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我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技術精良,菜點眾多,調味多樣,風味各異,豐富多彩,堪稱世界之冠​‍‌‍​‍‌‍‌‍​‍​‍‌‍​‍‌‍​‍​‍‌‍​‍‌​‍​‍​‍‌‍​‍​‍​‍‌‍‌‍‌‍‌‍​‍‌‍​‍​​‍​‍​‍​‍​‍​‍​‍‌‍​‍‌‍​‍‌‍‌‍‌‍​。我國的宮廷御膳是各階層人士和廚師創造的食文化精品,是我國食文化中的珍寶​‍‌‍​‍‌‍‌‍​‍​‍‌‍​‍‌‍​‍​‍‌‍​‍‌​‍​‍​‍‌‍​‍​‍​‍‌‍‌‍‌‍‌‍​‍‌‍​‍​​‍​‍​‍​‍​‍​‍​‍‌‍​‍‌‍​‍‌‍‌‍‌‍​。幾千年來,歷代宮宴的形成和發展,對我國食文化的發展與提高曾經起了重要作用​‍‌‍​‍‌‍‌‍​‍​‍‌‍​‍‌‍​‍​‍‌‍​‍‌​‍​‍​‍‌‍​‍​‍​‍‌‍‌‍‌‍‌‍​‍‌‍​‍​​‍​‍​‍​‍​‍​‍​‍‌‍​‍‌‍​‍‌‍‌‍‌‍​。

中國宮廷御宴的形成與發展,是同歷代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關的,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夏朝帝啟為王時,開始建立帝王宮廷。為宮廷服務的膳食機構也隨之而設。夏朝宮廷首設“庖正”專門負責帝王膳食。《帝王世紀》說:“桀有昏德,為酒池,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太平御覽,屍子》:“桀,欲長樂以苦百姓,珍怪遠味,必南海之葷,北海之鹽,西海之著,東海之鯨:,”同時,九州進貢珍貴食物增多,婚禮、喪禮、祭禮、養老禮開始實施,飲食之禮為尚,宮廷御膳萌芽。

商朝是我國奴隸社會進一步發展的時期,宮廷膳食機構相應擴大。從成湯開始,宮廷就設有御廚,還有“庖正”、“內饔”、“宰夫”、“司魚”等各類膳食官員,分別主管帝王的膳食和祭禮等。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商宰相伊尹,原是御廚,因善調五味,做“鵠鳥之羹”,並有治國安邦之才,被商湯賞識而任宰相。此外,商朝開始“鼎食制”,天子、諸侯膳食開始分等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一鼎即一菜,這是商朝規定的祭祀和宮廷官員用膳的制度。

周朝的宮廷御膳更為完善。 周代的食官歸“天官”之列。根據《周禮》的敘述,又分為膳夫、庖人、內饔、外饔、亨人、甸師、獸人、敷人、鱉人、臘人、食醫、酒正、酒人、漿人、凌人、籩人、醢人、醯人、鹽人、冪人等二十餘種,共二千二百九十四人。

其中直接操作人員其一千八百一十六人,管理官員四百多人。僅僅為了周王室的少數成員膳食,就設置了這麼龐大的食官陣容,御膳之盛,可想而知了。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周代,名菜已成批出現,其中有天子食用的“八珍”:淳熬、淳母、炮豚、炮樣、搗珍、漬、熬、糝、肝脊;羹菜:大羹、和羹、鍘羹、雞羹、羊羹;還有糯豚、濡雞、濡魚、濡鱉、牛炙、羊炙、豕炙、魚炙、魚膾等各種菜餚。宮廷飲料有“六清”、“五齊”、“三酒”等。

值得注意的是,周代設置了“食醫”。“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百珍之齊。”就是說,醫官掌管著御膳的調和劑量。劑量要相成相宜。膳食葷素與主食搭配適宜。

調和五味,春天酸味宜多,夏天苦味可盛,秋天辛味應足,冬天多一點鹹味,甘甜四時可調。這些宮廷菜點的製法與理論,是前朝所沒有的,又為歷代所應用。可以說,《禮記》是我國最早的御膳食典。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秦漢時期的宮廷食禮和等級,基本上沿用了周代的制度,但在宮廷採用的食物和菜點、烹調方法、炊具與食具等方面都有新的發展。食物中的蔬菜,除了周代沿襲下來的三十多種外,又增加了從西域和國外引進的黃瓜、茄子、大蒜、胡蘿蔔等數十種,還出現了豆腐和豆製品。

肉食品除了牛、羊、豬、狗、鴨、雞外,鵝、兔、雁、鶴、鹿、豹、熊食用較多。但漢代最普遍食用的以狗肉為首,其次是豬。宮廷名菜有狗肉、煮鵝掌、禁肉、鯖鮮、王侯鯖、鹿脯、胃脯、膾殘魚、蝦蟆、玉盤、黃瓜、膾鱸魚、烤豬、七寶羹、蓴菜羹等。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在漢代,由於鐵製炊具和食具代替了銅器,漢代普遍使用了鐵鍋。鐵鍋傳熱快,食物易熟,這就促進了烹調技術的發展。除了燒、蒸、膾、炒、煮外,還有作齋法、魚鮮、脯臘、羹腥法、蒸、炙法,作菹藏、生菜法、素食等三十多種烹調方法。在《齊民要術》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瞭解漢代早、中期宮廷膳食的概況。

隋代,那個靠殺父而登上皇帝寶座的煬帝楊廣在宮中花天酒地,飲饌極豐​‍‌‍​‍‌‍‌‍​‍​‍‌‍​‍‌‍​‍​‍‌‍​‍‌​‍​‍​‍‌‍​‍​‍​‍‌‍‌‍‌‍‌‍​‍‌‍​‍​​‍​‍​‍​‍​‍​‍​‍‌‍​‍‌‍​‍‌‍‌‍‌‍​。他所食用的饌品,一部分名目保存在謝諷所撰《食經》中,如急成小談、飛鸞膾、咄嗟膾、剔縷雞、龍鬚炙、君子訂、紫龍糕、象牙健、白消熊、專門膾、折筋羹、朱衣錟、天孫膾、月華飯、無憂臘等五十多種。

這些自然都是美味,不過現在人們沒法完全弄清它們的配料及烹法,有些饌品甚至令人不知所云,弄不清菜餚究竟為何物,要再現當年的風味也許是一個很難辦到的事情了。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唐宋兩代是我國曆史上較為強大的朝代,物資豐富,糧食滿倉,烹調技術十分發達,宮廷御膳大為發展。.

唐代承襲隋制設光祿寺“掌酒醴、膳羞之政,總太官、珍饈、良醞、掌醢四署”。其中,太官署掌供祠宴朝會膳食。珍饈署掌供祭祀、朝會、賓客之庶饈。良醞署掌供五齊三酒鬱鬯。掌醢署掌供醯醢之物。宮廷的飯有雕胡飯、黃粱飯、御黃米飯等以及各種餅食、餛飩、冷麵等數十種。

炙菜、膾菜、蒸菜、燒菜、炒菜、羹菜各有數十種,如駝峰炙、象鼻炙、玲瓏牡丹鮮、野豬蚱、駝蹄羹、清涼臛碎,還有遍地錦裝鱉、熊白啖、五生盤、醋芹、雪嬰兒、鳳凰胎、光明蝦炙、箸頭春、乳釀魚等名菜上百種。

唐代有國宴、龍鳳宴、曲江宴、燒尾宴等,僅大臣進獻帝王食用的“燒尾宴”,就用菜五十八款。舉行國宴時,動輒有數百人參加,排場大,十分豪華。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宋代宮廷食用的御膳菜點也有數百種。名菜有燒羊肉、羊舌籤、螃蟹羹、鮮魚膾、坑羊、荔枝腰子等上百種。宋代宮廷宴會排場更大,光是清河王張俊進獻宋高宗的御宴,用菜用點達二百三十餘款,用菜之多,前所未有。

與宮廷豪華的御宴相比,宋代的文人社會還是提倡飲食節儉之風的。如撰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他與文彥博、範純仁等這些身居相位的同道們相約為“真率會”,每日往來,不過脫粟一飯,清酒數行。相互唱和,亦以儉樸為榮。其他如蘇東坡、陸游等大家也亦如此。

遼、金、元三代的宮廷御膳與漢族不同,都以牛、羊肉為主,主食以餑餑麵食為主,飲料以乳酪為主。遼、金還大量食用野味,元朝則以蒙古風味為主。

在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中,曾記載了元朝宮廷御膳一般菜點、珍饈和飲料菜兩百一十一隻,其中帝王常用的“聚珍異饌”有九十四隻,以羊肉和牛肉為主的佔90%左右,多數為蒙古及其他少數民族菜點。如馬克答吉湯、八兒不湯等。元代的宮廷御膳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注重食與養、食與醫的結合,這是元宮廷太醫忽思慧的一大創造發明。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明朝宮廷御膳機構龐大,上設尚食局,下設光祿寺和太常寺,其御膳房管理人員高達近五千人,宮廷御膳常用菜點有二百款以上。

四季名菜較多,春食鮮蝦、河豚、蛤蜊肉、桃花:夏食笱雞、白肉、蓮湯、鰣魚;秋冬有蟹肉、糟豬蹄尾、糟瓜茄;冬食羊肉、燒鵝、燒豬、酒蚶、糟蟹。為了供皇家吃銀魚,還專在天津設了“銀魚太監”。在《明宮史,飲食好尚》中詳細記載了明代的宮廷食譜。

清代是我國宮廷御膳發展到最高峰的時期。歷代所有的名菜、名點、名酒、名宴都雲集於宮廷,用料之精、菜點之多、烹調水平之高,宴會排場之大,均超過歷代。


宮廷宴席一百多道菜?帶您還原中國古代宮廷宴會


一般認為,“滿漢全席”是清代宮廷規格最高、用料最貴、用菜最多的國宴,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客觀地說,“滿漢全席”是源於清代繼於民初的一種大型宴席。此種宴式應該是在滿清入關後逐漸形成的。它既和宮廷宴式有關又和其無關,主要還是在民間炒作起來的。

滿清入關前,宮廷筵席非常簡單,就是皇帝出席的國宴,也不過是十幾桌、幾十桌,食品主要是牛、羊、豬、獸肉,用解食刀割肉為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