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學生的戰“疫”記憶:最心疼老師坐餐車去武漢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作者:林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4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年註定是一個特別的五四,鍾南山院士在節前寄語青年:“這世界屬於青年,就讓青年改變世界!”這其中也包括對他的學生——桑嶺醫生的點贊。

鍾南山學生的戰“疫”記憶:最心疼老師坐餐車去武漢

桑嶺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這次戰“疫”中,作為廣東省首位支援湖北戰“疫”醫生,他幾乎打滿全場,1月25日就獨自一人輾轉到了武漢,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ICU奮戰76天,曾帶領團隊闖過武漢前期醫務人員不足、醫療物資缺乏等至暗時刻。他獲得了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今天晚上,在廣州舉行的一場“花城有愛 青年有為”青春故事會上,桑嶺將會講述他的戰“疫”記憶。 桑嶺說,“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大規模的戰役”。

鍾南山學生的戰“疫”記憶:最心疼老師坐餐車去武漢

在臺下,桑嶺表達他對鍾南山的致敬,“老師,您辛苦了!這麼多年來,我就不是個省心的主兒,謝謝您和單位對我的教導,給予我很多包容,讓我一直成長。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對您的感激之情,只想真心跟您說一句:多休息,保重身體,下次別再靜悄悄地去坐餐車了。”

桑嶺告訴記者,回憶起每一天的點點滴滴,感受至深。剛到武漢,對病毒的認識為零,面對不斷逝去的病人,內心備受衝擊。每當撐不下去的時候,桑嶺就對自己說,“我不是一個人來武漢。我不能丟老師的面子;我是醫生,這是醫生的職責”。

鍾南山學生的戰“疫”記憶:最心疼老師坐餐車去武漢

對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桑嶺稱自己很忐忑。他說,自己只是一名普通醫生,只不過在這場戰“疫”中,被大家認識。一個社會既需要像鍾南山、李蘭娟、袁隆平院士這樣的脊樑,也需要螺絲釘,才能運轉順暢。年輕人就要從螺絲釘做起,或許起步做的事情不是那麼驚天動地,但也要認認真真把事情做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努力。

每次國家有困難,遇到社會重大事件的時候,青年人總是衝在最前面。桑嶺說,年輕人竭盡所能,一定可以無所不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傳承。

一週前,桑嶺休整完返回醫院,鍾南山冒雨迎接。當鍾南山擁抱桑嶺那一刻,桑嶺挺難受的。他說,17年前非典,老師已經站出來了。這次,又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跑去武漢,在武漢連夜飛北京。而且,說話要負責任,需要承擔一定的壓力。“心中如果沒有點信念,絕對做不到。”為什麼要老師來承擔,說明我們還沒長大,還沒能力幫老師去分擔這些事情。

桑嶺記得,當時春運期間,高鐵票很難買,能搶到兩張“無座票”就很不錯了。由於時間選擇有限,鍾南山參加完廣東省衛健委的會立馬就去了。心疼老師的桑嶺說,這麼多年,老師不願意搞特殊,做人做事特別低調。就連演講上下講臺,桑嶺想去扶他時,鍾南山一下子就跳下來了。

在此次青春故事會上,桑嶺將以戰“疫”期間所參與的鐘南山院士與哈佛大學、美國重症監護方面專家的視頻會議,講述醫務人員在疫情面前所展現的專業精神與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發有為、責任擔當。

責任編輯:劉世昕

流程編輯:張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