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筆者在前不久寫了一篇羅馬跟尿液的不解之緣,裡面簡單講述了在羅馬時期的人民在生活是如何利用尿液的,包括但不限於洗衣服、漱口等多種神奇的用途,而後發現有不少吃瓜群眾還是對羅馬文明感興趣的,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如果有讀者對羅馬文明歷史有研究的話,你應該會在《羅馬帝國的衰亡史》裡看到作者提出了一個頗有意思的觀點:鉛中毒是導致羅馬帝國衰亡的一大罪魁禍首。

在讀這篇文章之前,筆者需要先普及一個知識點:鉛是有毒的,它全身上下都是毒!在鉛生產的過程中產生的蒸汽,如果洩露了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人產生一系列併發症嚴重至死亡;而現代醫學中早已明確的證明了鉛中毒將會導致智力衰減、生育能力降低,嚴重的還會導致貧血或痛風等,長期的鉛中毒還會大大的減壽。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以鉛為原料的羅馬輸水管

好了,在普及完鉛元素的危害性後,接下來筆者就要簡單聊聊鉛和羅馬帝國的不解之緣,以及為何會有一大批吃瓜群眾會認為鉛應該為羅馬帝國的衰亡負責。

1,羅馬與鉛

關於人類最早將鉛用於實際應用中,應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時期,當時的腓尼基人在先西班牙附近發現了大量的鉛礦,而得益於其可塑性以及廉價性,鉛很快就在建築業以及手工業快速推廣了開來……直到人們的餐桌上開始出現鉛製品,這才開始出現大問題。

最早出現鉛中毒的筆記是出現在希波克拉底的記載中,他發現鉛礦場的礦工普遍出現了貧血的現象,不過當時的醫學沒有貧血這個概念,是現代學者通過其症狀描述將其診斷為貧血。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從這裡開始,古代羅馬人乃至後世的歐洲人開始了在鉛製品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好了言歸正傳說回羅馬和鉛的不解之緣,鉛製品在羅馬帝國的生活中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大至城市的公共設施如水管或建築,小至生活上常用的杯子以及餐盤,這些羅馬人每天生活所必須要接觸的用品大多數都含有超量的鉛,並且貴族攝入的鉛往往是平民的幾倍至十倍。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進行聚餐的羅馬貴族

關於這個觀點,1983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曾有學者計算過羅馬人體內攝入的鉛含量:貴族為250微克,平民為35微克,奴隸為15微克。也就是說,羅馬人體內的鉛含量往往和身份成正比,身份越高越富裕的羅馬人,體內含有的鉛含量往往會越高。

2,羅馬對鉛錯誤的認知

在沒有現代醫學以及元素認知的時代,羅馬人對鉛的危害幾乎是一無所知。貴族體內攝入超過250微克的鉛,這將會導致長期的鉛中毒,而羅馬帝國後期貴族絕後多,並且戰鬥力弱或許也和長期的鉛中毒有關。

而為何貴族攝入的鉛含量往往能達到平民的接近十倍呢?這要牽扯到羅馬人嗜酒的習慣了。

不管是羅馬時期,又或是是歐洲更往後的中世紀時期,想要吃一口甜的都是極其昂貴的。而這又為什麼和羅馬人嗜酒的習慣扯上關係呢?

這其中涉及到了一個化學原理:羅馬帝國時期的葡萄酒大多數都是酸的,而在某個巧合下,有羅馬人發現將葡萄酒倒入鉛製品的器具煮沸,會得到甜的葡萄酒。這下好了,甜味有了這還是羅馬人最愛的葡萄酒,這讓貴族如何能招架住。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但這種甜蜜的背後,是藏著劇毒的。本來用鉛製品喝水就對身體有害,但當葡萄酒中的醋酸和鉛離子結合後,這毒還真不是1+1等於2可以說明白的,你只要明白一點就足夠了:羅馬貴族喝下的這種“甜味葡萄酒”,是其體內鉛含量長期超標的一大因素。

咋在這裡就拿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舉例子,在韋爾格以蘇偉託尼烏斯的文字記載中發現了其長期鉛中毒的症狀:面色蒼白、神經衰弱以及長期通風,這不就是典型的鉛中毒嘛。而在蘇偉託尼烏斯的文字中曾寫道:克勞狄烏斯在年輕時的嗜酒導致了這些症狀。

......簡言之,他經常說話做事心不在焉,使人覺得他不知道或不明白自己是誰,正在和誰說話


長期喝鉛元素超標的葡萄酒,或許是羅馬貴族階層不斷衰落的一大誘因,而貴族階層的墮落,也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之一。

3,鉛中毒,到底應不應該為羅馬帝國衰亡背鍋?

其實在整個歐洲大陸,在中世紀晚期前不管是哪個時代的貴族都或多或少有鉛元素超標的現象。關於羅馬帝國的衰亡的原因是鉛中毒這點,筆者並不認可這個觀點,或許鉛中毒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千萬種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會是根本原因。

早在公元一世紀起,羅馬帝國就有人意識到鉛製品對健康的危害性,而羅馬不斷推進的製陶技術創新以代替鉛製品,也有其中的原因。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而許多羅馬史愛好者認為鉛中毒造成了羅馬人口大規模下降的觀點,其實並不嚴謹。羅馬的人口大規模降低和布匿戰爭有關,當然還能扯上羅馬的小麥減產等多種因素,和鉛中毒有點關係,但這個鍋實在太重了,鉛中毒實在是背不起啊!

鉛中毒沒有導致羅馬人口大規模下降是有資料記載,而並非筆者張嘴就來的:公元前28年,羅馬有四百萬左右的人擁有公民權,到了公元前8年則增加了大約二十萬羅馬公民,而至46年,根據羅馬人口普查公民數量超過了六百萬人。所以說,鉛中毒導致大量羅馬人口死亡或降低生殖能力無法繁衍後代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跟腳。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最後總結:鉛中毒或許在羅馬的某一時期對人口造成了影響,乃至貴族階層的衰弱也能扯上點關係,但要說背鍋就真的太過分了!

4,鉛中毒對歐洲後世的影響

鉛在羅馬帝國後期其實早已慢慢淡出了主流舞臺,雖然羅馬貴族多少有著鉛中毒的症狀,但比起羅馬龐大的人群來說依舊不算太大的問題,但鉛中毒在歐洲的遺留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在近代早期更加嚴重。

拿鉛在近代最廣泛的用途——化妝品為例。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伊麗莎白一世的畫像,有點像今天的日本藝妓的妝容

當時許多的歐洲貴族小姐都喜歡在臉上抹上厚厚的威尼斯白粉(其主要成分為鉛白),以對外展示自己白瓷般的皮膚,和底層女性區別開來。蒼白的臉色加上紅唇,成了當時所有貴族的標配,即使貴如伊麗莎白一世女王也不能例外。

乃至到了十九世紀,依舊有大量的化妝品擁有超標的鉛成分,當時的醫學已經稍有起色,對鉛的危害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愛美的歐洲女性依舊對這些含鉛的化妝品愛不釋手。並且同時期,歐洲依舊有大量的城市輸水系統在用著鉛當作原料。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這張復原了伊麗莎白一世的劇照會更加明顯看出其臉上的鉛粉

有現代學者根據十九世紀歐洲人的屍體專門進行過一系列的檢測,發現十九世紀的英國人的骨鉛含量超過了70ppm,這足以造成鉛中毒的一系列症狀,或許在中世紀乃至近代的英國貴族一直患有痛風的症狀就和鉛脫不開干係。

羅馬滅亡是因為鉛中毒?誰才是讓羅馬帝國衰亡的罪魁禍首

蓬帕杜夫人,也是典型的紅唇白臉

而在七年戰爭間,英國人向西班牙買的葡萄酒就因為含有過量的鉛,造成軍隊中大量的士兵因鉛中毒喪失戰鬥力。

鉛中毒,或許不是造成羅馬滅亡的直接原因,但其影響力在歐洲的歷史上就幾乎沒有斷絕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