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如何理解?

人生规划师我的规划师


这句话出自于《孟子·离娄上》,原话是,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意思是说,人的忌讳啊,就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这里,更多的是含有贬义。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孟子之前,孔子却说:“诲人不倦”。

要知道,孟子是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为何他在教学理念上和孔子有如此巨大差别呢?

其实,孟子的意思并不是讨厌做别人的老师,正相反,孟子和孔子一样喜欢“诲人不倦”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他打破了官学,开设私学,很多人慕名而来,拜孔子为师,以至于让孔子桃李满天下。

而到了战国,私人讲学之风更盛,孟子作为当时最具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当然也吸引了很多学子前来学习。

那么,孟子对那些前来求学的学子态度如何?

我们从《孟子·尽心上自》可以看出端倪:

孟子说:“君子有乐,则天下不与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来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你瞧,孟子觉得,能吸引到天下优秀的人才来做他的学生,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

所以,孟子怎么可能讨厌当老师呢?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和孔子一样,也有一段带着学生们周游列国的经历,而在周游列国的途中,他的学生彭更就问过这么一个问题:

“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这里提到了“从者数百人”,可见,孟子的学生数量之多。

假如孟子不乐意教他的学生知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学生追随他呢?

孟子对“好为人师”的贬斥,是因为孟子提倡教育应该让学生通过自省来获得知识而不是被人灌输而获得知识

孟子是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

什么是内发论?

内发论是一种教育理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质就能得到发展。

所以,这就要求施教者要认识到,教育不是简单的强制性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受教者内省得来的知识。

在《孟子·万章上》里,孟子提到:

“天之生此百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什么意思呢?

孟子认为,教育就是让先权掌握知识的人通过教育来帮助后来者掌握知识,让先觉悟的人引导后来者觉悟。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的活动,这个观点其实也是继承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论。

因而,孟子反对“好为人师”,反对施教者过多的去干预学生,提倡教育应该让学生通过自省来获得知识,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启发,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从心理学角度看,“好为人师”的人具有“助人型”人格,把握不好度,容易招人讨厌

“好为人师”是人际交往的忌讳。

因为,人们常认为“好为人师”实际是一种自我炫耀,骄傲自满的行为,因而,对于那些“好为人师”的人也是深恶痛绝。

的确,在中国的人传统观念里面,谦逊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个谦逊的人可能往往会比一个高调的人更受欢迎。

其实,在心理学上,“好为人师”的人,具有“助人型”人格。

海伦·帕尔默将人的人格分为九种类型,其中,助人型的人格主要特征为:

很在意别人的感情和需要,十分热心,愿意付出爱给别人,看到别人满足地接受他们的爱,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而“好为人师”的人,也正是喜欢通过指导别人,教育别人,以这种方式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以达到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但是,助人者常常忽略了别人是否真正需要这种帮助,因而,往往遭到别人的反感。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在《庄子·杂篇》里面的一个故事:

孔子和柳下季结成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字叫盗跖。

盗跖是一个强盗,他的随从士卒有九千人,他横行天下,侵袭诸侯,入室抢劫,赶走人家的牛马,掳夺人家的妇女,贪得无厌忘却亲友,不顾忌父母兄弟,也不祭拜祖先;盗跖所到过的地方,大国都严守城池,小国也坚守城堡,百姓都感到十分痛苦。

于是,孔子找机会与盗跖见面,想说服盗跖,希望他改邪归正。

但是,面对孔子,盗跖的表现如何?

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瞑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作为山林强盗,盗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在他眼里,孔子这种“好为人师”的劝诫,想让他从善的行为,简直就是在放屁。

所以,盗跖驳斥孔子:

孔丘,你想要用利禄规劝我,让我成为掌管大城顺民的诸侯,怎么可以长久呢!城再大,也没有比天下更大的了。尧、舜虽然有天下,但子孙没有立锥的地方;商汤和周武王立为天子,而后代灭绝;不正是他们贪大利的缘故吗?

我们看到了,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圣贤,如若他所传授的“道”对他人并没有什么实用性,换一句话说,并不是是别人真正需要的东西,那么,常常会遭受到别人的反感。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为何这么不受待见了。

综上,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原本是孟子倡导教育应该是学生的内省行为,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帮助和启迪;同时,“好为人师”作为贬义,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的,向别人提供帮助时,也要看自己提供的帮助是不是别人所需要的,不然,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牧影计划


“好为人师”一词可谓耳熟能详,出自«孟子・离娄上»,原句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 为喜好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不谦虚、以教育者自居的人。

“好为人师”是孟子师道观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为人师”本是善举,用“好”字加以修饰,“好为人师”在伦理与价值观层面就会体现出一种需要加以否定的涵义。而在某些特殊情景中,“好为人师”也会被赋予些许积极或肯定的含义。比较而言,孟子对于“好为人师”,主要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其中两个关键词“患”与“好”,关乎整句话的价值导向。



孟子对于“好为人师”也确实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这主要是基于“好为人师”所表现出的“不知己”、“易其言”、为名利、无责任等一系列情感态度与道德认知问题。下面就相关问题说一说:

第一、因“不知己”而“好为人师”——容易不了自己

孟子否定“好为人师”,其前提是肯定“好为人师”的客观存在。

“不知己”是指明不了解自己没有可以成为师的资本,而喜好、主动去做别人的老师,这也是孟子否定“好为”人师的主要依据。因“不知己”而“好为人师”的第一种表现是自足或自以为是;第二种表现是“偏执一说”,说明此“好为人师”者具有较好的学问基础,但却未能形成合乎社会道德规范。



第二、“好为人师之人”即“易其言之人”——容易轻易说出口

“易其言”——轻易说出口。孟子用与“好为人师”相同的否定逻辑,即对“易其言”的否定,也就是不可轻易说出口。

易其言”( 即轻易说出口) 并非只是一种随意或是无意识的行为,而是表现为“言无实不祥

”、不“善言”、言行不一等三种情况。

第一,“言无实不祥”,即说话没有实际内容是不好的。第二,不“善言”。言语虽然浅近,但意义确实深远、无穷,这是“善言”;而不“善言”做不到这一点。第三,言行不一。言行一致是为人师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若言行不一,对学生、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三、好为人师者:为名? 为利?——为何要“好为人师”的关键问题所在

【说明:为名? 为利?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整个战国时期,“”名“和利”字在士人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为何要“好为人师”? 这是解决孟子为何会否定“好为人师”的关键问题。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名”有声誉之意,“利”有好处、钱财等意,现代汉语中往往将“名利”合用,表明“名”与“利”之间有着诸多耦合。的确,好为人师者若无主观意识上的诉求,也就无法“好为人师”。因此,“为名”、“为利”的现实需求成为好为人师者出现的内在动因。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巨大的关系——因为整个战国时期,“”名“和利”字在士人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这最后一点,放在当今,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好为人师”,不为名不为利的,这是社会发展至今的历史进步。是社会引导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是一种大义;也是一种博学的表现!



总结:

孟子通过否定好为人师者具备为人师的内在条件性与现实可能性,最终指向如何为人师的规范与要求,即“由博返约”、“言行合于义”与责任担当。孟子对“好为人师”的否定,既是理解中国古代师道观问题的一种特殊思维路径,同时也为当今教师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具有逻辑特色的历史经验。



(图片均来自网络)


婵月一笑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此句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就是说:人的忌讳,就是喜好做别人的老师。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学圣贤之道,学君子之行,稍有所得,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绝对正确的,自己是最博学的。这时候就喜欢到处,到处去教训别人,自己则以老师自居。

孟子的本意并不是说“为人师”不好,而其中关键在一个“好”字。“好”字体现的是自我炫耀,自满自足,固步自封,不思上进。这种“好为人师”为的不是传道授业,而单单为的是贪图训斥他人、受人尊敬的虚荣而已。

学无止境,任何一个人永远无法达到无所不知的程度。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忌:不要动辄就以老师或专家的身份去教训别人,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和威严。

言至于此,笔者道是想到了同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儒家创始人的孔圣人所说的另一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不多,表面看也很明了,但关键是这句话的真正意境该如何去理解。其实孔子的意思是,“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在这里,“三”是一个虚词,指多数人,“焉”字是一个兼词,可以翻译为“在其中”,也就是说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里面,“师”这个字最好不要直接理解为老师,古人虽然谦虚礼貌,但也不是见谁都拜师的,这里师字可以理解为“效法”或者直接理解为“学习”。这样的话下面两句也就很好理解了,善的就去模仿依从,不善的就去改正,千万不要再好为人师而误人子弟!

同样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样是自己的经典名言,对“师”字的理解稍有不同哈,但笔者更倾向于孔子的言论,或者说是更倾向于后人对孔子“三人行”之“师”字的理解。

现在,我们再依据上边的思路理解一下题主这句“人之忌,在好为人师。”为人处世过程中最大的忌讳,就在于处处喜好表现自己,为人“表率”或者是希望别人效法自己。咋样,这不就是孔子“三人行”的翻版吗?😀

其实孔子的“三人行”充分体现了圣贤的大智慧,他不仅向善人学习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同时他还向不善的人学习,也就是对别人的缺点善于发现并引以为戒,这正是圣人自我修养的高尚品性。

那么按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一个人在社会上,不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虚心效法学习别人的优点,面对别人的缺点不是引以为戒,加以改正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处处表现自己,自以为是,喜欢出风头,好“表率”,喜欢别人效法学习自己,先不说你未必有为人师表的才能,就算真的有,岂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立身处事,缺乏虚心好学的精神,更没有自我修养的品性,岂非满招损谦受益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