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創業故事之微建築——419

第一次聽說微建築,好像都會誤解,以為他們只做建築模型。微建築和黃淮學院創新創業教育一路同行十二年,也許除了他們,只有我最瞭解微建築。

前不久宣傳部以奮鬥為題做了個專訪,聽方老師再敘微建築歷程,忽然意識到微建築年會已經五屆,是該有所表示,當即應允到年會之前,每天一篇微建築志,聊表心意。

時間回到2012年5月,我第一次踏進8號樓419房間,那個場景在腦海中依然清晰——30多個學生坐在不足20平方的房間,所有人都在認真做項目,對我這個不速之客熟視無睹,更沒顧忌炎熱的天氣和汙濁的空氣。從那時刻起,懵懂中覺得這或許創新創業教育的未來。

時間再推至06年,微建築創建伊始,趙輝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學生不參與真實項目實踐,靠建築設計養家餬口甚至成家立業只是水月鏡花。可這在當時還未完全轉型的原師範類院校,無異於天方夜譚。於是在他們得到了419房間做工作室的時候,開心的一起頭戴報紙摺疊的帽子,把房子重新粉刷一遍,而且從今往後,所有的車牌號碼的尾號都選了微建築的幸運數字——419。

黃淮創業故事之微建築——419

2012年微建築工作室簡介課件截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