美元,11月份生產線正式投產後,可馬上進行滿負荷生產。”智能建造產業園常務副總裁、首席技術官楊志明介紹說,下一步,產業園將立足國內建築市場轉型升級大趨勢,著力打造國內首個建築工業化智能建造研發、PPVC產品應用示範園和建築工業化智能建造產業園,引領建築行業轉型浪潮,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以作風引領項目建設,高密市著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全流程開通綠色通道,用優質高效的服務提振企業投資信心、加快項目落地,推進項目建設,用“拼爭搶”的幹勁贏得了發展先機。

踐行升級“三個模式”,培育發展新動能

高密市聚焦新理念、新模式、新機制、新動力,將紅高粱特色民俗文化融入農村產業鏈條,用紅高粱文化內涵推動鄉風文明建設,以紅高粱獨特鄉愁喚醒文化認同,不斷探索“三個模式”高密實踐。

作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家鄉,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部國際大獎影片《紅高粱》,高密市持續多年深耕莫言文學和紅高粱文化,持續放大莫言效應。為更好地整合紅高粱文化旅遊資源,高密高起點高站位,擺擂攻堅,重點突破,投資103億元,高標準打造的紅高粱小鎮應運而生,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藍圖愈發清晰。

“紅高粱小鎮按照‘一核、雙軸、九區’的功能進行架構佈局。一核指的是小鎮的文核,也就是莫言文學館。雙軸是指膠河發展軸以及影視大道發展軸。九區是指鄉村民俗體驗區、文博文創研學區、智慧文養示範區、高粱特色產業區等九大功能區。紅高粱小鎮將著力於打造中國首個‘文養小鎮’和世界知名的文學旅遊目的地。”高密市紅高粱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鄒帥介紹說。

9月23日,記者在現場看到,紅高粱影視城內的文學影視城和山寨文化園等景點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國慶節期間,我們將舉辦遊客開放日活動,邀請遊客進園感受影視城的巨大變化。”鄒帥表示。

高密市坐擁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醇厚的鄉土文化,推動建設全國非遺大數據平臺和四十一炮創意街區,打造推廣“紅高粱”文化品牌和“九兒”文創品牌,集聚本土特色非遺項目抱團創新,推出剪紙、撲灰年畫、紅紙對聯等特色產品260多個,建成全國最大的紅紙對聯生產基地,加速培育20億級文化產業鏈。

全面提升城市氣質 紮實推進區域一體化

乘勢於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和青島都市圈建設以及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區輻射帶動效應疊加優勢,高密市著力優化產業佈局,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奮力推進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

一座兼具開放意識與活力精神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必須擁有一座成熟的商業綜合體,高密市引進中國地產50強中駿集團,落地全國首個縣域“中駿世界城”,打造品質一流、活力迸發的中央商務區,構建融圈發展、動能轉換的活力磁極。

9月23日,記者在中駿世界城施工現場看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數百名工人正在加緊施工,熱火朝天的奮戰景象生動彰顯著高密上下奮力攻堅的衝勁和幹勁。

中駿青島公司市場部總監李明明介紹,中駿世界城建成後,將涵蓋大型超市、精品百貨、名牌旗艦店、品牌電器城、大型影院、餐飲休閒街、娛樂城、精裝、SOHO等多種業態,真正實現集購物、餐飲、文化、娛樂、商務、休閒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吃喝玩樂學遊全部一站式實現,將成為高密市規模最大的商業綜合體項目,重新定義高密“芯”。

4月份簽訂正式合同,6月30日舉行奠基儀式,9月份主體框架初現,中駿世界城建設進度創造了企業新紀錄,企業信心緣自於高密市不斷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

“政府相關部門與企業一對一服務,申請優惠政策、落實手續,讓企業得以心無旁騖全力施工,良好的營商環境增添了企業投資信心。”李明明如此感慨。

中駿世界城只是高密市賦能城市升級、打造品質城市的一個縮影。高密市堅持世界眼光、全球視野,聘請美國W&R高端團隊規劃設計,打造城市建設升級版。以產城融合塑造生態顏值,聚焦“兩軸一帶一區多組團”融青發展格局,強化臨港經濟區帶動,實施膠河景觀帶一體化建設,加快產業、平臺、人才等創新要素集聚,打造服務半島、接軌世界的城市會客廳,撐起中駿世界城、遠大綠城、萬達商城多極聯動的高品質城市骨架。

高密市還瞄準產業趨勢和時代前沿,著力培育“四新”業態,引領商業變革,打造擴大內需、消費升級的新引擎。以“24小時CBD”為定位,佈局旗艦商城、沿街商業、潮流街區,引育時尚購物、文化娛樂和MALL、SOHO全鏈條新業態,打造最繁華的城市新中心。以世界城商圈為帶動,加快形成“六圈、七街、三園、三景”夜間經濟聚集區,點亮城市煙火,潮玩世界精彩。戰略合作“2000+”品牌聯盟,讓高密成為“國際範兒”的打卡地。(記者 竇浩智 薛靜 趙春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