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多途径提升“家门口”综合服务能级?农工党市委会有话说

开展群众 “家门口”的村居服务,实现小事不出门,服务在身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舟山市“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亟须改进的短板。

“国家、省规定村(居)委会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但舟山市平均只有200平方米。”农工党市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现有村居公共服务设施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加上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因此难以实现区域内共建共享。

除了硬件条件不足外,软件条件同样存在短板。

“村(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却承担了很多职能部门转嫁下来的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任务,导致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机关化倾向严重,服务居民的精力和时间被大量挤占。”该负责人介绍。

农工党市委会认为,打造群众“家门口”综合服务平台,解决硬件配置问题是关键之一,可以在提高村(居)委会内部空间的共享性上“做文章”。

“通过共享空间、共享工位、共享电脑等形式,推动村居‘办公空间趋零化、服务空间最大化’。”该负责人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指导文件,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整合学校等资源,通过结对共建、签订协议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广阔的公共服务空间。

建立标准,促进规范,有助于“家门口”服务中心统筹发展。农工党市委会建议,推进服务标识统一化、服务项目标准化,建设统一的“家门口”服务主题数据库,做到“家门口”服务中心各类标识规范、整齐、美观、简洁。

如何多途径提升“家门口”综合服务能级?农工党市委会建议,科学评估、清晰界定“20分钟服务圈”,对群众感觉服务点较远、享受不到便利的悬水小岛和偏远地区,采用一地一策的办法予以“家门口”服务的灵活设置和全面覆盖。根据居民前来办事的流动量和工作人员承载量,科学优化“错时制”“延时制”,使服务更加便民亲民。

此外,农工党市委会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支撑与保障,促进“家门口”综合服务队伍能力不断增强。例如村居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并在上升通道、前途培养和薪酬方面拿出举措予以激励;探索相关激励机制,充分挖掘群众身边的退休老干部、文艺工作者等“能人”“达人”,引导其发挥自身特长参与社区事务,为群众服务;各级政府部门要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支持,让基层同志“少登一个系统、少录一次台账、少填一份表格,少报一次数据”,促进村居减负增能。

(原标题《市两会议政录|打造群众“家门口”综合服务平台》,原作者幸笑薇。编辑夏艺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