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前幾天,我和我兒子坐車出去玩,車窗上突然趴了一個紅黑相間的蟲子。這隻蟲子八條腿、顏色非常鮮豔。

兒子恨不得從安全座椅跳起,一頭扎到我懷裡,嚇得直哭:「媽媽,我怕」。

三歲的小寶寶害怕蟲子再正常不過。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蟲子是很陌生的事物。而解決孩子的恐懼心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熟悉這些生物。

不,不只要告訴他們蟲子沒有那麼可怕,還要讓他們知道“有些蟲子真的很可怕”。這其中的訣竅就在於對昆蟲等自然科學知識的掌握。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於是,我利用起凱叔最新出品的《神奇圖書館:昆蟲特戰隊》,先“自雞”然後開始“雞娃”。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大惑不解:

三歲半看《神奇圖書館:昆蟲特戰隊》,他怎麼可能有耐心去聽你講完啊?

哈哈,我採用的方法是先自己閱讀提煉重點,然後把故事結合孩子最喜愛的《海底小縱隊》演繹成孩子自己做主角的故事。

且聽我慢慢道來。

《神奇圖書館3》,到底有多神奇?

說到《神奇圖書館》,熟悉我的朋友肯定不陌生。我入手了這個系列的每一本。

對,你沒看錯,這個系列的三套我都有入手,而且我還放出了話:「凱叔和DK系列,只管閉著眼睛入,一般不會錯」。

《神奇圖書館》1、2、3都是以夢溪小學的小學生吳飛飛等人作為主角。這些孩子們樂於探索、喜歡發現。他們的個性迥然不同,但都樂於助人,也很有正義感。

而《神奇圖書館》這個系列,原本就是凱叔旗下一個既“叫好又叫座”的音頻節目。凱叔那很有磁性的聲線、故事中那曲折離奇的情節、蘊含其中的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再加上孩子們經歷種種奇遇所展現的堅毅、團結、勇氣等品質,陪伴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夜晚。

在第1冊書中,孩子們很努力地去探尋人體、動物、植物等;在第2冊書中,他們觀察海洋生物;這次的第3冊書中,他們開始在昆蟲世界徜徉。

故事的起因充滿著奇幻色彩。外星球的卡特博士給孩子們捎來了一份禮物,但是因為他粗心,禮物中夾雜了一個嘎嘎蟲。這個嘎嘎蟲喜歡吃綠色植物,繁殖起來很快,而且在地球上沒有天敵。孩子們利用特製的飛行器以及防身衣在昆蟲的世界中尋找嘎嘎蟲,也因此遇到了蜣螂、黑褐蟻、蚜蟲等一眾生物。

在《神奇圖書館3》這套書中,所涵蓋的昆蟲真的非常廣。僅僅是節肢動物為主的第一冊,就涵蓋了毛毛蟲、瓢蟲、螞蟻、

蜣螂等近十種昆蟲。

在這之前,我非常喜歡《神奇圖書館》這套書。又因為自家孩子年齡小、獨立閱讀很困難,就把這個系列的1和2分別送給了家有上小學的小朋友的同事,兩家父母都對這本書讚不絕口,可以說口碑良好。

這一次,因為正好契合了我家小朋友的痛點,老母親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然後決定結合娃的實際給娃講一遍。

給孩子講“專屬自己”的故事,有意思

為什麼想起給孩子修改這個故事呢?

我兒子快三歲半,非常喜歡動畫片《海底小縱隊》,常常自稱自己是海底小縱隊成員。

在這之前,我曾經入手了一本DK非常深的書,叫做《揭秘海洋》。孩子很想看,但其中的知識有點偏難,所以,我採用了以孩子為主角將海洋科普故事穿插其中的方式,沒想到孩子非常買賬。

從那以後,孩子就經常讓我給他講自己是海底小縱隊成員解決了問題的故事,開口閉口就是問我“現在有什麼危險”,並且最近還有更進一步的趨勢——他有的時候還會以自己為主角自己編故事。

所以,這次在講這套書的時候,我把故事的主幹情節保留,然後主人公全部替換成孩子的小名。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比如,我給孩子這樣講的這個故事:

“有一天,卡特博士給你送了一份禮物,因為海底小縱隊表現的特別出色,沒想到這個禮物中有一個嘎嘎蟲,這個蟲子會啃地球上的綠色植物,所以你需要捉住這個蟲子。於是,你駕駛著突突兔改裝了的潛水艇飛船,去找嘎嘎蟲。


你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潛水艇飛船開到了一個大糞球上,好臭好臭。你遇到了蜣螂阿牛,他正在倒著推糞球,糞球是他和他的妻子給小朋友準備的食物。蜣螂不害怕糞球裡的細菌……”

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兒。他還特意跳下床,給我做出倒著推糞球的姿勢。當我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時,他還好奇地問:“為什麼呀?”

這樣的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很有代入感,同時又學會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科普知識,而且整個知識的輸入過程不那麼痛苦。

記得曾經有一本叫做《故事思維》的書,告訴我們:給人講道理,講1000個道理,還不如講一個很好的故事。

誠不虛言。

大孩子讀這本書,怎麼讀?

不過,我知道我家孩子這個年齡段讀這本書真的有些超綱了。如果不是因為之前的“車窗昆蟲事件”,這套書我鐵定送人,而且送的是讀小學的小朋友。

對於大孩子來說,這套書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有助於讓他們從繪本正式過渡到全文字閱讀中。書中所闡述的知識對標小學科學課內容,算是以另一種形式再現知識點。再加上有凱叔的音頻加持,讀書還能“磨耳朵”,棒棒噠。

每套書附有大量的彩色插圖,便於孩子們去理解和掌握相關昆蟲的具體形態。

書中的知識點又做到了很好的重複和提煉: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一些重要知識點用孩子們做筆記的方式刻意的做了標註。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每講完一個昆蟲,還在這一個小故事的後面,用兩頁紙明明白白的梳理出關於這種昆蟲所屬的綱和目、所生活的地點以及它們的具體習性。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每本書的最後,還用別開生面的形式再現了其中的一些知識點。比如,第一本書講了蚜蟲、螞蟻和瓢蟲,就用“昆蟲世界中的三國”為主題給孩子做了講解。瓢蟲吃蚜蟲,螞蟻保護蚜蟲,蚜蟲給螞蟻提供“蜜露”,複雜的關係堪比三國,真的很好玩。

而更好地挖掘這套書,不妨和孩子做做這樣的拓展:

1.思維導圖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最近,思維導圖也是在兒童學習中非常流行的一種方式。對於昆蟲知識的學習,孩子們可以用

雙氣泡圖對比分析兩種類似昆蟲,也可以用括號圖和樹形圖梳理某一類昆蟲的知識點。

2.親子摺疊筆記

爸爸媽媽也可以把書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通過做一些轉盤機關再現昆蟲成長曆程、摺疊書再現書中故事等做成親子摺疊筆記。相關製作方法可以閱讀《親子摺疊筆記》。

如果覺得太麻煩,也可以收集一些資料,直接打印出來給孩子做成摺疊書。

3.開展主題式閱讀

選取昆蟲類的書籍《寫給中國孩子的昆蟲記》、《MOVE圖鑑:昆蟲》給孩子作主題閱讀也極好的。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前者以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為藍本,以孩子們接受的方式轉化為孩子們的探險偵破故事,圖片美輪美奐,故事生動有趣;

孩子看到蟲子被嚇哭?媽媽說:少見才多怪,先紙上談兵再實地觀察


後者以昆蟲圖實拍為主,具體寫實,給孩子最純正的科普。

三本圖書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補充,能夠引起孩子探索對大自然的興趣,也能幫助他們更深入的理解各種昆蟲。

4.實地觀察

現在在城市裡很難看到昆蟲,我們帶著孩子偶爾實地觀察一下螞蟻、蟈蟈就不錯了。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昆蟲,不妨帶著孩子去一下自然博物館或者是科學博物館。

如此一來,孩子還會怕昆蟲嗎?

也許會吧。但我覺得更多的時候他會心中有數,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用更好的方法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