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六車齊發:大而不同的造車「圓夢記」

恆大六車齊發:大而不同的造車「圓夢記」


【品牌觀點/文】


速度就造就了成功,沒有速度就沒有成功。 ——莎士比亞


以「速度」著稱的恆大,近日又給我們上演了一場生動的「夢想照進現實」。


8月3日,六款顏值“爆表”的恆馳在上海、廣州同時亮相,囊括了A到D級各級別車型,實現了轎車、轎跑、SUV、MPV等乘用車型的全覆蓋,迅速吸引全球汽車圈的注意,也讓大眾再一次領略了「恆大速度」。


大而不同「造車記」


“我們造車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有經驗,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所以我們要開闢一條和全世界車企不一樣的造車路”,許家印在去年恆大汽車戰略峰會上如是說。


正當大眾好奇恆大會走怎樣的造車路之時,許家印給出了答案——「換道超車」


造車伊始,恆大便通過一系列國際併購與合作,擁有了在電池、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製造等各領域關鍵環節擁有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


不僅如此,許家印在過去一年多,率高管全球奔波,足跡遍佈23個國家、47個城市。最終,MAGNA、EDAG、FEV、AVL等全球多家汽車工程技術龍頭,Andre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等15位全球頂尖造型設計大師,以及全球前11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都成為了恆大「造車朋友圈」的一員。


恆大六車齊發:大而不同的造車「圓夢記」


強大的“造車朋友圈”為恆大創造了超乎想象的“成長捷徑”。


以FEV和BENTELER研發的3.0底盤架構為例,恆大可在這個底盤上研發十幾款甚至上百款車型,不僅縮短了研發週期,還大幅降低了研發成本。


這也就不難理解,恆大為何可以用一年零八個月的「超常規」速度,實現從“0”到“6”的突破。


造車的「成本大師」


不可否認,恆大造車的速度和執行力堪稱一流。但商業終究是商業,說到底還是要看成本與效率。


對比其他造車新勢力無盡的“燒錢之路”,恆大在產銷規劃和控制成本方面表現得更有章法:


其一,通過規模優勢壓縮成本。目前,恆大正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智能製造生產基地,在恆大的規劃中,未來3-5年其將會達到每年產銷100萬輛的規模。在規模化運營之下,管理和銷售費用也會相應大幅降低;加上通過提高通用化率,零配件成本也會相應降低。


其二,通過智能製造提高效率。恆大正在建設中的上海、廣州汽車生產基地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先進的智能製造工藝確保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及品質的大幅提升,實現生產成本的大幅下降。


恆大六車齊發:大而不同的造車「圓夢記」


汽車製造業是一個需要重金投入的行業,但也只有懂得充分利用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真正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更加穩健地推動造車事業的發展。


通過多種舉措將成本降低,也必將實現產品的價格優勢,好的產品加上好的價格,也更有利於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進行價值傳遞,恆大想要快速佔領市場不就更輕而易舉了嗎?


高舉高打為「恆馳」


恆馳此次“六車齊發”,在世界汽車工業史上是絕無僅有。即便是特斯拉、奔馳、寶馬這些「車企巨頭」,它們同時發佈新能源汽車的最高紀錄也不過3款。


恆大六車齊發:大而不同的造車「圓夢記」


恆大這次別開生面的發佈,一下子吸引了全球汽車圈和大眾的目光,同時將「恆馳」品牌推到了市場面前,也從另一個方展示了恆大造車的實力和決心。


根據工信部在2019年12月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徵求意見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25%左右。按照我國汽車銷量以年複合2.0%的增速增長,預計2025年我國汽車銷量為3228萬輛,按照新能源汽車25%的滲透率計算,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807萬輛,年複合增速為30%。


未來,留給恆大汽車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恆大汽車要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或許只剩下時間問題。


以上內容為【品牌觀點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