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解之陰陽變化

天地初始,一氣混沌,陰陽並無明顯分別和判斷。陰陽包含於氣中,分成了清氣和濁氣,清氣以上升狀態而存在,是其氣輕而浮。濁氣以下降狀態而存在,是其氣沉而降。如果把升定義為陽,那麼降則為陰,兼於陰陽之間為之中。中氣介乎於陰陽清濁之間,謂之樞紐。

天人解之陰陽變化

樞紐的運動,使得清氣左旋,升清而化火;濁氣右轉,降濁而化水;升清過半,未成火也,名曰木;降濁過半,未成水也,名曰金。清氣升半,氣溫;升清化火,氣熱;降濁半氣,氣涼;積涼成寒,氣化水也。

天人解之陰陽變化

四象木火金水,既是陰陽之升降,中氣之沉浮。分而言之,為陰陽,和而言之,為中氣所變也。

天人解之陰陽變化

四象輪詢,一年為歲。陽生於歲半之前,陰降於歲半之後,陽之升半便是春,全升便是夏。陰之降半則為秋,全降便是冬。春溫而夏熱,木火之氣佐之。秋涼而冬寒,金水之氣佑之。中氣為變,故為土化,土無專位,寄宿於四季之月,主合四象。其為五行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