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全”是事實,“大而不強”也是事實。“梯隊之爭”無價值…

工信部部長五年前對中國製造業實際狀況的解讀,近日在網絡上陡然“發酵”,引發了疫情大背景下的不少質疑和爭論。目前中國製造業現狀到底如何?怎樣使中國製造業抓住第三次技術革命浪潮,更進一步?

“大而全”是事實,“大而不強”也是事實。“梯隊之爭”無價值…

中國是世界上目前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共形成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和525個小類(聯合國產業分類)全門類的工業體系。簡單說,就是世界上所有工業產品從原料到成品中國都能生產,可以滿足當下各領域的需要,堪稱“大而全”。儘管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比重在不斷加大,目前在鋼鐵、銅、建材、化肥、造船、家電等數百種製造業中,產品的產量佔據世界第一位。同時在高鐵、通信、光伏等行業位列世界前列,但這些產業中大多數只屬於中低端技術密集,和美歐日等國的高端芯片、工業軟件、高端數控機床、生物製藥、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端密集技術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大而不強,全而不優”也是客觀現實。至於到底屬於世界第幾梯隊,從業者們都心知肚明,引發爭論毫無必要。至於一些認為歐美日連簡單防疫用品都無法生產而“揚我國威”的言論更是純屬“天方夜潭”,不值一駁。

“大而全”是事實,“大而不強”也是事實。“梯隊之爭”無價值…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製造業蓬勃發展,但也難免粗放重疊。而當前作為國家根本的製造業高質量地發展勢在必行。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多年積累下的完整紮實產業基礎,龐大的技術人才和工人隊伍,都為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做好了必要的準備。如何儘快縮小和美歐日在製造業上的差距,有幾項具體建議:

一、不急功近利,少搞“形式主義”。科技進步需久久為功,需廣大企業和科研人員長期的投入和艱苦的探索,絕非一日之功,科研規律必須得到尊重。而為了套取國家科研資金,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為了搏取眼球,誇大事實,胡吹瞎報;為了業績光鮮,馬虎敷衍,不嚴謹認真審核把關。最終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的“笑話”,既浪費大量時間、資金和資源,也嚴重挫傷了踏實投入的研發企業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嚴重滯後了科研的進步和發展:

“大而全”是事實,“大而不強”也是事實。“梯隊之爭”無價值…

二、推動科研進步內生動力應來自市場的自發要求,企業應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龍頭企業應起到帶動性作用。國家在強化戰略引領,建立良好創新生態,營造公平有序競爭等方面要切實作為。無庸諱言,高精尖技術決定國家制造業的世界地位,但在世界如此大的消費市場中,高中低不同層次需求永遠客觀存在。在重視和加大對高端製造業引領和投入的同時,不應忽視甚至忽略中低端製造業的客觀存在需要,應有意識營造產業鏈中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的合作和幫扶,共同進步和成長,避免因中小企業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困境無法結伴同行甚至“拖後腿”,由此造成行業生態惡化,“基礎不穩,地動山搖”,進而影響製造業整體推進步伐。

“大而全”是事實,“大而不強”也是事實。“梯隊之爭”無價值…

三、培育真正適合創新的土壤,造就敢於創新、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的人才隊伍。核心技術的擁有需要“走出去、引進來”,更需要有適應於技術孵化的環境和“土壤”及強有力的研發人才隊伍。改革開放四十年,方方面面都有許多經驗和教訓,科技進步概莫能外。把科研體系和人才培育改革的步子邁得更大一點,把尊重科技研發的規律始終貫穿於改革之中,堅定創新驅動,中國製造業的進步和提升就一定能實現。

“大而全”是事實,“大而不強”也是事實。“梯隊之爭”無價值…

一邊緊盯世界製造業最前沿,求真務實,不斷追趕;一邊重視現有產業業態,做精做強,做出特色;少爭論,多建議;少嘲諷,多支持;使中國早日立於世界製造業強國之林,則國之幸,民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