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煙臺之優勢、徐州之劣勢及未來發展

煙臺之強,在於近三十年海洋經濟(主要是出口)的發展及政策利好(出口退稅及保稅政策)!但隨著近年來,陸地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國家給予的陸地稅務政策越來越多,像成都、重慶、鄭州、武漢、合肥等內陸城市飛速發展,海洋經濟(出口)的優勢越來越小,以前在山東青島、煙臺、威海大量的日韓企業倒閉(親眼所見),而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日趨嚴格,光伏、水能及核電等新能源使用日趨完善,像煙臺周邊的大型石化工廠、南山鋁業、造船企業效益會日趨下滑!從而導致青威煙地區的工業生產不斷下滑。


而徐州目前的情況,市區,論重工業,比不上唐山、論輕工業,比不上溫州台州,論旅遊比不上雲南貴州,所以需要轉變思維,像徐礦、管道這樣的資源型企業,應減少扶持,將有限的財政資金投入到高新基建設備製造、新能源技術及設備製造、生態旅遊、高附加值食品、藥品的研發和生產、電氣自動化的主要設備和輔助設備的研發等等,培育出像徐工這樣幾個大型的製造型企業(注意:一定是技術領先的製造型企業,而不是像徐礦這樣的挖掘型企業),從而帶動徐州的整體發展。
縣區:應圍繞市區,全市一盤棋,利用各自的資源、地理位置、人員情況等各自的優勢,圍繞徐州想培育的特大型企業做相對應的配套,做出一批大型或者中型的企業,從而全面發展。
舉個例子:徐州想培養一個特大型的食品加工基地,就可以一盤棋,豐沛的蘋果桔子、邳州的銀杏、黑蒜,新沂的水蜜桃,這樣的食品加工不是以前簡單的食品加工秤罐頭賣掉,而是把蘋果拿來之後,用蘋果皮去做果膠、植物纖維類,用銀杏提取銀杏異黃酮、用黑蒜提取大蒜素,有一個這樣的大型生物類食品加工基地,就可以無限的延伸下游,與之配套各縣市都有與其配套的生物或者食品類的加工企業,同時,帶動更基層的村鎮有統一的佈局和規劃!

就像溫州,一個縣裡有個大型的服裝企業,下面各個村鎮都是配套、一個村專做釦子、一個村專做裡襯、一個村專做面料……
徐州經濟的未來,在於國內加工和國內貿易的兩手抓,當前,做大做強徐州淮海國際陸港是關鍵,這個可以對標西安和鄭州,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更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