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的突破

李可染的突破

文/莫鹤群

十·一国庆期间,湖南工业大学李可染美术学院、图书馆等单位举办“百年巨匠—李可染绘画艺术作品展”,展出中国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60幅山水、人物、书法作品。

读李可染的画,直感其气势迫人的山水布局,大自然物象的浑厚华滋,其画既有黄宾虹的墨分五色,沉雄浑厚,元气淋漓,又有齐白石的朴实自然,笔法沉着,笔墨与形象相一致。

李可染为老师齐白石磨墨抻纸10年。他发现,齐白石张扬个性。学齐白石的人,都逃不出齐白石撒下的天网,最终都迷失自己。而李可染学齐白石,只学了一个“慢”字。齐白石绘画,运笔凝重,极为迟缓,一笔笔画出,线条在慢的行笔中张扬生命。不过,李可染人物画的天真稚拙之美,还是从齐白石的运笔用墨中吸收变化来的。白石老人说“凡作画欲不似前人,难事也。”李可染最宝贵之处,不是学老师的皮毛,而是“行我道,用我法”钻出来的。

李可染师从黄宾虹6年,他从老师那学到了一个“黑”字。黄宾虹绘画突显书法性,尤其在他晚年不济的眼里,让他明白了画的朦胧本意。这个世界,其实什么都朦胧。李可染情感重厚,他曾说:我用重墨,意在墨中求层次,表现山中浑然之气。当他用黑的墨色在白的宣纸上一片片覆盖上去的时候,那大地般的重厚自然会把世界很宽容地承载了起来。

李可染用西画明暗调子调和了黄宾虹的层次,这是李可染学齐白石、学黄宾虹的一个特点。正是一个“慢”字,一个“黑”字让李可染找到了承载世界奥秘的另外一个字——“光”字,即用“墨分五色”的层次来表现自然界的光色。这个“光”字,让李可染表达了宽阔的胸次,别开生面,成为一代宗师。

李可染谈到他的创作方法时说:

“我画这幅画,先把树林和房子都画上,然后慢慢再加上去,以纸的明度为‘0’,林木、房子画到‘5’,色阶成‘0’与‘5’之比,显得树木房子都很清楚,然后把最亮的部分一层层递加到‘4’与‘5’之比,就有了深厚无尽之感了。我把这种表现方法和创作理论叫做‘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积墨’和‘破墨’经常是互相参用的,画浓墨用淡墨皴,画淡墨用浓墨皴,浓、淡、明、暗,笔墨交错,像首大乐章那样有层次,有韵律,在统一的主调之下,又必须有各种变化,这就使你感到尺幅之内,包藏了无限的内涵,耐人寻味。”

古云,画欲暗不欲明,以为浮薄者戒。这正是李可染向黄宾虹师承的地方,用宋元人以暗写明的方法,掺和现代欧洲绘画的色光处理,改中国画浅浮雕、缺乏光泽的表达方式,在重墨中求层次,在山水世界中,精彩地表现光感,在光的作用下成就其无垠的美妙,表现自然界郁郁葱葱的生意。

湖南工业大学李可染美术学院副院长晏铭先生属记,三江抱云楼主 莫鹤群,庚子八月初八。

李可染的突破
李可染的突破
李可染的突破李可染的突破
李可染的突破李可染的突破
李可染的突破李可染的突破
李可染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