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独立,谁该为这段历史负责?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十四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外蒙独立,谁该为这段历史负责?

可是作为战胜国,中国并没有争得本该属于自己的主权,反而是这一年,外蒙当局在国外势力的扶持和怂恿下,一手操办了所谓的"公民投票",促成了外蒙独立。

中国付出了三千多万人伤亡的代价,将一百多万的日本军队,拖住在中国战场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外国人却以外蒙独立,作为对中国的"回报"。

回顾这段历史,中国人心中就有一种隐隐的伤痛。

外蒙独立,我们谴责蒙独势力的猖獗,谴责外国势力对中国主权的肆意践踏。同时也为当年蒋介石政府在民族危难中的所作所为而痛心疾首。

一.放弃东北,外蒙变成了另一个东北

一九三一年,日本处心积虑地挑起"九一八"事变。在"不抵抗"的命令之下,八千名东北守军被只有三百人的日军击溃。整个过程中仅遇到极少数零星的抵抗。

外蒙独立,谁该为这段历史负责?

随后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中国军队不放一枪一炮,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北三省全境沦陷,三千多万东北同胞痛失家园,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了以溥仪为傀儡的满洲国。

谁该为放弃东北的行为负责?

那些对蒋介石心存好感的人,张口称蒋介石是国军的统帅,闭口称蒋介石是党国的领袖。既然如此,丢失东北的责任,当然就落到了蒋介石的头上。

好大一块肥沃的土地不战而弃,政府军不负责,难道还要"土匪"负责不成?执政党的领袖不承担,难道还要"刁民"承担不成?

有人总是纠结于"不抵抗"命令是不是蒋介石下的,其实这并不重要。张学良面对日军的挑衅,不放一枪一炮就放弃东北,无论他作怎样的辩解都难辞其咎。但是,蒋介石事后对张学良的行为不作任何追究,反而让张学良毫发未损地开到西北,去围剿红军,直接导致"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怎么回事?一个拜把子兄弟丢了东北,后来想明白了,要打回老家洗刷耻辱,可是大哥不同意。痛哭流涕的苦谏起不到任何作用,无奈之下他只能以"兵谏"强迫"大哥"同意。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纠结于"不抵抗"命令是谁下的,还有任何意义吗?

放弃东北,中国自食了十四年抗战的苦果。放弃东北,蒋介石后来仰仗苏联人帮忙收回,中国因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不但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就连东北都差点变成了第二个"外蒙"。

二."攘外先必安内"的政策葬送了外蒙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外蒙独立,谁该为这段历史负责?

当中华民族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当民族矛盾上升到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为一国首脑、军队统帅,此时不是全力化解民族危机,而是死抱"攘外先必安内"的政策不放。不免让人怀疑蒋介石这个人的历史远见和民族担当。

当然,如果站在少数精英的立场上,"攘外先必安内"的政策,并非全无道理。日本吞并中国,想奴役中国人,主要是针对老百姓。对中国的上层精英,日本人还是拉拢的。即便做了亡国之君,依然还能过着吃香喝辣的日子。像傀儡溥仪,不是在满洲国照样过着"皇帝"的日子吗?

共产党不一样,共产党要推翻他们的统治,刨掉他们"少数人富裕"的根基。蒋介石宁愿忍受日本人对中国的蚕食,甚至割肉饲狼,坐等日本在东北的势力一天天做大。却不能忍受共产党在乡村打土豪分田地。

从这个角度看,你能说蒋介石错了吗?但你在说他"没有错"的同时,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蒋介石的"攘外先必安内"的政策和慈禧太后、李鸿章的"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的卖国政策有区别吗?

平心而论,"攘外先必安内"并不等同于"不抵抗"。日本侵略中国时,蒋介石总想着:各路军阀都已收服,红军只是"漏网之鱼",给他一点时间,剿灭"共匪"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待天下归一之后,再行抗日也不迟。

民间有句俗语叫"隔山跑死马"。眼看着马上就要完成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简单。蒋介石一直到死,都没能将"共匪"剿灭,反而是"共匪"将他赶到了那个小岛上。

日本人占领朝鲜,没人说蒋介石有责任。日本人吞并了大半个中国,蒋介石还能脱得了干系吗?

大敌当前,如果蒋介石能够摒弃"攘外先必安内"的政策,像对付共产党那样对付日本人,能有日本人在东北的做大做强,进而引发全面侵华战争吗?能有外蒙古在外国势力的扶持下独立的机会吗?

三."反共""抗日"孰轻孰重,蒋介石始终没有弄明白

蒋介石是浙江人,民间向来有"江浙出富商"之说。因为江浙人算盘打得精,会做生意。作为一个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人指责他。

外蒙独立,谁该为这段历史负责?

但是,在谋求小集团一己私利的同时,蒋介石置国家的总体长远利益于不顾。作为一国之君,他是不称职的。国家的领袖如果有这样的小肚鸡肠,中国就要倒大霉、倒血霉。

日本在侵略中国,"反共"与"抗日"孰轻孰重,蒋介石心里始终没有弄明白。他总是认为,共产党是他争夺天下的对手,此患不除,抗战即使打赢了,如果天下被共产党抢走了,对他来说,抗战还有什么意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毛泽东懂,蒋介石也懂。但他们在角色的分配上却决然不同。在毛泽东的心里,日本等外国势力是"渔翁",但蒋介石的心中,"渔翁"就是共产党。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一方面被迫承认共产党在抗日中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又害怕共产党在抗日过程中发展壮大,所以在消极抗战的过程中始终在拨着防共、限共、容共、反共的小算盘。

毛泽东不一样,蒋介石杀了他的妻子,刨了他家的祖坟。可是他在西安事变中依然主张放了蒋介石。不但如此,他还劝服他的同志脱下"红军服",摘下"五星帽",扛起"青天白日旗",开赴抗日前线。对于那些自诩为"正统"的马列主义者来说,这样做无异于"背叛"。可是"背叛"又怎样?此时此刻,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好比一个家庭,兄弟有账可以关起门来慢慢"算"。如果有外人要雀占鸠巢,已经打到家门口来了。兄弟俩还有心思争论你的我的吗?那就得停止争论,抄起家伙,一致对外。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满口的"马列主义"词句,但他们却传载着我们这个千年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机关算尽,蒋介石终究没有算过外国人

一九四一年,随着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初步形成。

苏美两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曾给予蒋介石政府大力支持,飞机大炮、坦克汽车、枪支弹药应有都有。蒋介石一下子发了"洋财",成了苏美英三国的"香饽饽"。他也乘机装备了不少"美械师"、"苏械师"。

外蒙独立,谁该为这段历史负责?

抗战是蒋介石的本分,以前他总说: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这下有了外援,蒋介石本应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鼓作气将日本人赶出中国,乘胜收复以往无暇顾及的琉球、钓鱼岛等领土的主权才是。

如果蒋介石能这样想,那是中国人的福气。当今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哪还有这么多的麻烦事?现在看来,蒋介石一直说"枪炮不如人",不过是他不愿抗日的借口罢了。

蒋介石傍上了大款,做起了"夫妻梦",掐准了美苏两国都有求于他。不管他的仗打得怎样的一团糟,只要他不倒下,只要他一哭穷,外国人就得给钱又给物。至于和日本人拼命,还是让美国人苏联人以及共产党他们去拼吧!蒋介石没有那么傻:都拼光了,将来拿什么跟共产党争夺天下?

援助要白拿,打日本只是装装样子,蒋介石不愧是个精明人。他还时不时对外国人做些民间称为"敲竹杠"的下三滥的事情。

靠蒋介石打日本是指望不上了,在外国人的眼里,蒋介石就是一堵"扶不起的墙"。美英两国对日本人的"武士道"心存恐惧,不愿意付出更大的牺牲,希望苏联出兵。斯大林乘机来了个"狮子大开口":出兵可以,外蒙古必须独立。这是斯大林多年来的一块心病,这下总算找到开口的机会了。

一九四五年二月,美英苏撇开中国,三方敲定了《雅尔塔协定》,美英将中国的主权当礼品送给了苏联人。随即美国在日本扔下了两颗原子弹,苏联人在东北风卷残云,日本立刻宣布投降,一切步骤都在按部就班。

虽然蒋介石在外蒙问题上曾和苏联人"据理力争",但他得到斯大林"不援助中共"的承诺后,马上又偃旗息鼓了。原来他是在拿"外蒙"和苏联人做交易。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蒋介石政府正式公告了外蒙独立。这是中国的奇耻大辱,也是民国历史上黑暗的一天。

倘若蒋介石当初以民族利益为重,联合共产党一心抗战,不仅东北可保,外蒙也不会丢,无论如何他算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可是蒋介石做不到。这也难怪他,倘若能做到,他就不是蒋介石,倘若能做到,他也不至于被赶到那个小岛上。

2020年10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