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會讓你滿腦子都是吃的?

(1)餓:稀缺讓你只能想跟吃有關的東西

《稀缺》會讓你滿腦子都是吃的?|稀缺無處不在

《稀缺》這本書裡有一個對於飢餓者的實驗,就是讓一定人數的實驗對象在一定的實驗期內,吃定時定量的食物,有時候會吃得少,有時候會乾脆被餓著,但不會將其餓死,來觀察他們因食物而產生的種種變化。

實驗人員會密切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來研究人若極度缺乏某一種東西,比如食物,會讓他們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思想上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當然,因為實驗對象吃得不夠,滿足不了自己的食慾,他就會滿腦子都是吃的渴望,就像一個行走在沙漠裡的人,極度需要水一樣,只喝一口是解不了渴的,因為不夠。

所以實驗結束後,幾乎所有人都會對吃的特別關注,有的人從前從沒想過開餐館,突然想開餐館了,有的人特別執著於翻菜單和對比價格,有的人一眼就能注意到哪裡是飯店。

儘管這些事情並不能幫助他們緩解飢餓,甚至會更痛苦,但是他們就是不由自主的去關注這些跟吃有關的事情。

有一個試驗者回憶到:

這輩子沒有幾件事情像這次實驗那樣,讓我恨不得趕快結束。其實身體上的不適並沒有多麼嚴重,真正令人無法忍受的是,在實驗過程中,食物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成了人生的中心和唯一。而如果食物成了唯一,那麼生活就會變得十分無趣。看電影時,男歡女愛的場面不會令你產生多大興趣,而一旦那些男男女女開始吃東西,你就會眼前一亮。

就是說,他們並非是有意去關注有關食物的一切的,而是他們會不由自主的去關注,思想不受自己的控制。

因為稀缺會俘獲大腦。就是說食物的稀缺會讓你腦子裡全是對食物的的渴望,找食物成了你最重要的事情。即使你知道這只是一個實驗,你並不會被餓死在實驗裡,但是你的腦子裡已經裝不下別的了。

(2)稀缺心態讓你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稀缺》會讓你滿腦子都是吃的?|稀缺無處不在

有的人缺錢,有的人缺愛,有的人缺時間。這三種應該是所有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中最本質也最普遍的缺乏了。

可是很多時候,缺錢的仍舊缺錢,缺愛的仍舊缺愛,缺時間的仍舊缺時間。就像窮人大多數還是會更窮,孤獨的人大多數會更孤獨,沒時間的會循環著沒時間的循環。

資源的缺乏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心態。

你可以暫時缺錢,也可以暫時缺少陪伴,有時候也會覺得沒有時間能夠做你想要做的事。但是,一旦你有了稀缺的心態,即老是有“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你就會看不到你本已經擁有的,而疲於奔命的去追逐你沒有的。

糟糕的是追到之後,就立馬的把擁有的東西拋到腦後。它讓你無論得到多少東西,你都會覺得不夠,你需要更多,進而會感到人生是那麼空虛。那是一種永遠都追求不到的感覺。

況且,因為擁有少於需要,更多的是讓人感到心煩意亂而無法目光長遠。

你會覺得自己的時間太少,而要去做的事情又太多;缺錢的感覺就是手頭拮据,有永遠都還不完的賬單;孤獨的話,即使周圍一群人,你也熱鬧不起來。

稀缺心態,就是讓你覺得你很缺乏某種東西,因而十分渴望得到,但越渴望很多時候反而越得不到,就越缺乏。

(3)但稀缺也能帶來專注紅利

《稀缺》會讓你滿腦子都是吃的?|稀缺無處不在

比如時間稀缺,你有一篇作業論文要寫,時間還有一個月。本來時間是充足的,但是就因為你覺得時間充足,所以老是一拖再拖,到了最後兩天的時候,你的緊迫感會快速上升,覺得不得不寫了。於是,你推了所有的雜事,開始專心寫論文。最後,你終於完成了。

大家有沒有這種體驗呢?我記得我以前還唸書時就是這樣,到最後時間不太夠了,立馬一咬牙就開始寫,然後終於在晚上十點完成作業了。

商場的策劃者也會利用稀缺讓商場的商品實現銷售額的快速增長。比如用打折來吸引消費者,但卻用打折的限制期限來增加消費者的緊迫感。消費者的心理活動就是:快去買,晚了就買不到了。於是打折那兩天,商場里人山人海。這就是時間的稀缺。

(4)稀缺無處不在

《稀缺》會讓你滿腦子都是吃的?|稀缺無處不在

不只如此,它還體現在其它方面。比如你吃一塊巧克力,是不是越吃到最後反而越捨不得?有錢的大人可能會覺得幾塊巧克力而已,他們還買得起。

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巧克力是稀缺的,不只是沒錢買,而是巧克力的味道很棒,他們捨不得吃完,就會慢慢品味其中的味道。

總之,你越缺乏什麼,你就會越珍惜什麼,就會越想得到什麼。

當這個你夢寐以求的,並且自己很缺乏的東西擺在眼前的時候,你很難不動心,以至於你的腦子裡想的全是它,而不能去做別的事了。這個可以是人,可以是物,總之你很需要,但沒有擁有。

稀缺會讓你的認知能力與執行能力降低,改變你的思想,會強行進入你的思想,改變你的行為。而對此,我們都無能為力,它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5)怎麼減少稀缺帶來的不良後果

《稀缺》會讓你滿腦子都是吃的?|稀缺無處不在

要想減少稀缺帶來的不良後果,就要了解它,重視它。有這幾點辦法。

權衡利弊。在做事情之前,選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去做,但是目光要長遠,想一想做完後,對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是積極的,大可一直就這麼做,如果是消極的,這次做了,下次就避免再遇到這種事。

包容自己之前的錯誤。只有包容自己已經犯過的錯誤,才能毫無心理壓力的在下次做到更好。

稀缺就是會讓你的大腦時時刻刻只想那一件事,當你的腦子裡只有一件事,並心心念念都要去做時,想想自己是不是有些衝動,這個真的有長期做下去的必要嗎?。

只關注手頭的事,短期確實可以帶來專注紅利,但是從長遠來看時,就不太樂觀。如果沒有想到更重要的事,往往會產生特別壞的結果。

比如書裡講的,消防員為了救火,忘了系安全帶,而被甩出車外喪生的故事。因為必須快速趕到火災現場滅火,必須爭分奪秒,明明平時訓練時講了無數遍的要系安全帶這件雖小卻不可或缺的事,卻會被消防員無意識忘掉。

最後不小心釀成慘劇。

救火是大事,但時間的稀缺會讓他們忘掉系安全帶這種看似很微小的一個行為。就是因為,稀缺已經俘獲他們的大腦了。

而我們面臨稀缺的時候,既可以專注它,立馬去做,也可以多想一下,這樣做得長期利益。如果只是救了急,於長遠無半分好處,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眼前的事情(稀缺)先做了,然後做好調整,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情況。

而我們應該去做對我們的成長與未來發展更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