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傳統社會分工造就了“男唱女隨”性別角色界限,也造就了公眾眼裡女人總是小鳥依人、身段懦弱的固有觀念。隨著性別壁壘的消除,帶動女性角色的轉換和價值的提升,過去“林黛玉”式的女性刻板形象正被獨立、勇敢、自信等多元化標籤所替代。

百年走來,國人的審美經歷了哪些變化?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1900-1909年

審美標籤:說洋文,大腳

世紀之初,洋貨、傳教士、大眾傳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傳入中國。一本倡導女權運動的書《女界鍾》不僅措辭激烈,極力攻擊纏足,而且主張婦女“剪髮、讀書、參政”。這是一個新陳代謝期,至少在青年人的心中,崇洋與愛國之間是可以劃上等號的。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賽金花

這個直到21世紀還能為娛樂界“爆料”的奇女子,早年隨夫出使西洋,後在上海灘豔幟高揚。她之所以成了一個美麗動人的謎,美麗是根本,“西化的美麗”則是催生劑,在那個年代格外有效。


1910-1919年

審美標籤:戀愛自由,婚姻自由

世紀之初,稍微開了個頭的婦女解放運動開始深入人心。新式婚禮在都市裡流行開來。這個時期的女性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很大,她們多穿窄而修長的高領衫裙,下穿黑色長裙,衣衫比較樸素,簪釵、手鐲、耳環、戒指等飾物少用。這種裝束有一個專有名詞:“文明新裝”。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楊步偉

她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獲醫學博士,畢業後在北京開私營的森仁醫院,同時宣揚自己“終身不嫁”,為風氣之先。雖然這個誓言不久就被尊為“漢語言學之父”的語言學家趙元任的求愛攻勢打破,但收斂的美麗、不凡的事業、驚人的獨立,讓這個不媚不俗的素樸女子光彩照人。


1920-1929年

審美標籤:有身段,才女

新詩人劉半農在這個年代之初,開創性地將“她”字增添進中國文字,那首白話新詩“叫我如何不想她”,成了這個時代的音符。雖然劉海粟使用裸體模特引得輿論大譁,但節育、避孕、“天乳運動”依然有一大幫的追隨者。女性開始敢於驕傲的將雙乳挺立在旗袍之下,而不是強壓在緊身褡或小背心下。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林徽因

因為與浪漫詩人徐志摩的一段撲朔迷離的戀情,80年後美麗高雅、多才多藝的林徽因重新被演繹成一代新偶像。其實,20年代以一位大家閨秀的美麗和才華,她就紅極一時,因為她有著那個時代所認定的完美:出身世家、見多識廣、才華橫溢、美麗高雅、妙齡,而且懂得進退。


1930-1939年

審美標籤:中西合璧

巴黎剛出的新款服裝,幾個月後就在上海流行開來,沒多久,全國其它城市也開始流行。各大報刊雜誌也開闢了服裝專欄,請著名畫家配畫時裝插圖,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圖更是為文明新裝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旗袍式樣幾乎一年一流行,外配西式大衣或西式服裝。衩高及臀、腰身緊窄的旗袍讓中國女性第一次展露出性感的成分。

三四十年代,西方審美對上海女性妝飾有著很大的影響,化妝品的使用以皮膚美白,頭髮潤黑為目標。冬季有雪花膏,夏季用雪花粉、爽身粉、香水,護髮則有生髮油、凡士林等。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胡蝶

胡蝶的形象符合中國民間傳統的美女標準,雙頰上的一對酒窩是她的招牌。也許是因為她的緣故,那個年代,有酒窩的女子都有被冠以美女的幸運。較之30年代的美人阮玲玉,胡蝶有一種傳統的、委婉的氣度,骨肉均勻溫柔敦厚,是人們幾千年來所謂“全福全壽”的長相。胡蝶參加過好幾次上海本地舉行的“時裝發佈會”,展示的基本上是西式服裝,從連衣裙到晚禮服,非常準確地演繹了30年代上海中西合璧的精髓。


1940-1949年

審美標籤:政治

40年代因為戰爭很難界定美的標準。1937年日本入侵中國,在物資貧乏,人心倉皇的時候,又談什麼時尚或時髦?戰爭使生命輕於鴻毛,連美女也不例外。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宋美齡

雖然20年代她結婚時的一襲婚紗,引發了上海灘上的“婚紗熱”。可是真正讓這個女人的美麗大揚於天下者,還是戰爭和政治。對日抗戰結束後,宋美齡到美國周遊,為中國大陸的戰後重建爭取美國支持,她以優雅的英文在國會兩院聯合會議發表演說,風靡美國。


1950-1959年

審美標籤:奉獻青春

新中國建立,一大批女性走出家庭,擁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其中有一類女性更受輿論褒揚:她們不僅有自己的事業工作,而且不慕虛榮、不愛打扮,願意把青春和美麗奉獻給最可愛的人。不計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環境、個人志趣而願意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軍人、工人或者農民的女大學生形象,也成了時代的美麗形象。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喀秋莎

其實,“喀秋莎”是一首愛情歌曲,描繪的是俄羅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這個梨花下唱著情歌思念遠方愛人的模糊形象,成了50年代人的一個集體情結。喀秋莎已經在歌聲中幻化成遠方的她,燦爛、健康、忠貞,成為50年代中國的大眾情人。


1960-1969年

審美標籤:比男人還男人

60年代世界從二戰的陰影中恢復過來,國外轉而生出一派無拘無束的性感。而在國內,則是一派的整齊劃一,男女的關係簡化為“同志”、“戰友”、“階級關係”,美麗女性被“鐵姑娘隊”、“女子採油隊”這些詞來替代。雖然冠以“姑娘”之稱,但她們從來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和個人情感。她們是那個時代的偶像,也不幸成了那個時代的祭品。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邢燕子

短髮、皮膚黝黑、結實而強壯。僅從外型上講,邢燕子足以體現整個60年代中國人審美標準的男性化趨勢。從1958年開始,邢燕子告別大城市的舒適生活到農村參加農民勞動,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突擊隊事蹟名揚全國,而她本人也因其“鐵姑娘”形象成為60年代初青年們的偶像。


1970-1979年

審美標籤:禁忌,秘密

美麗、愛情、感情生活……這些詞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禁忌,階級鬥爭,是此時中國的唯一時尚。愛情在大眾生活中完全絕跡。從1969年以後,傳唱愛情歌曲、傳抄愛情詩歌一直都是知青群落中的時尚,但,那是秘密的。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鄧麗君

鄧麗君的出現可以說是物極必反的結果。她的“靡靡之音”,讓多少青年甘願冒“品德敗壞”之罵名而四下傳唱。對於那個年代的中國人而言,她的歌聲裡所流露出來的小家碧玉式的溫潤、柔美、柔情蜜意,具有摧毀的力量。


1980-1989年

審美標籤:個性張揚

乞丐衫、巴拿馬褲、蝙蝠衫、吉他、馬海毛這些廉價的時尚過去後,聯合利華重返中國,“力士”香皂唱起了主打歌。一些長久以來被認為“崇高”的東西遭到嘲笑和輕蔑。東方美女不再追求簡單的討人喜歡,與身俱來的個性與魅力才是最厲害的武器。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劉曉慶

她是那個時代第一個叉著腰講“我漂亮”的女人。她張揚自我的個性魅力對那時候剛剛“脫敏”的中國人來說確實具有另一種啟蒙作用。按照現在的話說,她就是那個時代的“另類人物”。雖然她“自我慾望過分膨脹”使她的很多行為顯得可笑,但她從不低頭的性格又確實令人欽佩。


1990-2000年

審美標籤:多變

90年代你得保持新鮮,每一個人為了美麗不惜使出渾身解數。評判美女的標準也不再那麼整齊劃一,化妝手法越來越高明,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只要不惜代價,每個人都可以是美女。製造美麗漸漸發展成一項朝陽產業。90年代的美女,正應了一句西諺的註腳——“所謂美女,是時光雕刻成的”。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代表人物:張曼玉

剛出道時儼然鄰家傻妞,脫去稚氣,便顯得僵硬。然而她後來的滄桑都蛻變成了美麗。貓一樣善於變幻的張曼玉,成了觀眾新寵,她並不出眾的容貌,卻因可純真可妖媚的造型變化,征服了所有人。


21世紀

審美標籤:多元化

時至今日,李宇春的中性美、楊冪的自黑、劉詩詩的冷豔、劉亦菲的仙女攻、趙麗穎的可愛殺、迪麗熱巴的乾淨利落,都美得自帶風格和獨特之處,大眾對美的標準有了更多樣化的選擇,見證了時代對於女性審美的突破和包容。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當下

審美標籤:做自己

又黑又胖的王菊也有重新定義中國女團的權利,大齡單身女青年俞飛鴻就喜歡待在舒服的階段裡。現代女性不再盲從別人的審美標準和世俗判斷,她們本身就是美的定義。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她們運動健身、遊學旅行、創業拼搏,勾勒出形象獨立、精神獨立、經濟獨立的現代女子圖鑑。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

女人,你這個善變的動物,原來你的審美髮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