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幼年丧父,母亲半聋,贫民窟长大,苦难是他的养分

说起法国作家,就不得不提到阿尔贝.加缪,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最闪耀的名字之一。

加缪:幼年丧父,母亲半聋,贫民窟长大,苦难是他的养分

加缪

1960年1月4日,加缪乘坐出版商米歇尔.加利玛的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加利玛没能控制好方向盘,汽车撞上大树,这位天才作家当场停止心跳,横死街头。而加利玛也在几天后抢治无效去世。

加缪:幼年丧父,母亲半聋,贫民窟长大,苦难是他的养分

加缪车祸现场

时间倒转到事故发生的三年前,1957年,加缪刚携着他的巨作《局外人》和《瘟疫》捧回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加缪生前,他曾经在一张纸上列出他心爱的词:世界、痛苦、大地、母亲、人类、沙漠、荣誉、苦难、夏日、大海。这些词概括了他一生为之奉献的全部事物。

1913年11月7日,加缪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难出生。但在他出生没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的父亲就在一战开始的马恩河战役中牺牲了。

那时候,加缪还不到一岁,在加缪的人生中,父亲的角色永远是缺席的。在他的父亲去世的40多年后,已经功成名就的加缪回到家乡去探望恩师时,顺便来到他父亲的墓地。

他被墓碑上父亲的生卒年和照片惊到了,他父亲死的时候是29岁,而此时的加缪已经40多岁了,他对自己的老师说:“葬在这块石板下面的男人,那个曾是我父亲的人,竟然比我还年轻。

这让加缪感到十分的荒谬。

加缪:幼年丧父,母亲半聋,贫民窟长大,苦难是他的养分

父亲的死,对加缪的母亲打击非常大,后来还得了脑膜炎,成了一个半聋哑的寡妇。为了生活,她带着加缪和他的哥哥回到阿尔及利亚贫民窟的外祖母家,加缪一家和外祖母、舅舅挤在拥挤不堪的工人居住区艰难度日。

贫困并没有让加缪感到不幸。相反,童年的经历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养分。因为经历过沉重的生活,他对自由的渴望胜过任何人,因为见过贫穷的世界,他更执着于外面的世界,阳光和大海。

他说,无论如何,到底还有阳光温暖着我们的身骨。因为置身于贫穷和阳光之间,他在生活的绝望里感受到无尽的爱恋。于是,便有了那句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没有对生活的绝望,就没有对生活的热爱。

幼年丧父,母亲半聋又是文盲,祖母粗暴又专横,如果不是一位老师发现了加缪的文学天赋,并极力说服他无知的母亲和专横的祖母继续上学,加缪可能就会成了一个贫民区的工人,世上就少了一位天才作家。

关于母亲,加缪是怜爱的。这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中年丧夫,半聋半哑,胆怯软弱,却独自辛苦抚养孩子长大。

加缪:幼年丧父,母亲半聋,贫民窟长大,苦难是他的养分

加缪的母亲

在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1953年12月13日,他被邀请去于斯德哥尔大学座谈,突然闯入了一位阿尔及利亚的学生,他厉声质问加缪,作为阿尔及利亚人,为何对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事业默不作声

加缪回了一句话:“我相信正义,但在正义之前我将首先保卫我的母亲。”

在《局外人》里,加缪写道: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期待过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他曾经无数次设想过母亲死亡时,自己会是怎样的状态,于是他借用《局外人》的开篇写道:“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

加缪:幼年丧父,母亲半聋,贫民窟长大,苦难是他的养分

只是他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走在母亲的前面。这不仅是一种残忍,更是充满了荒谬,如同《局外人》塑造的主人公莫尔索一样,他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实则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莫尔索的种种怪诞行为乍一看,难以理解,但事实上,他才是活得最真实,最追求本真的那个人。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谬,但至死都是幸福的。

加缪:幼年丧父,母亲半聋,贫民窟长大,苦难是他的养分

加缪之墓

在加缪47年的短暂人生里,他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又遭遇了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屠杀、流氓、集中营……让他深深厌恶。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需要面对的命运,需要承担的痛苦,但当他们坚定地踏入这个世界时,爱也就由此产生。

在看似悖论的生活里,加缪说:“我们听说过的责任只有一个,那就是爱”,这种独特的诗意,使读者在其冰冷如刀的文字里,仍然能感受到一份深沉的温暖,让我们懂得在无法逃离的荒诞与死亡面前,仍然有值得去追寻和坚持的幸福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