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清末花会盛况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初春,宜人春意,柔风和煦,百花盛开,阴历二月十五是百花仙子的生日,是民间的“花朝节”。一年一度的成都青羊宫花会从这一天开展,这一天又正是道家追认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恰两节同庆,可喜可贺!

一、四座仙桥的传说

花朝节前几日常有寒潮来袭,期间会有大风伴随。传说这是各路神仙为来赶花会而祭出的踏云之风,那大风刮得城里城外大路田坝,树竹摇曳,飞沙走石,迷人双眼,明显的是不让凡人观看,故曰之“迎仙风”。虔诚的善男信女们,早早地来到青羊宫山门正对面的“迎仙桥”上,迎接这些来吃魌头的仙人们,并将他们簇拥至青羊宫和二仙庵下榻处打坐歇息。

花会期间,风轻云淡,天气佳好,市民们正好三五相邀去青羊宫摸铜羊、八角亭拜祭李老君、二仙庵会仙人、青羊场花市赶花会购买花果树木、日常生活物资及生产资料。

月余过去,仙人们逛过了花会,领略了人间的欢乐与繁华,接受了万众敬仰与朝拜,心满意足地从青羊场西边的“送仙桥”别离凡界,再次乘风驾鹤各自返回天界。

从迎仙桥迎接神仙,到送仙桥送别神仙,恰好正是成都每年的两次寒潮的日子。而最后一次就是著名的、常常挂在成都人嘴巴边的一句口头禅:“穷人不要夸还有三月桐子花”的寒潮风,成都人把它戏称为“送仙风”。送仙风一过,成都才真正别离了乍暖还寒的初春,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盛春季节。

在神仙们逗留花会的日子里,人们还可以在青羊宫周边两处桥梁——“遇仙桥”和“会仙桥”会见神仙,与他(她)们打逛子,套近乎一起同乐。这两座桥,前者位于青羊场东边青羊正街东口的西郊河上;后者位于望仙场的浣花溪上。这两处,在民间都有不少凡人遇仙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那些爱冲壳子的成都人,根据桥名编撰出来的,或许先有传说才有了桥名。故事内容反映了,随着时代进步,庙会与花会逐渐合一,更能彰显游乐与宗教信仰娱乐化的趋势。也反映着人们,即使不能升仙到天界也要陶醉在对追仙过程的快乐与享受之中,这与现在星迷们,歌迷们的崇尚心态是如出一辙的。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光绪五年成都青羊宫附近地图

二、赶花会之路的变迁

1913年之前,成都市民去青羊宫赶花会只有两条主要道路可行:一条是由城内各处出发,一律要经过老南门城门洞外的汇聚点城边街或柳阴街,再沿着城墙外与护城河南河之间的一条土路一路向西,途经炮通树街(月城街)、遇仙桥、青羊正街,才能到达青羊场花市、二仙庵和青羊宫。

民国时期,从这条道去赶花会的,有坐马车乘轿子的,有坐黄包车、鸡公车、坐滑竿的,甚至还有骑溜溜马的,不过那时自行车仍属稀有之物,骑行的人不多,还是以伴脚板儿、甩连二杆的走路客居多。

不知何时,又在南河上开辟了一条水路,即从王爷庙渡口上船,一直到百花潭码头下船,再往前还可以到达浣花溪,直到杜甫草堂门前。船的品种有普通客、货木船和游览画船。

另一条道是家住老西门一带的市民,可以出老西门往南拐,顺着城墙外的西郊河与金河间的一条传统小路去赶花会。进入民国时代,新建了一条与此小路基本平行的西安路,又为家住西北门的市民增多了一条赶花会的正式道路。

不过家住成都东门、北门的市民赶花会历来就要麻烦得多。抗战前成都城墙很少开辟有豁口,除了家住老西门一带的市民外,他们只能绕道,仍从老南门城门出城去赶花会。

特别是对于家住少城一带的居民,本来近在咫尺的花会,反而要绕更大一圈路,让他们感到极为不便。为此当时的民国成都市政府修建并完善了金河街,更从西校场腾出一大块地盘新建了通惠街,开通了通惠门(新西门)城门,修建了十二桥,这就打通了市内向新西门再到青羊宫区域通行的一条大通道,为成都市民赶花会,问道青羊宫、二仙庵提供了极大便利。成都花会才由过去的小型花市,突变为大型的花卉与物资交易市场。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城墙边的道路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市民跑警报疏散的需要,打开了上池街豁口,又打开了魁星楼街和西马棚街豁口,这就进一步为家住城南文庙街、包家巷、汪家拐街等区域,和少城北端及八宝街一带,甚至东门、北门的市民赶花会抄近道提供了便利,再也不会为了赶花会,而绕道半个成都市了。

出新西门(通惠门)立即左拐靠城墙外边有一条土石路,沿路南行可达青羊正街东口的遇仙桥,这是民国时代自开通通惠门后,为方便赶花会而专门新建的一条未命名道路,有市民称这条路为西城边街。该道路完工伊始,靠近城墙的路边还搞过绿化(如图),沿途建有好几个花台,路边种有鲜花和绿草,靠近金河泄洪渠边还植有行道树。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现在的琴台路就是在此路基上建成的。照片左边路肩至少砌有三个以上的大型花台,花台内种植有川派古桩树木。

在此之前,过十二桥下坡道往左拐,在西郊河畔早已存在一条可直达二仙庵和青羊宫的便道。这条便道的存在,给人们赶花会提供了一条近路,即使去光华村上光华大学的学生也不会走西城边街,致使这条新修道路大部分时候只有一些板车、马车、鸡公车和轿子通行,其利用率极低。赶花会时这条路上基本上是无人行走,养马老板在这条路上放起了溜溜马供人骑乐。直到2002年,政府才在这条路上建设起了称作“琴台路”的仿古一条街,这才开始有了点人气。

关于琴台路,我将在下篇文章中作进一步探讨,望读者耐心等待。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箭头所指就是这条赶花会的河边小路

三、赶花会时节的金河街

过去,阴历二月间,只要太阳一出来天气就开始暖烘烘、热烘烘的了,路上行人纷纷脱衣解带,农谚说“路上行人把衣担”就说的是这个季节。

金河街、通惠街是民国时期大多数城里市民赶花会的一条必经之道。平常时节,这两条街上车稀人少门可罗雀,而每到花会时节,街上车辆行人马匹川流不息、杂声鼎沸,比起平时噪声分贝数显著提高了不少。有钱人家乘坐的黄包车上发出的叮当声,人力车夫的吆喝声,杂耍艺人敲锣卖狗皮膏药的叫卖声,讨口子要饭告地状时的哀告声和低沉哼声,收荒匠换花生换葫芦(ku lue)的吆喝声,挑担子卖蒸甑糕的梆子声,卖冰糕小贩的叫卖声,鸡公车的嘎嘎声,卖白麻糖的叮当声,溜溜马的马蹄声与铃铛声……如此丰富的市声集聚在一起,在一个大的环境声场中,构成了一场绝佳的真实环绕声效果,犹如一幅活生生的“清明金河图”。

金河街与柿子巷路口,一大笼盛开的白色七里香,悄悄地爬过了王瓒绪公馆高大呈圆弧形的火砖墙头,其浓郁的蔷薇花香充盈在这广阔路口,挑逗着行人的嗅觉。王瓒绪公馆内,那座成都市内唯一一座北欧式的高大别墅,笔陡的屋顶下罩着的青砖墙上,从四周地上直到房檐下铺满了爬(音“巴”)壁虎藤蔓。立春后新长出的绿叶已经初具规模,使得整座房屋的墙壁上仅露出了玻璃窗口。别墅的砖墙几乎被爬壁虎完全覆盖,犹如房屋被一张厚厚的绿色帐幔包裹着,令人赏心悦目。就是这座房屋成了当时成都市的地标建筑,就是这座建筑让人记住了金河街,就是这座房屋令人难以忘怀这座城市。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金河街与柿子巷路口的王瓒绪公馆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糖饼

河边上还有糖画艺人在他的糖饼儿摊摊上的一张大理石板上倒糖饼儿。一圈人围在糖饼儿摊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个娃娃把手伸进一个竹篓里面摸竹子做的写有《百家姓》姓氏的竹块,俗称“摸赵字”。这是一种有奖游戏,假如摸到“赵”字,就能得到一等奖,奖品为糖画金龙一只。当有人摸到“赵”字,往往围观的人就会拖着长音齐声欢呼:“赵——!”;要是摸着“钱”字,那就得二等奖,奖品为糖画孙悟空一只;要是摸着“孙”字,就只能得三等奖,奖励糖画桃子一只。这时看热闹人的欢呼声音量定会骤然降低,要是摸到其他姓氏的竹牌子,欢呼声顿时变成了成都人特有的一声叹息声:“哦豁!耙眼儿一个( 把熬软了的糖在大理石石板上刮成糖皮,再用糖皮裹住糖渍杏肉,放进口里吃,犹如吃软糖一般)”!如果不要糖金龙的可以换领三十个耙眼儿或者50个糖饼儿,二等奖和三等奖都有可以相应兑换的奖品。

赶花会期间走在金河街上,眼睛就有了应接不暇的感觉。什么耍把戏的、耍猴的、看西湖镜儿的、拉二胡卖唱的、捏面娃娃的、吹糖人的、卖凉粉的、拆字算命取痣的,总之九流三教都有。还没走到青羊宫,在金河街上就提前感受到花会的气氛了。金河街上的氛围就是赶花会的前奏,这里有点像花会的第二会场。说来好笑,好些初次来成都赶花会的外地人,就认为这里已经到了花会现场了。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划甘蔗

四、划甘蔗

过十二桥走西郊河西岸便道去二仙庵的途中,靠近河边有一片田坝,它是在赶花会期间,专门腾出来过人的。有人就在这块田地里摆摊设点,卖风车车的,卖竹笛、洞箫或土单簧管的,还有卖白麻糖的,卖肺片和大头菜串串的……其中最多的就是卖甘蔗的小摊。

划(音“花”)甘蔗这个游戏花钱不多,历来是成都小娃娃乃至年青人的爱好。划甘蔗前要选好甘蔗,以直、高、粗细适当为宜。先让摊贩过秤或按质估价,双方把价格谈妥或过秤后就可以开始划甘蔗了。划甘蔗的刀由摊贩提供,样式五花八门。甘蔗刀要轻重合适,只要拿起来蹭手,娃娃们用起来不会感到沉重就行。

划甘蔗前有两种方法来决定所有参与人划甘蔗的先后顺序:一种方法是,参与划甘蔗的人要先聚在一起“识拳儿”(划拳),以此来决定划甘蔗的先后秩序。第二种排位方法是,过秤后,卖甘蔗的人把甘蔗稍砍去后,拿着甘蔗随便一扔,一人接住甘蔗,其他人顺着接住甘蔗人的手上虎口往甘蔗顶端移动,就这样一直往上轮流抓握甘蔗,最后抓握到最顶端的那人就是第一个划甘蔗的人。

《行脚成都》已经有两期刊登了划甘蔗的细节描写,我这里就不再耽搁读者的时间了,感兴趣的读者可移步前往观看。

小学时,班上大都是家住少城的同学,同学们一有空就要约到一起去赶花会。虽然赶花会期间气候还不太热,可是那时候游泳的瘾很大,要是天气稍好出点花花太阳,就要去十二桥西郊河上或去上游一个叫作“岛北”的河湾里游泳。游泳前要是气温较凉,就凑钱在河边的一个酱园铺买一些泡鱼辣子大家分而啖之。辣子一进嘴嚼几口就辣得面红耳赤浑身燥热,立即飞奔到晋康桥(原十二桥)跳上桥栏杆,以飞燕式从桥上跳入水中,一直游到成都冰厂发电站前爬上岸,这叫拉长滩。有时还在河边打泥巴仗,打水仗,经常玩得得意忘形,甚至把赶花会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花会所在地位置图

五、成都花会主办地

在青羊宫以东、二仙庵以南、青羊正街以北和西郊河以西这个夹角地带有一片楠木林和空地,这就是青羊场中历来的“花市”,现在叫作“文化公园”的地方。平时这里是农村集市,“花会”期间作为展览和物资交易的场地,这就是自唐宋以来成都花会的传统主办地,一千多年以来会址从未变动过。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飞车走壁杂技

六、马戏团与飞车走壁团

赶花会期间经常有杂技团或飞车走壁团,在二仙庵旁边一个楠木林空地上搭台演出。在演出前,杂技团总会派出自己的铜管吹奏乐队,在门口售票处吹奏音乐,以营造欢乐愉快的气氛吸引观众购票。在节目演出过程中,乐队移至场内配合杂技演出,以营造气氛。杂技演出场地是成都花会中最热闹最欢快的地方。在进入二仙庵之前很远就能听见杂技团乐队的吹奏音乐声了。

建政前,成都曾有相当多的杂技艺人或组团或个体在成都市内、外,如皇城坝儿及郊区各乡场演出挣钱糊口。当时成都市内的杂技艺人不少,我至今还记得的仅有一位,他是一名扮演小丑的演员,姓朱人称“朱宝器”。成都人口头禅把爱耍宝的,喜欢逗人发笑的人称为“宝器”。他家住小南街,我读小南街小学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会遇见他在人民公园小南街侧门处内侧的苗圃内练功。众所周知,小丑演员的杂技技术都是相当全面和精到的,朱宝器长得一表人才,年轻帅气,身材健美,浑身疙瘩肉。他每次出场都会赢得观众热烈的鼓掌声和笑声。他的舞台服装,特别是那双鞋子和脸部妆容,就是按照卓别林先生舞台形象为模板来化妆的。只要他一出场,观众们看见他的形象,就会立即兴奋起来。

我记得他的单杠动作既滑稽难度又高;还有他的自行车和高脚独轮车车技,以及爬杆表演都是惊心动魄的。总之他的每次出场都能压得住阵脚。他的丑角表演有着独特的别开生面的艺术欣赏价值,其技巧动作和插科打诨的幽默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表演中,他打算帮同事们搬道具时显得那样笨手笨脚,憨态可掬,其实他的本事最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他所在的杂技团每年都会在花会上演出,后来成立了成都市杂技团,好像他也是其成员之一。我曾经在东丁字街成都市杂技团那个圆形剧场里看到过他的表演。

河南灵宝飞车走壁团也曾经来到花会演出过。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花会公安展览内容介绍

七、公安展览

新政后那几年的花会,为了避免落入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名词的避讳,不叫花会而叫物资交易会。在展场的布置上比起过去好的方面是设立了若干新的展览馆,如工业展览馆、农业展览馆、轻工业展览馆和最引人注目的公安展览馆。

各个展览馆都是由楠竹搭制的房屋桁架,棚顶铺上厚厚的麦草,檐口修剪得很整齐,四周围上竹篁席作为墙壁。每个展览馆都吸引了非常多的参观者,展馆门前广场上总是挤得人山人海的。

记得最吸引人的几大展览馆之一是“公安”展览馆。每年该展览馆都是人山人海的,好不热闹。

展览馆中展示的内容大都是当年或历年来全国镇压反革命,清匪反霸,朝鲜战争,社会治安和反对蒋介石勾结美帝国主义,派遣特务窜犯大陆被抓住后的情况展览。以及1950年在成都东郊甑子场(洛带)、龙潭寺、石板滩等地发生的袍哥、土匪暴乱展览。在展览会上展出了大量的手枪、步枪、大刀、手榴弹、迫击炮、轻重机枪等等武器弹药和电台实物。

会场上特别吸引观众的是有关中美合作所的展览。其中美、蒋特务、男扮女装的王琼,最容易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在公安展览馆区域内一个很大的天井里,一端搭了一个台子,台子上放了一张化妆台,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一副摩登女郎打扮的王琼端坐在椅子上,他在麦克风面前,女声女气地介绍起自己的身世和从事特务工作的内幕。他每天要按规定讲几场,中间有休息时间。

此人实际上是个男儿身,据他自己交代,他从小就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收养,平时就给他打针吃药,把他按照女人来塑造。在专业上专门有人为他上课训练,按照特务来培养。

展会上有他过去全盛时期的照片,卷卷头、细眉、非常光生精致的一张女人脸,让人看起来他就是一位楚楚动人的漂亮女人。那时候他的颈子上根本看不出来男人特有的喉结,新政后,阴差阳错没有跑脱,潜伏了下来,因为没有了维持女性特征的药物,自己逐渐有了男性性征:说话声音变粗,胸部变平,特别要命的是喉结逐渐变大,长出了胡须,引起了周围人们的怀疑而被举报。把他抓获,这才有了他在展览会上现身说法的表演。那一年的花会空前热闹,走到哪里他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还有许多细节,由于年生久远已经遗忘不能提供出来,希望读者原谅。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农业展览馆

八、农业展览

五十年代初期农村成立互助组,紧接着成立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又在农村推行科学种田,制定了水、土、肥、种、密、保、公、管的农业八字宪法。

记得有一年政府推行深耕细作,那一年的花会展览就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而进行宣传的。会上还展出过双轮双铧犁,在会场外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来与老式单铧犁进行比较表演。许多老农看了又看,比了又比,确实比老犁头深耕得多,对新式农具信服了。可是这种双轮双铧犁最终并未得到推广,其原因还是农民手头没有钱,买不起,直到现在好些地方农村,仍然还在使用中国农村已经使用了上千年的单铧犁。

展览会上还展示了四川各地出产的土特产品的食物和风土人情的照片,以及新旧社会农民生活对比的图片展览。其中对古蔺农村的介绍令我终生难忘。当时的古蔺县是中国贫困农村的典型代表,它地处川南大山区,交通不便,多民族杂居,赤贫人口众多,有讨口子出在古蔺县一说。我初中的音乐课本中有一课就是学习川南古蔺民歌《尖尖山》。恰好在农业展览馆中古蔺部分的一个展板上介绍了这首歌,并打出了歌词:“尖尖山啊,二斗坪,苞谷馍馍胀死人,弯弯路,密密林,茅草棚棚芭芭门,要想吃干饭舎,万不能,万不能!”展板上共计配有三张寸草不生的古蔺大山、茅草窝棚和苞谷馍馍的照片。

青羊宫花会上的农业展览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后来就把农业展览馆固定下来,作为长期展览馆使用。为此还淘汰了原来的茅草席棚简易展览馆,在一环路东边,青羊宫墙西边,省医院对面,修建成正式的农业展览馆,供长期展出使用。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清末明初花会花展地

九、花展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成都人都爱花,只要房前屋后稍有空闲土地就会种上花。即便没有土地的人家,也会时不时地从花市或从走街串巷的花农挑担中或买花姑娘的花篮里购买鲜花,把它们或插瓶或移栽到花盆内欣赏,所以成都的花农和买花人特别多。成都郊区有专业的种植户和卖花人,靠种花、卖花和制作盆景为生。

成都有着悠久的种花历史,唐、宋时风气已盛。杜甫在居住成都期间,真正感受到了成都百姓以花为乐、以花为爱、以花为美和以花为生的朴素情操,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不朽诗句。宋代陆游更写有:“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佳句。诗中反映了成都西门外,从青羊宫到浣花溪这一大片区域里,已是当时大量种植花卉的地区了。

花农种花是为了卖,买卖集中的区域就会成市,成都的花市早在唐代以前就已兴起,特别是在青羊宫附近,早已形成了花卉的专业集市——花市。一篇介绍成都青羊宫花会起源的文章中写道:唐人肖遘于公元881年写的《成都》诗中就有“月晓已闻花市合”的诗句。南宋时,成都花市已经相当繁荣了,赵拃在《成都古今集记》中写道:“成都二月花市,各地花农辟圃卖花,陈列百卉,蔚为香国。”其时,成都的花市较多,以南郊和青羊宫花市最盛。成都青羊宫的花会就是在唐代花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买卖花卉和种子摊档的陈列格局和经营方式,与现在花卉市场的方式基本未变。也是进门就是一个简易的竹棚,竹棚后面或侧面的空地里开辟有花圃,临时种植有花卉植物,地面或临时搭的架上放有盆景。

我儿时喜欢种花,彼时唯一能够买到花种的地方就是青羊宫花市。记得第一次独自去花会购买鸡冠花种子就不顺利,买回来把种子撒下,几乎隔天浇水,每天巴心巴肝望着地里,很久都不见嫩苗出土。失望之际曾把土刨开,看见种子依然故我,明白了这种子发不了芽了。有人说是卖家为了勾引买家再次去他的摊位上购买好多赚钱,故意把种子用开水烫过 !我想这不太可能,未必市场上就只有他这一家在销售鸡冠花种子?最大可能还是花朵没有授粉的缘故,是天灾而不是人祸。后来又陆续买过一些花种子和菜种子自种,如十三太保、晚香玉、香葱、菠菜等,都乖乖地发了芽,开了花,甚至结了果。

老成都赶花会的那些事

花会的餐馆

十、饮食

锦城——成都是全国食客们向往的地方,一年一度的花会,更是人们享受饕餮盛宴的绝佳场所。新政前花会上的各家餐馆、小吃,参会都比较随意,有的并不是年年都来,新政后每年参会的基本上都有那些商家,好像摊位地址都是固定不变的,从数量上讲商家每年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花会期间,有些名小吃几乎年年参会从不缺席,如石板滩的糖油果子(天鹅蛋、油果子)、龙潭寺的三大炮、哑巴牛肉焦饼、洞子口张凉粉、赖汤圆、郭汤圆、韩包子、夫妻肺片、叶儿粑、痣胡子龙眼包子……

素有“锦城小吃甲天下”的成都市,不仅仅只有小吃甲天下,而且“大吃”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川菜就是中国三大菜系之一。几乎成都市的所有知名餐馆都会在花会上租用场地,搭灶经营逐个亮相。我记得的有朵颐餐厅、竟成园、努力餐、味之胰、竹林小餐、努力餐、姑姑筵、香风味、利宾筵……餐厅之多,数不胜数。这些餐厅或餐馆租用的棚子大小不一,大的要占用几十米的长度,只见室外旌旗招幡摇动,室内五花十色,酒肉之香味杂陈,令人垂涎。有的棚子小,小的只有几米开间的棚子,别看棚子小,食品单一,可是顾客盈门,川流不息,翻台率相当高,他们打的是短、平、快。

由于这些餐馆在花会里集中经营,各个餐馆都会施展浑身解数,派出最强的厨师和堂倌队伍,施展强而有力的营销手段,增加营业额就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现在好些人都认为糖油果子、三大炮是老成都市区内的名小吃,其实不然!过去要是花会停展期间,在成都市区内是很难买到这两种小吃的,要想吃到它们,只能在龙潭寺镇或石板滩镇的逢场天才能见到。这两处地方属于成都的远郊区,交通又不方便,大部分成都人可能终身都没有去过,更别说吃到糖油果子三大炮了。

走在花会上的小吃展区,老远就能听见从三大炮商铺里发出的砰–砰、砰声和铜盘跳动的铛–铛、铛声。一份三大炮就在一长两短的碰撞声中诞生了。这两类稍有延迟的碰撞声几乎叠加在一起,它们具有了真正的环绕声和震撼人心的悦耳的全频带声音效果,这才是人类舌尖上的味觉与听觉盛宴的一种超自然享受。

泡制三大炮最重要的一步,是在制作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堂倌左手抓住一条呈条状并舂烂了的糯米团,从虎口处挤出一个糰子,用右手捏住这坨窝子,将其对着一个抹了油的、用生漆漆成红色的一个大掌盘用力甩将出去,接着再从虎口处挤出一坨糰子连同左手剩下的糰子,先后两次再向那个红色大掌盘甩将出去。这时三坨糍粑先后在掌盘上发出三声肉肉的闷响,同时掌盘上凌乱放置的铜茶船,又相应地发出基本上听不出来的稍有延迟的三声铜盘相碰的清脆金属声。声音以后,成糰糍粑又相继跳入盛有熟黄豆粉的一个竹簸箕内。这糍粑粑经过三番五次的揉搓、捏揪、碰撞、跳跃、滚动和混合(与黄豆面),这种糍粑与普通糍粑更具不同的口感。再加入特制的红糖水和炒芝麻作为调料,这味道对于没有吃过三大炮小吃的人来说,不是可以想象的,也不是现在所谓的揪三坨糍粑,掺入红糖水就端上桌的虚假名小吃“三大炮”可以媲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