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在哪?

01、 世界第一的海底隧道開工

最近,青島最大的消息莫過於膠州灣第二隧道的開工,建成後將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直接聯通西海岸的高速公路網,也算是為青島這座急需利好的城市提了些氣。

這項青島“十四五”超級工程的背後,體現的則是青島多年來構建環膠州灣國際灣區城市的努力。

最早的膠州灣高速雖然繞的比較遠,但總算率先將環膠州灣區域連接起來,海底隧道作用也比較明顯,有力的帶動了西海岸特別是安子片區的快速發展,跨海大橋則由於種種原因,效果還沒完全展現,膠州灣第二隧道建成還需六年,檢驗效果尚需時日。


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在哪?


歷數膠州灣的這些重磅交通設施,有成效顯著的,也有相對不足的,對於不足,自然要反思,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借鑑學習。

近年來,學完深圳後,青島又開始學起了上海,其實上海在綜合交通助力城市發展方面就有典型的案例可供借鑑學習,那就是大上海西部的虹橋商務區。

在商業領域,有時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能夠快人一步,那成功就是你的,虹橋作為全球知名的綜合交通樞紐,集民用航空、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長途客運、地鐵、地面公交、出租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自然也就佔據了快的優勢,匯聚了天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因此吸引了大批企業,形成了上海僅次於陸家嘴的頂級商務區。

如果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會在哪呢?

02、 火車西站的門戶作用

其實,青島在探索交通商務區模式發展經驗的路上早已走了多年。

首先是李滄區,圍繞北站規劃了青島首個交通商務區,但是由於種種問題,現在北站周圍仍是空地,最新的進展是西面將建設海信慧灣新基建產業創新基地,東面的控規也出來了,新增了不少住宅規劃,算是多少解決了開發成本問題。

其次是高新區,這個規格上就更高了,紅島火車站規模全省最大,通過地鐵八號線,北面連著膠東國際機場,南面能直通五四廣場,順勢也規劃了交通商務區,但也是由於種種原因,延遲了許久,近期才總算要通車了。

這也就給了西海岸交通商務區逆襲的機會,西站原站房面積3000平方米,規模為2臺4線。後來在西海岸新區的爭取下,正式獲批變更為面積60000平米、規模6臺14線,具備始發終到功能的重要樞紐站。 2018年就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啟用”。升級後,新區轄區內青連鐵路、地鐵6號線、諸青城際快線、瀋海高速、G204、G341等均將接入青島西站。


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在哪?


今年以來,青島西站更是利好不斷,先是增開了25分鐘即可抵達膠東國際機場的市域列車,升級為更加綜合的交通樞紐。

然後,青島西站至京滬高鐵二通道聯絡線的規劃又傳來喜訊,建成後,新區不但將與京津冀、長三角兩大經濟圈實現無縫連接,還有望藉此將途徑的濰坊、臨沂、日照納入自身發展腹地。

最近,江蘇的三條鐵路,徐連、鹽通、連鎮,即將通車,藉助這三條高鐵和青鹽鐵路的連通,青島的南下和西出路線全面打通,無論到江蘇、安徽、河南,都不必再繞行濟南,通過火車西站直接南下,西站的門戶作用進一步擴大。

03、 高鐵新城金字招牌的落地

在膠東一體化發展和青島城市圈的背景下,連接全國和世界的西海岸交通商務區事實上已經成為青島承接外來人口的重要入口,所以在交通樞紐地位突飛猛進的同時,新城建設和產業引進也沒有落下。

交通商務區作為西海岸唯一的商務區,承載著西海岸新區商務發展和城市門戶形象的使命,通過交通商務區去串聯海洋活力區、影視文化區、古鎮口軍民融合示範區等各個功能區,以交通樞紐助力城市快速發展。


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在哪?


為此,西海岸著眼於未來,邀請了眾多國內外知名設計諮詢機構,對30平方公里的交通商務區產業定位和城市規劃進行專題研究,力圖打造站城融合、綠色智慧、富有活力的產業新城。

迄今為止已吸引了過千億元的投資,典型的如綠地集團,作為連續7年入圍世界500強的全球性企業,最擅長的就是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科技、醫養等產業集群運營綜合性大盤。


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在哪?


在西海岸交通商務區,綠地集團落地的是高鐵版圖的戰略品牌“城際空間站”,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2600畝,涵蓋商業Mall、星級品牌酒店、科創產業辦公中心精品超市、高端品質住宅社區等多個板塊,通過“一心兩軸四區五中心”佈局整個功能區,與高鐵同步延伸,全面滿足樞紐區域的商業、商務、居住需求。

憑藉的綜合配套的優勢和精準的產品定位,綠地城際空間站在開盤以來保持著持續的熱銷,現在已經賣了近2000套,其中不少都是省內外來的購房者,近幾年,省內三四線城市房價高企,青島的房價卻大幅調整,很多聰明的購房者看到了其中的機會,都想在青島配置房產,擁有綜合交通優勢,價格又低的交通商務區自然成為了首選,綠地城際空間站又正好守著青島西站,自然更受歡迎。

04、 超低門檻的投資機會

當然,那些能來青島買房的,自然多少算比較有實力的了,如果預算不足呢?最近,對於這樣的購房者,機會也來了,綠地空間站的的摩奇公寓即將上市,這是個什麼產品呢?

作為西海岸交通商務區產業比例最高的項目,綠地城際空間站首期就投資20億元打造了綠地·中央廣場商辦綜合體,具體包括約14000㎡準甲級商務中心綠地大廈、約10000㎡綠地自營高星酒店、約14000㎡前沿創客夢工場、約15000㎡新媒體創意中心、約11000㎡旗艦潮流商業和摩奇公寓。將打造集網紅酒吧、趣味酒店、跨境電商、抖音直播間等於一體的城市打卡新地標,和高鐵站商務人群辦公的首選地。


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在哪?


不僅擁有綜合的交通配套,還擁有龐大的產業規劃,綠地·中央廣場商辦綜合體作為西海岸交通商務區首個商業中心,未來的繁華是相當有保障的,那麼如何分享這份紅利呢?

摩奇公寓就給購房者提供了這樣的機會,綠地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充分從中小企業辦公和租金收益角度考慮,打造舒適型、可變型的5.8米loft產品。

縱覽目前整個青島公寓市場,4.7米層高是絕對的主流,只有極少數的5.6米層高,綠地中央廣場不僅實現了5.8米層高的創新產品,使得即使分隔以後單層面積也高達2.9米,不輸於住宅的居住舒適度,而且作為大型集中商辦綜合體,相比沿街型附屬公寓,更加容易匯聚菁英客群、高端配套,形成一座國際化的生活商務主場,這對於未來發展的前景非常重要,而我們這樣的層高和規劃,在整個青島都是唯一的。

綠地集團在打造中央廣場的起初,在產品配套報規配比上是按照1.5的高比例進行政府申報,也就是雖然最終售賣產品是40㎡公寓,但整個是按照1.5倍的配建費用進行相關設施建設,綠地在開發過程中,不同於純粹追求利潤的開發商,始終堅信深耕城市需要企業擔當,希望能為城市通過產城融合的方式,呈現一個站前的商務地標、一個城市的形象封面。


對標上海,青島的虹橋商務區在哪?


中央廣場LOFT公寓總價35萬左右,首款僅需3.5萬,通過分隔之後40㎡空間秒變80㎡空間,相當於只花了十七八萬就買到一層的獨立一居室公寓,摺合到實際單價不過4000+元/㎡,但是出租的時候又可按兩套一居室進行出租,收益自然輕鬆就達到雙份,也就是說3.5萬就買到了兩套40㎡公寓,出租回報率非常喜人。

同時有專業託管機構經營,品牌運營加持之後,租金水平溢價可以進一步提升,收益自然水漲船高,託管機構擁有自身的客戶資源平臺,保障全年穩定的出租週期,大大降低空置率,也就從根本上保證了回報率。有經驗的人都懂,品牌運營後期精心維護之下,物業環境、設備設施的老化速度會慢上許多,對於長期收益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樣的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你正苦於手頭資金沒有保值的好去處,近期樣板間也即將開放,不妨坐上動車,前來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