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擁有14億超大消費市場,中國市場逐漸成為各國企業的“香餑餑”。而有些外國企業,更是早早看中了中國的發展,趕在幾十年前就“紮根”中國,甚至年輕一代的人,都以為他們是國貨品牌。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除了金龍魚、養樂多以外,有這樣一個經常購買的運動飲料,其實是地地道道的“法國人”。集團每年光是靠著中國市場,就能夠成功“撈金”600億,它就是脈動。而它的“主人”——達能集團,已經在中國幾十年,被大家誤以為是國貨品牌。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據悉,早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達能集團就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這樣的決定,足以看出達能超前的眼光。1996年的時候,達能集團的總營業額達到了840億左右。在多個國家,達能集團都是最大的食品集團。即便現在越來越多的食品集團崛起,達能依舊處在領先的位置上,是當今歐洲第三大食品集團。

而提到達能,我們知道最多的就是達能餅乾。就目前的達能產品構成而言,雖然項目很多,例如:礦泉水、鮮乳製品等,但是知名的並不多。賣得最火的,恐怕就是脈動了。2015年的時候,脈動的銷售就已經突破了百億,成為了飲料行業的巨頭品牌。而即便是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脈動原來並不是“國貨”。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而達能集團,除了紮根中國以外,還有一件令人“憤怒”的事情。就是它幾十年來,“搞垮”了眾多的國產品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很久之前,達能集團一直都是光明乳業的第二大股東,甚至有成為第一大股東的想法。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於是從此“告別”光明。正是因為光明乳業的挫敗,讓其想要在其他國產品牌身上找回“存在感”。於是,達能集團開啟了高速收購模式。

以樂百氏為例,2000年的時候達能集團斥資200億收購了這個國產品牌。但是卻不好好運營,現在幾乎年輕一代都不知道這個品牌。雖然脈動用的是樂百氏的渠道,但是人們只記得脈動,卻不知道這位樂百氏。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除了樂百氏以外,達能集團還收購了諸多的國產品牌。而無一例外,幾乎被它收購的國產品牌的命運都和樂百氏一樣,被世人們遺忘。其中就包括益力,甚至在被其收購後,就面臨停產的問題。但是,儘管收購的這些國產品牌都停產了,達能集團自身卻在不斷的創造新的奇蹟。在國內市場,光是靠著一瓶脈動,就獲得了百億營收。

所以,面對這些外國品牌的“入侵”,真正的國貨品牌更應該增加自己的實力,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從而為國貨打下一片天地。如果能夠像達能集團一樣,進軍他國市場,就更完美了。而有關部門,或許也可以給予一些幫助,保護我們民族品牌的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