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自古以來,就有好些恨恨而死的名人,並不值得絲毫同情。在我看來,“當代詩壇大師”顧城,首先是一個殘虐的殺人兇手,其次才是所謂的名詩人。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顧城,1956—1993,原籍上海生於北京

這位自稱“長不大孩子”的詩人,常年一副人畜無害的純真面孔,可實際上從內心到行事,一點也不“童話”。不是我責人太嚴,而是我們該懂得,人類的道德底線、人倫底線應該得到維護:不能因為會寫幾句詩,有了“詩人”這個護符,文字就可以化為“丹書鐵券”,殺人屠夫的罪責就能被赦免、被洗白,甚至被歌頌。詩歌,是為了美而存在的,不是殘暴的餘蔭與遁詞。我們不會寫詩,可至少該拒絕站在惡的那邊。

當代詩,我其實最喜歡顧城的,但感情上卻始終最厭惡這個人。何以故?此人活著時,就是十足廢柴,也虛偽分裂:追求妻子時可在人家門口擺棺材睡裡面誓死明志,得手後吃軟飯、家暴出軌、拋棄幼子、公然養情婦,最後還用鐵錘砸死原配。他口裡念念叨叨“蟈蟈、風箏、雲彩、幽藍的花”,心中卻是妻妾成群男盜女娼,企望娥皇女英都愛他寵他養他。“你們是我的妻子,我愛你們,現在依然如此”,這樣毀現代價值觀的話,竟堂堂皇是其《英兒》一書的卷首語。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激流島”顧謝夫婦買下的房子,也是殺人現場.據說擁有999年的產權,無人居住而荒廢

更為重要的是,在離世前一刻,他還不忘踐踏人間倫理道德底線,不要臉地磨刀霍霍砍向更弱者,把醜惡、暗黑、血腥、幻化為一朵“惡之花”去陪襯他的癲癇妄想。這人,連最後的死法,都是古今中西詩人中最沒齷齪的。他的詩可以不因人廢言,但其行徑怎麼譴責都不過分,儘管更重要的工作確是反思。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顧城與謝燁——曾經的中國文壇“神仙眷侶”

現如今,文化界還有一群大佬,千方百計為顧城開脫、為他開各種“國際紀念會”,更甚者朝受害者謝燁造謠潑汙說她一手策劃啥的,不知道的還以為要謳歌“烈男”吧。中國文人,也真是擅長“聊以自欺而且欺人”之道,連冷血鬼魅都要搬來妝點託大。那些洗白文章,不管文字如何煙墨蔥蔚,違和感都是昭昭在目的,誰去寫都是敗筆。悲劇已過27年,之所以還要時時提起,就是因為顧城“親友團”們不斷拋出“翻案”文章。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顧城一家

真的,想告訴所有為這位殺人犯辯白洗冤的朋友們, “大清亡於1912,至今已經106年了”。


這起離奇荒誕、眾說紛紜,且稱得上迄今最轟動的“中國詩人殺妻案”,不是東野圭吾式複雜故事,線索始終都一清二楚的。

根據一些當事人的文字、回憶錄及研究文獻等,例如當事人的《英兒》與《魂斷激流島》、顧城親姐顧鄉《我面對的顧城最後十四天》、鳳凰網紀錄片《流亡的故城———紀念顧城逝世二十週年》、李之林《我對顧城事件的解讀》等材料作勘驗,案件概況很容易理清。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1986年“星星詩歌節”.北島、謝燁、李剛、傅天琳、顧城等

話說1980年代,大陸燃起“文化熱”,詩人成為中國社會最吃香的“職業”。1956年出生的顧城,就是靠著寫詩,成為朦朧詩派“三個代表”之一,名滿天下,粉絲無數。那時的詩人,基本都是些廝混社會的無業遊民,好多比如今的“三和大神”好不到哪去,可是能吃香到啥地步呢?

他們只要自報家門是“詩人”,可以不帶一毛錢,吃好喝好浪跡全中國,不管窮山惡水還是通都大邑,都有人安排接待!168CM個子、相貌只能說權且算清秀的顧城,因為確實詩寫得好,那就更了不得了:參加個詩歌朗誦會,擁躉人山人海,盛況不亞於陳奕迅在鳥巢吊嗓子,據說每回都會有女大學生哭暈在現場。這些,如今說起來天方夜譚,可當時就是如此詭異。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1980年代的文青們——幾乎都是“文學狂熱分子”

顧城出生於北京一高知家庭,父親是名詩人顧工。但他的成長曆程,因為時代惡浪的波及,並不幸福:父母被打倒,玩伴要孤立,物質也極為睏乏。這使他性格不免有些怪異:孤僻敏感,極度自戀,行為反常,任性的始終如同小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差到極點。但他確實天才早慧,5歲就能寫出好詩,令人嘖嘖稱神童。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1979年,在一輛火車上,23歲的待業青年顧城,偶遇上海姑娘謝燁,一見傾心,遂死纏爛打,不惜以死逼迫。謝燁被他的才華與誠意感動,很快也接受了他,4年後的1983年二人結為夫婦。謝燁本人,熱情大方,多才多藝,也雅好寫詩,還精通英語,會做飯、會開車、會打字,是個典型的才女+賢妻良母型,性格則與顧城截然相反。從此,夫妻倆分工,顧城只負責寫詩,謝燁則完全像個媽媽一般,擔負起了全家的起居飲食,以及對外事務。

起初,在舒婷、芒克等好友的回憶中,謝燁雖偶爾也抱怨身心俱疲,可夫妻倆的生活還是甜蜜的吧。雖然清貧,沒啥固定收入來源,連得筆150元的稿費都已是鉅款,兩人會“手拉手穿過一個很大的公園去存銀行裡”。歲月安穩,夫唱婦隨,也都漸漸在社會上聲名鵲起,名遂則利來,解決物質困頓怕也是為期不遠的吧。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新婚不久.顧常年戴一頂牛仔褲改制的“帽子”

如此,若能一直白頭偕老下去,中國當代文學史也必將增添一出才子佳人的佳話吧。


可偏偏,問題的導火索很快降臨:婚後3年,一個詩歌研討會上,顧城結識了崇拜他的大四女孩“英兒”,乾柴烈火很快墜落情網。

如果事情僅僅就此,也還只是一個因外遇而折的半路夫妻故事。可又偏偏,作為男人的顧城,貪婪地“紅玫瑰與白玫瑰”都要:1988年,顧城被新西蘭“奧克蘭大學”亞語系聘任為研究員,到任後他發現本地距市區20公里左右,有座寂寂無名小島,風光很是旖旎,一下子為之迷醉。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激流島”

他不僅給小島取名“激流島”,還決心加入新西蘭國籍,並且辭職、買地、隱居在了此島:他動手搭木屋——顧城年輕時做過木匠、種青菜、採野菜、獵野物、養雞兔等,自以為可以自給自足。這時的他,既在“生活上”徹底依賴妻子謝燁,同時在“精神上”不忘小情人“英兒”,魚雁往來,互送衷情。當然,同時他還有好些“閨中密友”,比如《英兒》的“曉南”原型,後來四處為他辯白的“知己”文昕女士。

如果,就此發展下去,也還只是一個男女感情日漸破裂的庸常故事,可偏偏顧城的詩人性情真夠異想天開的:他想如陶淵明一般“守拙歸田園”,又滿腦子充斥“賈寶玉情結”,一心幻想著享受“齊人之福”,讓妻子、情人都圍繞身邊,左擁右抱——儘管,他不過一介窮鬼,天天就和老婆吃“白菜粉絲豆腐”度日。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與友人

事後回顧,謝燁的無限縱容,當然也有責任,而且是埋下禍根。在顧城不斷要求+哀求+逼迫下,謝燁竟也奇葩地同意了他“三人行”的奢想——他們生活中的相處模式一直都像母子,“謝燁總是說,顧城,他就是那個鬼樣子……轉眼又開始為顧城擔憂這,顧忌那”。於是,“英兒”飛奔來到激流島,三人由此開始了一段畸形的關係。李之林說,謝燁之委曲求全,都到了要為英兒洗內衣褲,為他們備避孕套的程度。

可這樣“荒野餘生”般的艱苦、病態生活,哪裡能夠長期保障這種“浪漫愛情故事”的新鮮度呢!很快,“英兒”厭倦了這種清苦又磨人的日子,策劃逃離:1992年3月,她趁著顧謝夫婦外出訪學機會,捲走屋內所有值錢的東西,跟在島上教她外語的英國移民約翰私奔,遠離了激流島。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英兒”

不久,回國後的她,終於離婚,與名詩人劉湛秋結合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澳洲。在此前後,她還陸續出了兩本回憶激流島時光的書,不顧“靠賣隱私出名”的譏諷,為自身辯解的同時,再火了一把,也掙了一大筆。只是好景不長,2014年1月8日,因為癌症,她“一個人,靜靜地,輕輕地”,病死在悉尼一間醫院,年僅50。

劉湛秋說,李英臨死前那個晚上,還給他發過短信,留下的最後遺言是,“我感覺還好,什麼痛苦都沒有”,言語閃爍,似有交代又似無,讓往事更加撲朔迷離。但至死,她未曾有一句懺悔。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劉湛秋與“英兒”

有人說,在這起以荒誕為背景的悲劇中,“李英輸了人格,謝燁輸了性命,顧城輸了人生”,確實每個當事人都輸的徹底。



英兒的棄之而去,讓顧城陷入了狂躁不安中。他屢屢通過對老婆孩子的家暴,來發洩憤怒。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曾經的“三人行”

在給友人的一封書信中,顧城袒露心聲說,英兒若不愛他而走也沒什麼,令他最“難過和心碎”的,是“心愛的女孩要被別人染指”;而在此前後,被顧城強迫兩次流產的謝燁,認為已年過30,再不生育沒有機會了,在苦苦勸說丈夫後,終於生下兒子“小木耳”。小孩的降生,也讓顧城暴躁不已,每每抱怨“這個孩子會把他逼瘋”,最後還強迫謝燁送給了當地土著人家。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深情時也會為兒子寫詩

1993年10月前後,謝燁終於反抗。她妄想生下孩子,丈夫可以“成熟起來”,英兒離去時,她也以為家庭可以恢復和睦,但當兒子被奪走,且看到顧城的所謂“懺悔錄”《英兒》完全都是在刻心鏤骨地追憶與李英的感情時,她絕望不再留戀,提出了離婚,並宣佈要離開激流島。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左起謝燁、顧城、舒婷

那年10月8日,顧城作為暴君的最後一絲尊嚴,與積蓄的所有戾力,也終於爆發了。據說,當天謝燁正準備收拾行李時,顧城上前爭執,叫罵,有扭打。中途,顧城突然返身,一會折回,手中拎了把亮光光的斧頭,對著妻子就是一番猛砍,謝燁倒地掙扎不久即血盡不治身亡。而顧城,留下4封詭異的遺書,來到門口一棵大樹,吊在了上面。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酷似陳坤?

在這起由第三者引發的血案中,最可憐之人,除了慘死的謝燁之外,當然還有他們遺孤 ——獨子木耳。唯一值得欣慰的是,1993年慘案發生時,木耳才5歲,當時也不在身邊,內心沒有留下很深的陰影。顧、謝夫婦去世後,他開始歸本地一酋長收養,後跟著姑姑在海外小島長大。全名為SAMUEL·顧,中文譯為桑木耳,早已是外國人,也不懂中文了。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謝燁死前與其子“木耳”

桑木耳今年已32歲,始終在新西蘭生活。在奧爾蘭大學上的大學,唸的是工科。對父母,不知是否有意遺忘,或者不願談及往事,當記者問及過去時,他說早無記憶。就連父母,他自言也沒有印象了。

後來,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看到大量“詩人們”、“知名作家們”,撒嬌、裝傻、賣憨、扯文采,寫出各種妙文解釋這起事件,為顧城擊鼓鳴冤。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各種國際紀念會

這些高知“親友團”,萬般武藝大顯神通,真令我等鄉民眼界大開。什麼“顧城之死源自詩人對塵世的絕望、對愛的絕望、對詩的絕望、對神的絕望”;什麼“詩殘忍地讓他們付出了代價,生命也淪落為詩的祭品”云云,語無倫次哭笑不得。更有甚者,是在死無對證的情況下,對謝燁各種汙衊,而證據又錯漏百出。這些人,鼻孔裡的哼哼聲化為文字,想必換來了不少可觀的稿費,以及出鏡機會吧。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網友“靜堯”的現場探訪

只是,每次看到這群神神叨叨不知所云的貨色,我都想說,放你們的XX,這裡哪有詩人,只有殘忍與兇狠,只有暴君、惡魔、窩囊廢,只有殺人犯與嗜血者,在張著血口露出本相。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如此荒誕絕倫的倫理顛倒,這樣喪心病狂的人間慘劇,那些痛苦的嘆息與哀嚎,都能被你們塗抹開脫的如此冠冕堂皇,如此風淡雲輕,如此體體面面,倒像是文壇的無上榮耀似的,去你的“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