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让读书这件事在这两天又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虽然,当天还有接二连三的瓜等着群众们吃,但作为阅读的节日,小编也只能在此为之挽尊一下。

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线发布了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用数据说明了过去一年国民阅读情况。


小编简单粗暴地来直接给大家说一下调查结果,那就是:

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略低于2018年的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较2018年的3.32本减少了10本。


暂且不论这个调研的样本量的选取及规模,以上这个数据足以让小编这个出版业从业者哭晕在厕所,第10001次涌起想要转行的念头!


不过,小编依然相信,喜欢读书的人还是有的,尤其还有一部分潜在的读者,他们因为不知道如何对读书这件事下手,所以光是在如何选书、怎么读书这些问题上纠结,就浪费了好多时间。


小编身边就有很多小伙伴对阅读有着很高的热情,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到底读什么书才好?


一方面迫切地想要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自主的阅读经验,往往在选书、读书这件事上很迷茫,没有方向。所以,有很多小伙伴也会来找小编推荐阅读书目。


这说明其实很多人还是非常认可读书这种行为,只不过被卡在了门槛上。阅读的好处毋庸置疑,但丁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而阅读,就是培养知识和美德品性最好的方式。再加一句,也是最经济实惠的方式。


那么今天,小编就根据自己读书、做书的经验,来跟不知道读什么书的小伙伴们分享下如何选书、读书的问题吧。


1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不管做什么事情大抵都是有动机的,那这个动机就是你的目标。


一般来说,读书不外乎为了提升自己,例如学习技能、收获新知、提升思辨力、备战考试,为今后的个人发展积蓄力量。还有一种就是纯粹出于兴趣去读喜欢的作品,可以是为了陶冶情操,顺便提升下个人素质水平,也可以单纯地就是消遣一下。


因此,根据不同的目的,就可以按图索骥地去寻找你想读的书是在哪个领域了。


如果是为了提升自己,肯定是因为对当下自己的某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觉得自己在职场上的沟通能力有待加强,那就可以去找沟通方面的图书来读;觉得自己在原生家庭方面有些问题,那就可以去找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一类的书来读。


那如果你纯粹是出于兴趣,那就随便选了,你想读啥就读啥,小编不会拦你的!


记得读高中时,小编的一位老师就建议,在30岁之前读书要读杂,别管什么书,都拿来读一读,开卷有益嘛。确实,书读多了,自己有了点体悟,就会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选书、读书方法。所以如果现在感到迷茫的读友们,先别想那么多,可以为了兴趣,有啥书先读起来再说。


2 如何选书?


当下图书出版的速度越来越快,平均每年有约20万种新书出版,但其中好书的比例可能连1%都不到。


小编在有限的做书经历中,见过最快的图书出版时间是1个月,意即出版社在拿到书稿后,在1个月内走完三审三校、排版、封面设计、印刷等所有流程,这速度真的算是很快了,因为正常的流程,最快都要3个月。


不过,这也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热点转瞬即逝,不加快速度的话,等到几个月后图书出版,热点可能就已经过去了,书就成了明日黄花,这是出版业较之互联网的劣势;另一方面,图书本来是对社会知识的一个沉淀,不同于一般的刷屏文章,往往图书的内容都是经过作者系统性地思考、提炼、检验,有的更是经过自身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才落笔成书,而这也是出版业较之互联网的优势。


但往往经过出版商的包装,读者可能很难知道一本书到底是淬炼的精华,还是迎合市场的废纸。从根本上说,这是出版工业化、图书商品化带来的结果。这种现象的存在,实际上是在读者和好书之间挖了一道鸿沟,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许多读者对阅读的热爱。所以选书尤其要看出版品牌和作者口碑。


当你确定好了自己的读书目标时,就可以着手开始选书了。就拿小编来做个例子吧。


小编在经历过一通乱读——通过道听途书、收集各类阅读书单、榜单来读书——后,渐渐发现,很多书能带给小编的唯一收获就是:这书不配读者浪费时间去阅读。但确实有的书值得多读几遍,你会发现因为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的不同,让你对书会有不同的理解。


在被烂书吊打之后,小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五花八门的推荐书单,进而梳理出自己专属的阅读框架。而豆瓣是个好东西,可以帮助你进行梳理。


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以上就是小编给自己梳理出来的阅读框架,把自己的阅读需求分为了19个类别,这些类别就涵盖了技能提升和陶冶情操两大类,例如经管类、阅读技能类、写作技能类、心智模式类、理财类等,都是实打实的技能训练。而像外国文学类、中国文学类、信仰类、人物传记类等就是用来陶冶情操的。


有了这个框架,你可以在发现想读的书时,就把它加到相应的类别里面,这样就方便自己暂时不知道要读什么的时候,可以按图索骥从中选一些书来读。这种方法适合长期的阅读。


当然,如果你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迫切地想要解决当下的某些需求,想要通过阅读快速地掌握某个领域知识的全貌,那就要有针对性地阅读了。


还是拿小编为例吧,小编刚刚入出版这行的时候,对做书一知半解,迫切地想要尽快适应角色,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于是,去看看出版业资深人士是怎么解读这个行业,就成为小编快速了解出版行业的利器。于是,小编扒遍了各大网站,根据出版社和作者两大原则,筛选出了3本出版业资深从业人士所写的图书,分别是:


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老猫学出版》,陈颖青,浙江大学出版社

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机关系》,【日】鸢尾贤也,浙江人民出版社

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位资深总编的来信》, 周浩正,金城出版社

以上这些图书的出版社都是正儿八经做书的出版社,作者也均为出版界的资深人士,其中一位还是日本出版界的,众所周知,日本出版业是相当繁荣的(虽然读下来,发现可能跟中国出版业还是有所差别)。


在这3本书里,作者倾囊相授了出版业的苦与乐,实实在在地敲醒了对这个行业还抱着理想情怀、想要靠爱发电的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也让小编在工作中检验、实践了书中的理念,更有的放矢地关注行业固有的弊端,例如干不过互联网、很可能凉凉,然后去思考如何工作中加入新元素,来避免这些痼疾。


3 书读完就忘,怎么破?


读小说是图爽,爽完一阵子,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没什么,毕竟读书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消遣、为了爽,罪疚感什么的,万万使不得。


但是!


对于需要在职场中、在生活中slay全场的成年人,读书毕竟依然还是一件性价比最高的提升自我、改善现状的方式。如果读书时,仅仅是读完一遍,就丢在一边,也未将书中理念付诸行动,那其实和没读过这本书一样,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当在读书时看到一个深有同感、深受启发的观点时,当即拍腿喊着“哇,真牛B啊”,然后转头就忘了,这样的阅读对自己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


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在此,小编十分推荐拆书帮的读书方法——“便签学习法”。这个方法将阅读分为R(read,阅读片段)、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运用)。


那小编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小编读书时会做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包括每日读书精要摘选(R)、每日读书个人收获(I),当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会来做个总结,提炼这本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法和答案是什么(I),最后记录下自己可以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理念(A1+A2)。


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以上,是小编刚开始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的一个读书笔记。当然啦,闲下来,经常翻阅这些读书笔记,检验自己的实践成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喔!


不管是学以致用的书,还是陶冶情操的书,都可以拿这个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读书成果,并帮助自己改善现状。


4 结语


在充斥着碎片化信息和生存压力急剧上升的时代,静下来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选书时的信息收集,读书时的辩证思考,阅读后的交流分享,认真阅读所要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然后小编始终相信,在阅读时创造的高强度心流,给我们在浮躁世界中创造了一片宁静之地,让我们的心灵暂时有栖息之地,充满电,然后再出发。


当然这篇文章只是粗浅地说明了一下如何选书、读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