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沁源】以“環境革命”打造鄉村振興新風貌

【綠色沁源】以“環境革命”打造鄉村振興新風貌

家庭總動員灑掃庭廚,清汙滅蟑;社區總動員擦拭樓道,清理殘存廣告;鄉村總動員四邊四清,扮靚村莊……環境美不美,村民的生活環境舒不舒適,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年以來,我縣堅持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來抓,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三清二改一消四淨”愛國衛生運動,打出了一套“扮靚鄉村,美化環境”的“組合拳”,一座座“美麗庭院”之變,扮靚了一個個美麗鄉村。


一次全方位的梳妝“洗臉”

縣衛體局出動執法車輛660余車次,執法人員3100餘人次,檢查單位1230餘戶次,提出整改意見1200餘條,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0起,監督檢查覆蓋率100%;

縣農業農村局高標準、快節奏、好效果推進“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汙水處理等工作;

縣園林中心開展“潔淨家園”“淨化公園”“疫情防護”活動,對110萬平方米的責任區進行垃圾清除,清掃衛生死角210餘處。

縣市容環境衛生中心對縣城90萬平方米的主要街道實行每天兩次清掃、全天候保潔,日清運垃圾90餘噸;

……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大家都講衛生、懂健康!這既是保護自己,也是深層意義上的愛國……”沁河鎮副鎮長魏銳麗說,沁河鎮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大張旗鼓的開展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結合疫情防控的鬥爭,把愛國衛生運動組織好、開展好、推進好、落實好,將全鎮環境衛生劃分為1000餘個網格,通過網格化管理推進到各家各戶,真正讓愛國衛生運動延展至每一個“神經末梢”。

【綠色沁源】以“環境革命”打造鄉村振興新風貌

我縣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村莊清潔行動,在環境整治上提檔升級。成立專門機構,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壓實“一把手”第一責任,建立“有隊伍、有制度、有標準、有督查”的環境管護長效機制。領導幹部親自掛帥、靠前指揮,黨員幹部帶頭示範、一線衝鋒,確保全縣環境衛生紮實推進。

人居環境整治,鄉鎮是主戰場,村民是主力軍。由大街向小巷延伸,由背街向家庭延伸,由城鎮向鄉村延伸,全縣開展了一場全領域、全地域、全方位的環境衛生整治,摒棄衛生陋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由環境清潔向打造“精神家園”延伸,把村莊變成景點,把田園變成公園。


一場全領域的新顏變革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我們要繼續開展拆違治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衛生鄉村建設‘五大專項’行動,推進‘沁源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省級項目,努力創建省級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分管環境衛生的副縣長李建萍說道。

垃圾分類、庭院改造、植樹造林……時下,全民大掃除、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已成為沁源人民的共同理念和行動。

第32個愛國衛生月以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從2月中旬至5月底在全縣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個半月的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避免細菌病毒滋生,減少疾病傳染途徑,築牢防控關鍵防線,為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更加美麗宜居的環境。

【綠色沁源】以“環境革命”打造鄉村振興新風貌

城市拆違治亂、鄉村美化靚化,市場攤位整潔有序,道路沿線清新亮麗……我縣相繼明確各領域“衛生標準”,紮實開展清理垃圾、清掃衛生、清除病媒“三清”整治行動,全面落實改善人居環境、改變生活習慣“二改”工作,推進農貿市場、居民區和各類公共場所“消毒”工作,落實“門前三包、門內達標”責任制,建立室內潔淨、院落乾淨、樓體明淨、街道常淨的“四淨”機制,通過“小手拉大手”“美麗鄉村乾淨人家”評比活動等形式,廣泛宣傳健康生活知識、改善人居環境相關知識,既集中整治突出問題、又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既抓環境衛生、又抓習慣養成,真正實現城鄉環境淨化、綠化、亮化、美化,不斷提升農村環境“高顏值”。

靈空山鎮黑峪村作為眾多驢友、網紅打卡地,一時間聲名鶴起。

從縣城沿著沁柏線一路蜿蜒而行,一路上,桃紅柳綠,環衛工人、園林工人各司其職,灑水車來回噴灑,微風拂來,滿面清爽。

“我們村作為全縣特色康養小鎮之一,近兩年來,吸引了眾多前來旅遊、體驗、寫生、創作、科研的人,既然要發展旅遊,首先環境就得過硬,為此咱村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納入村規民約,教育引導群眾養成講衛生、愛整潔的良好生活習慣,同時增加了垃圾清理頻次,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現在村裡面貌是一天一個樣,一月一個景,鄉親們參與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自覺也逐漸被激發了,思想也發生了很大改變。”黑峪村村委主任郭孝明說道。


一個全地域的美麗蛻變

漫步在沁河畔的沁河鎮韓洪溝村,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和淳樸民風撲面而來:各種各樣的花草,把鄉村院落裝扮得充滿活力;整潔乾淨的硬化鄉村公路和綠化美化,入目皆畫。

不遠處,村委主任、村黨支部書記崔耀先和保潔人員正忙著清理垃圾箱。“以前人們燒火的炭火、垃圾都堆在大門口,夏天雞糞臭、垃圾味……”提起過去幾年的衛生環境,崔耀先無奈搖著頭。就是這樣一個僅有492口人的小鄉村,為何搖身一變成了美麗鄉村。這一切,得益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打響以來的一系列有力措施。

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不斷深入,一系列改變鄉村環境衛生的政策開始落地生根。近年來,韓洪溝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重點,加強環境衛生大整治,完善村規民約,實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上牆,定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評比活動,通過實施環境衛生評比,“七在農家”“星級文明戶”等措施,以打造“最美鄉村”為奮鬥目標,實現從“髒亂差”到“綠美淨”的蛻變。先後榮獲省級衛生村、全縣垃圾分類示範村、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村等稱號。

“村裡的保潔員每天都會清掃路面,保持路面的清潔,村裡也設置了專門收集垃圾的地方,建設了陽光堆肥房,實現了‘日產日清’,誰家的庭院最美、環境最好、衛生最整潔都讓村民自己評。”在村集體辦公室門口,村幹部崔孝民說,“大家在參與評選的過程中發現了先進、看到了不足,從而增強了大家保持環境衛生的意識。”

不僅如此,韓洪溝村還堅持以綠化促美化、以綠化促文明、以綠化促和諧,在房前屋後、村裡村外、田間隙地、道旁河旁大力增綠、增景、增量、增色,種植小月季花3800株,櫻花104株,高杆月季20株,北欒樹60棵,紅瑞木樹30棵,木景樹32棵等,全村呈現出一派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宜人景象。村民房屋上一塊塊小牌匾上標著“潔淨家庭”“勤勞家庭”“孝道家庭”……真正實現了院有淨香、庭有花香、家有書香。

【綠色沁源】以“環境革命”打造鄉村振興新風貌

“不只這些,前兩天我們又報了花椒樹、棗樹、櫻桃樹等400餘顆樹苗,用於庭院綠化!環境好了,不僅人住的舒坦,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效益!這兩年來咱村休閒遊的人是絡繹不絕!去年我們投資300餘萬元,種植了100餘畝荷花;今年咱還要打造韓洪溝特色田園鄉村,發展鄉村遊……”崔耀先樂呵呵地說,“真沒想到能變這麼美,一步步看著韓洪溝村從落後小村莊慢慢“變畫”,成為一座基礎設施完善,擁有整潔道路、產業配套的生態綠色的美麗鄉村,村民們都忍不住讚歎。”

清理垃圾、改造廁所、剷除積垢、栽樹種花......一條條溝渠被清理,一條條道路被清掃,村莊、院落、農村道路正在不斷美化。

韓洪溝村,只是我縣254個行政村的縮影。

在綠色沁源,縣城變花園、田園變公園、鄉村變景區已成為一種新風尚。

如今的沁源小城,天藍地綠、林翠水清、鄰里和諧,環境的改變帶給全縣百姓的不僅僅是生活品質的提升,更是一種“精氣神兒”的延伸。


記者 | 廉玉 崔俊 製作 | 賀志敏

審核 | 李曉丹 監製 | 程廣

【綠色沁源】以“環境革命”打造鄉村振興新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