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動手和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家長不妨這樣做試試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是人都會犯錯,大人尚且會犯錯,更何況孩子?犯錯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孩子在犯錯中學習,在犯錯自中進步。所以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需要做到的第一點就是要允許和包容。

孩子犯錯了,打罵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因為打罵只會激起孩子的恐懼心理,孩子在害怕的狀態下,全部的心理能量都用來保護自己了,哪裡還有能量來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呢?

孩子犯錯,動手和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家長不妨這樣做試試

很多家長最常用的就是講道理這一招了。講道理有沒有用呢?在孩子情緒平靜的情況下,適度的講道理是可以的,因為這時候孩子的理智腦開始發揮作用,通過講道理,我們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就能慢慢吸收。

但是一味的講道理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孩子的信息接收管道是有限的,而不停地灌輸道理,會讓孩子的管道出現情緒過載,就好比有一臺裝載機整天在你的樓下施工,發出的噪音讓你開始難受。過多的嘮叨和講道理只會讓孩子關閉接收管道。

孩子犯錯,動手和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家長不妨這樣做試試

那當孩子犯錯了,除了講道理,我們還能怎麼做呢?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分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的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在去開會的路上,看到一個男生用泥塊砸另外一個男同學,趕緊將他制止,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陶行知開完會後,先去買了幾顆糖,然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那個男生站在辦公室裡等著挨訓,可是陶行知卻和藹地掏出一顆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到了,並耐心地等著我來。”

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說:“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過了兩顆糖。

孩子犯錯,動手和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家長不妨這樣做試試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遞給男生說:“你用泥塊砸那個男生,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應該獎勵你。”

男生這時流著淚說:“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又笑著說:“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獎勵你一顆。現在我的糖也沒有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就這樣,陶行知先生沒有批評孩子一句,沒有給孩子講一句道理,用小小的四顆糖,就讓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其中蘊含的教育的藝術值得我們去學習。

孩子犯錯,動手和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家長不妨這樣做試試

如果孩子已經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他本身就會產生內疚、慚愧的感覺,這時候我們就無需再喋喋不休地講道理,孩子自己反思,然後改正自己的行為,這樣效果就很好。

如果孩子還不知道自己錯了,那我們可以用簡潔的語言跟孩子講清楚,比如,把其他小朋友撞疼了,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如果是你被撞了,是不是也很疼呢?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再引導孩子去承擔一些後果,比如給小朋友道歉等。

總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一味的講道理可能並不能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而把犯錯看成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引導孩子真正知錯能改,孩子才能從錯誤中有所收穫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